什么是财富的逻辑

2024-05-20 10:18

1. 什么是财富的逻辑

《财富的逻辑(成家炯管理学札记)》深入浅出地从财富的常识和逻辑谈起,为读者化解了竞争、制度、分配、资产负债、创新等一贯专业严肃概念的理解障碍;又从实用主义角度分享了作者对财富的来源、贫困的根源、经济危机、理论的天真等深刻话题的常识反思。作者从常识性角度出发,痛贬思想界、学术界、经济界、管理界化简为繁、故弄玄虚的时弊。他历经长久的思想苦旅,以财富的逻辑和逻辑的财富两个辩证统一的话题统领全书。第一部分是作者谋求财富成功事实经验的分享,是财富的逻辑。第二部分从观念和思维入手,回归财富本原,深涉人性、道德、政治经济,是逻辑的财富。《财富的逻辑(成家炯管理学札记)》回归常识和基本逻辑,清晰而通俗地向读者阐明了:通向未来的财富之路是什么?竞争、制度和管理意味着什么?创新和企业文化怎么实现?财富的来源、贫困的根源究竟是什么?社会、组织、自然科学、哲学与财富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常识的力量可以胜过理论的天真?财富的逻辑和逻辑的财富怎么理解?在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今天,他试图用理性、常识、逻辑的力量解决这个时代的焦虑。《财富的逻辑(成家炯管理学札记)》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的观察与反思,探讨了中国人有关财富理解的弱点,洞见了中国的未来走向。作者以不唯权、不唯上、不唯利的写作态度,著就了这本真正意义上回归常识和基本逻辑的作品。这不仅是一部谋求大众权益的代言书,更是一部独具匠心的熔会经济、管理、财富、哲学、科学于一炉的集大成之作。

什么是财富的逻辑

2. 财富增长的逻辑

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一书中,指出一个人赚钱有三种方式,也就是三种商业模式。
  
 这是最多人使用的方式,比如打零工,或者工作拿月薪,都属于这一类,理论上,是将按自己的工作时间的长短,来获取收入。不工作就没有收入。
  
 这种商业模式最不可取,但是对于初入职场的人,这是必经的阶段。
  
 那这种模式有没有优化的空间呢?
   当然是有的,就是努力提高时间的单价,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时间越来越钱。或者增加可出售的时间,通过勤奋延长工作时间是一种方式,但是更推荐是优化统筹自己的工作,尽量做到能并行处理的事情就并行处理。
  
 比如写书,拍视频,或者写商业软件出售,都属于这类。只要付出劳动时间一次,后面就可以重复销售很多次,边际成本几乎为0。理论上后面不再工作也可以源源不断获得收入。
  
 而这种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并满足“消费者以为的刚需”。
  
 创业或者投资都属于这一类,创业是找一群人,购买他们的时间,生产成产品或服务,再卖给客户。投资则是购买创业者的一部分时间,再想办法卖出去。
  
 实践这种模式的原则就是“低买高卖”,这是所有商业模式的共通原则,如何做到呢?
   方法就是
  
 昨天听刘大猫分享,他分享他自己的一个财富增长逻辑,就是不断获得更多的根基资产,他本人通过实践这个逻辑,获得了非常可观的财富。
  
 首先他将所有资产分为3类,根基资产,中间资产,定投资产。
  
 根基资产:
   能稳定产出现金流的资产
   如房子,有稳定现金流的公司,
  
 中间资产:
   每月收获的现金流,如利息及每月工资/创业收入
  
 定投资产:
   本身不产生现金流,但是价格预期将长期上涨的资产
   如头部企业:茅台、苹果、腾讯、美团、BTC 等
  
 刘大猫的慢慢变富逻辑,
   赚到第一桶金后,首先投入到根基资产中,
   根基资产每月产生的稳定现金流,加上每月工资/创业收入,扣除每月生活成本后,作为中间资产再定投到预期会长期上涨的定投资产中,
   到一定阶段,定投资产价格增长到心理预期价格后,再将定投资产转换为根基资产。
  
 赚到第一桶金后,为何不是直接投入到定投资产,而是投入到根基资产,
   因为没有根基资产,每月没有稳定现金流,很难拿住定投资产。
  
 这个逻辑看似比较慢,实际上很稳,而且享受到资金复利,财富增值比想象中的快。
  
 通过对比笑来老师和刘大猫的逻辑,我个人觉得笑来老师的方法,比较适合在积累第一桶金阶段使用,而刘大猫的方法则更适合在有了第一桶金之后。

3. 财富的底层逻辑一

2022.02.17读书笔记
  
 一、贫富差距的形成:
  
 1.资本收益率总是高于经济增长率。
  
 2.从历史看,财富从权力到资源,再到资本的流变过程。
  
 3.金本位解体,美元与石油绑定。资本时代,房地产成为蓄金池、抵押品、货币锚定物。
  
 4.怎样缩小贫富差距?迁徒、移民、血酬定律。
  
 5.教育。穷会遗传。模因:思想、行为等元素。
  
 教育是选拔过滤机器。社会假定为城堡+外城+乡野。
  
 人才是头脑聪明+体强健魄+意志坚定。
  
 数学能兼容很多行业。
  
 6.贵人。通婚、提携、靠命。
  
 7.笨办法:扎进去,好好做。
  
 芒格:“我们不需要什么新的思想,我们只需要正确的重复。”
  
 富人没有危机,只有穷人有危机。

财富的底层逻辑一

4. 财富的底层逻辑

最近看了一些财富类书籍,获取了一些新的财富认知,在此和大家讨论一下。
  
 首先我最近想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收入分两块,主动性收入和被动性收入,主动性收入就是你付出劳动才能收获的收入,例如工作、兼职等劳动获取的收入,而被动性收入就是你无需劳动就可以获取的收入,例如理财收益、投资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无需劳动就可以产生收入。仅仅依靠主动性收入是无法获取财富自由的,就算你年薪百万,你一定是忙的不可开交,没有时间享受你的财富。因此增加被动性收入,让自己的被动性收入占到总收入的大头,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二是财富升级的逻辑,依靠劳动让财富实现倍数甚至是10倍的增长,难度成指数级的上升。为什么很多人不会投资会发现自己的财富总额会停留在一个级别然后再也上不去了。例如说你年薪20万,那你依靠工资所积累的财富总额大概也就能维持在一百万左右,并且随着你要养孩子、养老人,你会发现积累的财富甚至会越来越少,能维持就算不错了。因此只有依靠钱生钱的游戏,才能够实现财富的倍数增长。所有的钱生钱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低买高卖,买卖的标的主要就是房地产和股票。例如5年前的房地产相对现在来说是一个比较低的价位,那个时候花钱买了一套,现在卖出,算上杠杆的话,平均5-6倍的收益是有的。再看股票市场,基本上7-8年一个周期,你能在低位保持定投的话,到高位卖出,收益也是非常可观。所以整体的逻辑就是你在东西便宜的时候,用金钱去囤积,然后到高位的时候,把它卖出。
  
 这两个逻辑听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实践起来非常的难,这就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有钱人总是少数。有两个问题是大家经常遇到的。
  
 1.过度偏爱现金。过度偏爱现金会导致不敢投资,过于保守,措施投资机会。特别是我们父母那一辈人,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他们非常喜欢攒钱,有一点钱就存在余额宝里面,省吃俭用一辈子,也就存了几十万元,可现在几十万元不断的被通货膨胀稀释,在二线城市付首付都困难了,可是几年前,也许全款买个房都不成问题。一般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需要注意克服这一点,他们非常节俭,但是他们也过度害怕风险,过度规避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
  
 2.过度消费,很多用贷款去购买手机、汽车等消费品的朋友就属于这种类型,过度消费会让你在看到合适机会的时候没有资本去投资。我身边有一些同学收入不菲,平时用的是最新款的iphone,座驾也是BBA之类的豪车,可是他们的消费基本是月光,这样的消费观会严重损坏你的起步金额。你购买的消费品一入手就打了8折,折旧非常的快,如果你总是把钱投入到消费品中,其实就是所谓的隐形贫困人口,看起来非常有钱,其实没有积蓄去应对危机和投资未来。
  
 关于我自己的2019年投资逻辑,我会在我的知识星球和大家进行交流,点击原文即可加入,祝大家19年收获多多,走向富裕!

5. 大家觉得不一样的财富逻辑是什么?


大家觉得不一样的财富逻辑是什么?

6. 听《财富的逻辑》的一点点感想

早上利用吃早饭时间听了陈志武先生著作的《财富的逻辑》精讲版,原来,这个世界中,什么都需要“逻辑”。
  
 读书的时候,逻辑好的人理科成绩差不了。
  
 长大工作后,发现表达也需要逻辑清楚,才能让别人明白你所表达的重点信息。
  
 现在听这书后,财富也是有逻辑的。
  
 逻辑在百度上解释为思维的规律,也泛指各种客观规律。
  
 我理解的逻辑是一种让视觉或听觉很清晰明了的结构框架,就像思维导图一样。一本书几十万字,可以用一个思维导图就能理解书的重点信息。
  
 现实生活中20%的人掌握了世界80%的财富。
  
 财富逻辑思维,除了清楚定义,还需要我们在日常中刻意练习,变成一种可以自然应用的习惯思维。
  
 电影《中国机长》中,飞机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挡风玻璃暴裂脱落,机长在危机关头临危不乱,凭借着极少仍在工作状态的仪器,艰难进行手动驾驶,最终让飞机平稳降落。
  
 机长的这种第一反应的操作就是平时训练后的逻辑思维在主导。
  
 我们大部分人,从小时候起就被父母灌注“好好学习,考大学,找个好工作”的观念。老师们也是为了多出几个“985/211”等重点大学生,格外关注分数。
  
 所以最终大部分人是给人打工的,从父辈起就没有个人创造财富的逻辑的思维。
  
 1、年轻时积累人力资本:人脉是财富的根本。
  
 2、职业初期创造自我价值:超过90%的人才有价值。
  
 3、职业中期把东西变成金钱:把人力和价值转换金融资本。
  
 4、职业上升期跟未来的自己借钱:把未来财富变成今天奋斗的资本。
  
 5、不惑之年建立投资组合式收入系统:把你的财富转换为复利效应资产模式。
  
 6、安享晚年,贡献自我价值厚德载物:能力范围内对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7. 什么是财富的逻辑?


什么是财富的逻辑?

8. 《财富的逻辑》:财富的创造,主要取决于三个维度

中国人向来以勤劳著称,但是纵观古代几千年, 历史 上能排到全球富豪榜的却屈指可数。
  
 我们再看看福布斯2019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0年,是一个叫马化腾的年轻人。
  
 
  
 马化腾1971年10月29日出生,祖籍广东省潮阳县。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1998年,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2017年马化腾身家361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富。
  
 2019的福布斯富豪榜前50位就有多位中国人:包括阿里的马云、恒大的许家印、恒基李兆基、长江和记李嘉城、碧桂园的杨惠妍、美的何享健等。
  
 这里大部分人还是白手起家,抓住了时代的契机,成为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
  
 为什么之前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财富的逻辑1》(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书中有解答。
  
 《财富的逻辑1》2015年9月出版,作者是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陈志武先生,他现在担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及量化 历史 研究所所长。
  
 
  
  
 
  
 他的金融系列作品,提供了一种看待人类 社会 和 历史 的全新视角:比如财富如何产生,为什么20世纪突现财富增长大爆发,中国人为何勤劳而不富有,农业财富如何增长,他国的财富增长经验……令人豁然开朗。
  
 陈志武教授从“深度”、“广度”、“长度”等三个维度,解析财富创造力的源泉;他更进一步指出,财富创造力的发挥,取决于一国的制度品质,包括产权保护体系、契约执行体系以及保障市场交易安全的其他制度。
  
 一句话总结:制度的品质,决定财富创造力的大小。
  
 1、 深度(科学技术)——体现在单位时间所能生产的东西上。
  
 我的家乡是楠竹之乡,近几十年来,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凉席。最开始的时候,所有工序都是人工,每天的产量都很低。
  
 近十几年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工序都是机械操作,每天的产量大幅提升。
  
 因为工人的工资以计件算,他们的工资也有大幅的增长。老板每年有了更多的成品用于出售,收益也越来越多。
  
 2、 “广度”(全球化)——一方面是市场地理范围跨地区、跨国界的拓展;另一方面是消费品、工业品各类与空间的扩大。
  
 刚开始,凉席厂的产品主要卖到国内一些比较炎热的地区,但是一个凉席最少也能使用几年,所以慢慢的销售受到影响,工厂的产能受到压制。
  
 后来老板开拓了外贸市场,将凉席卖到了国外。这两年,出口量还超过了国内销售额。
  
 3、“长度”(证券制度)——今天的财富和未来的财富距离缩短了
  
 凉席厂规模化生产后,老板改进工厂管理模式,实行股份制。工人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不仅工资收益增长,年底还有分红。
  
 “工厂为人人,人人为工厂”。现在那家凉席厂,成了我们县的示范企业。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大家看过吗,于2006年11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 财经 频道首播,该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了国家崛起的 历史 规律。
  
 一个个大国崛起的故事,实际上是资本全球化与制度同质化奇迹的具体表现。中国的改革开放,吸收过去500年资本全球化进程的精华,造就了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财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