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2024-05-18 22:50

1. 为何有些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有两件事再次引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
一个是,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时,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
这不是种族歧视问题,他自己也是中国人,而是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表现都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
实际上,不只是他们大学有这个打算,我所在的耶鲁和其他大学,也讨论过同样的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决定完全停招中国学生,但有意识地少招或者偶尔不招。
以2015年为例,美国的前30名金融系毕业的博士中,来自中国的不少,但找教职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学院,那个大学当然不错,可是,这么多中国博士生中没有一个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
由于这些博士都毕业于顶尖金融院系,这一结果很让人失望,各学校投入的资源和教授精力那么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第二是,在美国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业中,印度裔高管远超华裔。
大家熟悉的谷歌、微软、Adobe、软银、花旗集团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在这种级别的美国公司中似乎想不起一个中国人CEO。公司副总裁一级的印度人就更多了。
而且,不只是美国企业界里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反差这么大,在大学里也如此。比如,几年前美国主要商学院中,有12个在选拔招聘商学院院长,其中有10个给了印度裔聘书,没有一个给中国裔。尽管后来一些印度裔谢绝了,但这本身也反映出中国和印度之间在教育、文化上的差距。
中国人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令人失望,跟美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人差别那么大呢?
答案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另一方面是与中国文化鼓励“听话”“顺从”紧密相关,这些文化烙印实际上是中国人一辈子的包袱,走到哪里都无法丢掉,到哪里都吃亏。

先谈教育
张三(匿名)出生于国内某大城市,高中毕业轻松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国内顶尖名校,等他到耶鲁读博士时,哪怕再难的数理经济模型对他来说都太容易。在我的博士生课堂上,他毫无疑问一直是最优秀的,即使在耶鲁这样的世界各地天才汇聚的地方,他的聪明才华照样遥遥领先。
可两年后的一天,正当他全力以赴深入做研究而且已经有出色成果的时候,张三找我私聊,说他在考虑是否退学回国去做PE投资基金,因为他父母好友愿意出资5000万美元由他去负责管理,机会难得。
我问他:“你的天赋如此出色,我一直认为你最有希望出类拔萃,出一流学术成就。告诉我,你是否真的对学术研究、学术生涯有兴趣、有激情?”
多年的经历让我清楚,一个人如果对他从事的工作没兴趣、无激情,尤其当他做的是学术研究时,那么,要他做好、要他做出别人想不到的创造性成绩,那等于是赶鸭子上架,难!每天做自己没兴趣的事情,只会是应付,不会钻进去的,那样他自己也会痛苦、很累。
张三回答说:“对学术研究谈不上有兴趣。我可以做,也可以写学术论文,但这不是我的兴趣与激情所在。”这下好了,我跟同事原来期许厚望的博士生,对我们的专业也就是如此。我接着问他:“那你为什么要申请金融博士研究生呢?”他的回答不奇怪:“因为父母要我这样做,而且看到其他同学都这样做。”
很多年来教过的中国学生中,真正因为自己喜欢而研读经济学、金融学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
既然他们都不是因为自己真实的兴趣而为,出现上面我们谈到的,那么多读金融博士、经济学博士的中国学生最后在职场上表现一般甚至较差,就不足为奇。赶鸭子也许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的。
我见过的很多父母可能从来没有问过,更没有想过“什么是最好的学校”“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学过优化理论的人都知道,“好”“不好”“较好”“最好”这些价值判断都只能是相对的,必须首先搞清楚的是“相对于谁”“相对于什么”,因为不存在没有度量指标、没有参照系的“好”和“最好”。
很多人往往是根据父母自己认为“好”的标准去选择“最好”的学校和专业,等于让子女去过一种父母认为好但子女自己未必认为好的职业和生活。有时候,这实际上是迫使子女去实现父母自己没有能实现的专业梦。
有得人是随大流,去追求大家都认为最好的哈佛、耶鲁或者北大、清华。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哈佛耶鲁好、北大清华好”时,他们也说不上来。
好与不好,只有基于子女的个人兴趣、偏好、个性和天赋才有意义。
否则,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很容易造成天赋与人才的浪费,结果只会是子女学习、工作没有热情,无精打采,每天因为在做自己没有感觉的学习或工作而特别累,而且会时常抱怨,对生活、工作失去兴趣。
在任何社会中,人才资源是各项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因此,把每个人的兴趣和天赋跟其专业尽量配置得一致,是整个经济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关键因素。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做自己并没有兴趣但为了养家糊口又不得不做的事,而且每件工作都是由那些并没有兴趣的人在做;在另一个社会里,每个人都选择做自己有激情的事情,而且每份工作都是由对其有兴趣的人在做。那么,这两个社会中,哪个社会的整体幸福感更高、效率和创造力也更高呢?
不同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不同表现
耶鲁校长理查德·莱文也曾提出学习的用途,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职业,而是追寻自己的价值。他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因为,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那大学教育有什么用呢?
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在莱文看来,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通识教育的英文是,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这,才是莱文心目中耶鲁教育的目的。
正如《大学的观念》的作者约翰·纽曼所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的细节。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职业和做人
下面这个故事很流行:一家硅谷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美国实习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一到下班立马走人。他对一些问题尽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谈,一分钟可以讲完的问题,能讲五分钟。中国实习生很努力,活干得最多最好,但不爱多说话。
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但也不差。虽然讲话带有口音,但最爱发问,擅长表达自己。在实习期间,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是,最后人们最能记住的是那位印度学生。
这个故事当然是中国人喜欢讲的,因为中国人看重“硬本事”、看轻“软本事”;按照这种我们熟悉的价值观,这个故事实际是想抬高中国人、贬低印度人,也包括贬低美国人,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因为我们这种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只能干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硅谷和美国大学等领域成为领袖人物;也正因为美国和印度社会既看重“硬本事”也看重“软本事”,所以,反馈到文化和教育领域,就变成了不只是要强调数理化,也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判断人才时不只是看他的硬技能,也看他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一个风趣的人。
比较极端的是,不少中国父母在子女好不容易到美国大学读书后,又偏偏要他们花大学四年学会计,这的确是“硬技术”,对找工作最便利。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实际上中国会计规则跟美国不完全相同,学完美国会计规则,到了国内还要补课才能做会计。而且像会计这种职业性这么强的专业,根本不需要到美国大学去花钱学四年,在国内的技校就可以学到,然后在国内考会计资格,那样既省钱又更实用。
这些朋友说,他们担心子女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会计好找工作。如果是这样,国内技校不是更好吗?而且,退一步讲,如果只是为了找工作,麦当劳不是有很多工作机会吗?
实际上,这里关键还是在于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问题。教育有两项主要功能:一是为了职业,一是为了做人,尤其是为了做一个有意思、有趣味、有意义的人。职业培养是为了饭碗,而“做人”的教育是为了让人不只是职业工具,而更重要的是做人。
许多朋友一听到自己子女想学历史、文学、艺术,或者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就很生气,认为这些“软本事”没任何用,不便于找工作,等等。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软本事”恰恰是使一个人更加有意思、有趣味的基础。
世界需要有“硬本事”的人,但世界是由那些能说会道、知识渊博的人领导的。即使我们走出企业领导、政府领导阶层,在社会生活中,那些除了职业以外还了解我们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是怎么来的人也是更加有趣的人,同时更可能是社会中的成功人士。
随着互联网资源的丰富膨胀,各类专业技术通过谷歌随时随地可以查到,获得“硬本事”的方式可以是技校、大学,也可以是通过上网就行。所以,“硬本事”的相对价值在降低。但,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对于软知识、软本事的需求比以前大增。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人不在“软本事”方面追赶美国和印度,我们可能只能继续以苦力活、以低利润活为主,而高利润、高收入的工作则继续由美国和印度人控制。
就每个人的生活而言,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应该强化通识教育,也是为了让自己能一辈子活到老幸福到老。通识教育不仅能让一个人增加“软本事”,而且还会让你接触了解各种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激发你方方面面的好奇心和兴趣。
一旦你对许多东西有好奇和兴趣后,一辈子中的不同时段总会有让你感兴趣、让你激动的追求和话题,不会过得枯燥,而会充实生命中每个阶段的生活内容,最大化一辈子的幸福感。

中国文化鼓励“听话”和“顺从”
之所以中国人跟美国人、印度人的差别这么大,也当然跟中国文化鼓励“听话”“顺从”紧密相关。在中国长大的过程中,父母等周边的人都教你“乖乖听话”、听长辈的话。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见到比自己年长的,都要小声讲话,要顺从听话,不能挑战长者和权威的言论。
正因为从出生开始,二三十年之内,周边大多数人都比自己年长,都是自己必须要顺从听话的对象,所以,每个人在成长的二三十年里都会被驯化得乖乖的,没机会锻炼讲话辩论。长大后即使想学习辩论、学习作报告演讲技巧,也很难改变从小被迫养成的“听话不作声”习惯。
在中国,别人说“你的孩子好听话”是对你子女的表扬,父母也会因此而欣慰。而我在美国生活的30年里,从来没有听到美国人以这种话去夸奖人家孩子的,因为美国人会认为“听话”“顺从”是贬义,是没有个性的表现,因此,没有人愿意被这样评价的。
美国学校更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看,正因为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现在我跟女儿讨论问题时,她们一听到任何话,很自然地就会去怀疑、审视,然后就看能否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个话逻辑上或者事实上、数据上站不住脚。
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以后,不只是简单地听领导的话的机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开端。
当然,思辨对于美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是很自然的,有时候我也想,美国这个社会真的蛮有意思,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厉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什么事都会有一番高论。

为何有些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2.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太爱招中国学生?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太爱招中国学生?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话题了,是因为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时,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这不是种族歧视问题,他自己也是中国人,而是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表现都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1、中国的文化理念和美国的文化理念的不同:
中国受儒家思想文化很深的一个国家,就有三纲五常这一说法,而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一个思想,三纲五常的简单概括就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所以大部分子女在未成年之前都会听从父母的安排报学业,按照父母给于的规划路线而走,并且在孩子长大之后这种状态也会依然存在。所以很多来国外留学学习金融的学生,到最后也许走的不是自己想走的那条路线,让培养他们的老师和学校会有无力感,认为白培养了。

而美国的文化彰显自己的个性,想学什么,目的很明确。
2、中国的表达理念和美国甚至印度的表达理念不同:
中国人讲究含蓄,包括吃饭睡觉都会有“食不语,寝不言”的规矩,而且还奉行“酒香不怕巷子深”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做推销模式,但是在现今社会是不适用的,哪怕你空有一身好本领,你不去广而告之别人根本不会领会的,这就是所谓社交软实力,而美国人自己有一点点本事就会夸大到无边无际是不一样的,印度人在这方面更甚:既有一定的硬实力(工作能力)又有一定的软实力(社交能力)。所以在比拼的过程当中,中国人就会败北。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不然一直做不了顶端管理者,而高利润、高收入的工作则继续由美国和印度人控制。这个亏中国人要改进,要解决掉。

3、中国教育的功利性
每每中国的父母在孩子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就觉得那个专业比较吃香有前途为准,而不去考虑孩子是否喜欢,其实大多数时候大学的专业是让孩子选择自己的喜欢的东西,不专业也无所谓,在以后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上面明确目的就可以。最后反而是赶鸭子上架,上架是能上架,但是是否能高速的运转进入高架,答案就不得而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太爱招中国学生?

就像新闻中提到的,明明中国学生,是极为优秀的存在,当然,在这里仅指那些依靠自己的实力考入名牌大学,公费留学的学生。
那么既然这些学生是如此优秀的存在,为何还会不被那些世界一流大学待见的。

缘由就在于,这些一流的学生,对于自己的研究领域缺乏兴趣,同时,其一直在往一个优秀的员工方向发展自己,而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新闻中的观点,具体提炼就是两点。
中国学生在进入国外名牌大学前,就是很优秀的存在,而进入之后,同样很优秀。在专业技能与学术研究上,几乎都遥遥领先于其它学生。但是,他们对于自身学习的内容,仅限于学好它,之后用以谋生,仅此而已,他们内心,缺乏对之的兴趣与热爱。
中国学生,过于注重实用主义,而缺乏自身软实力的培养。他们会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但难以成为优秀的领导者。而名牌大学,更希望他们的学生往优秀的领导者方向发展。
为什么印度裔有这么多学生,看似日常学习并没有中国学生优秀,但是往往更受到名牌大学的青睐,缘由就在于,这些印度裔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具有领导者的潜质。也更具有发展成为行业精英的潜质,而不仅仅是一个踏实的工作人员。

其实就我个人的现实经历而言,不论是在国外的中国学生,还是在国内的中国学生,或许都是如此。我们学习,是为了找工作。这就是我们对于学习的理解,我们将大学中学习的技能,其转换成金钱的效率看得无比重要。我们对我们的学历的主要期许,也就是能够将其换成一本通向工作的通行证。


基于这样的理解与期许,我们会很拼命,所以我们的下限很高,但我们的上限很低。因为我们对于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所抱的期许很低。
能用来兑换金钱,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用以进行研究。当我们秉持的是这样的心态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将我们的学习内容发展到的一个高度,会很低。

这就好比一个以自身技术进行金钱兑换工程师,他的收入永远不可能高于科研工作人员。因为他仅仅将技术视作技术,这是他的上限。但是对于科学家而言,他的技术知识,是无限的,持续上升的。

说白了,越是看轻金钱而让兴趣牵着自己走的人,越具有赌徒的气质。他可能一生穷困,但如若一日发迹,那是那些以实用为主的人,一辈子都不敢想象的物质高度。

所以显然,中国学生的心态以及是气质,并不符合目前国际上的名牌大学对于人才的期许。中国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们形成的对于知识与价值之间的联系与理解,也不符合名牌大学对之的理解。

或许,差别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中国留学生希望自己所学的技能越快能够成为赚钱的手段越好,能够赚越多的钱越好,但是名牌大学,希望的是他们的精英更注重发展知识,投身于科研,以兴趣为马,驰骋天涯。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太爱招中国学生?

4.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了

最近,两件事再次引发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一是,前不久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学生了。这不是种族歧视问题,他自己也是中国人,而是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行,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都表现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
实际上,不只是他们大学有这个打算,即使我所在的耶鲁和其它大学,也讨论过同样的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决定完全停招中国学生,但从那以后,就有意识地少招或者偶尔不招。
以2015年为例,美国的前三十金融系毕业的博士中,来自中国的不少,但找教职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学院,那个大学当然不错,可是,这么多中国博士生中没有一个被前10名或前15金融系招聘。由于这些博士都毕业于顶尖金融院系,这一结果很让人失望,各学校投入的资源和教授精力那么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5.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太爱招中国学ǔ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太爱招中国学生?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话题了,是因为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时,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这不是种族歧视问题,他自己也是中国人,而是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表现都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1、中国的文化理念和美国的文化理念的不同:
中国受儒家思想文化很深的一个国家,就有三纲五常这一说法,而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一个思想,三纲五常的简单概括就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所以大部分子女在未成年之前都会听从父母的安排报学业,按照父母给于的规划路线而走,并且在孩子长大之后这种状态也会依然存在。所以很多来国外留学学习金融的学生,到最后也许走的不是自己想走的那条路线,让培养他们的老师和学校会有无力感,认为白培养了。

而美国的文化彰显自己的个性,想学什么,目的很明确。
2、中国的表达理念和美国甚至印度的表达理念不同:
中国人讲究含蓄,包括吃饭睡觉都会有“食不语,寝不言”的规矩,而且还奉行“酒香不怕巷子深”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做推销模式,但是在现今社会是不适用的,哪怕你空有一身好本领,你不去广而告之别人根本不会领会的,这就是所谓社交软实力,而美国人自己有一点点本事就会夸大到无边无际是不一样的,印度人在这方面更甚:既有一定的硬实力(工作能力)又有一定的软实力(社交能力)。所以在比拼的过程当中,中国人就会败北。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不然一直做不了顶端管理者,而高利润、高收入的工作则继续由美国和印度人控制。这个亏中国人要改进,要解决掉。

3、中国教育的功利性
每每中国的父母在孩子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就觉得那个专业比较吃香有前途为准,而不去考虑孩子是否喜欢,其实大多数时候大学的专业是让孩子选择自己的喜欢的东西,不专业也无所谓,在以后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上面明确目的就可以。最后反而是赶鸭子上架,上架是能上架,但是是否能高速的运转进入高架,答案就不得而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太爱招中国学ǔ

6. 为什么中国学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越来越难

这种现象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其一,国内学生出国留学后,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尤其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都表现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各学校投入的资源和教授精力那么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其二,在美国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业中,印度裔高管远超华裔。不只是美国企业界里国人和印度人的反差这么大,在大学里也如此。所以,很多美国名校有意识地少招或者偶尔不招中国学生。

7.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世界一流大学

1、时间短
中国大学最长的也就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才120年,而西方大学多少年了。例如牛津大学,840年!
2、没经费
中国的大学纯粹是赔钱的,不是赚钱的,需要大量的投入,一个一亿的仪器肯定比一百万的仪器先进。而中国大学是最近几年才经费充裕的。也就是说,中国要用几年时间,追赶数百年,太艰难了。
3、任务不同
美国大学人家是真的要赚钱的,在美国上大学要先贷款,工作后慢慢还,奥巴马据说是当总统的四年前才还清大学贷款的!中国上大学,也就是5000-8000多元人民币一年,美国是4-5万美元一年。换句话说,中国大学收学费根本不赚钱,反而赔钱。
在中国,大学是教育机构,专门赔钱的事业单位,而美国大学是赚钱的。更何况,美国大学只有一半是凭借分数录取的,剩下一小半给那些著名校友的子女,当然是要赞助的。
这样积累下的资源,不是中国大学能比拟的。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世界一流大学

8. 为什么世界一流学校不爱收中国学生?

前不久,最新世界大学排名公布,结果让中国人吓一大跳!前100名,美国有51所大学上榜,前10名,美国居然有8所大学在列,英国和加拿大的高校,表现也很亮眼。
然而中国顶级学府清华北大,居然差点就要跟前100说再见,北大排在第92名,清华更惨,在第98名。
中国内地前十名高校在排行榜上的情况
为了孩子的教育,近年来,有条件的父母,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
可即使进了国外大学,中国学生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卡普斯顿大学,是西班牙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它的新闻系专业有120人,但有102名学生来自中国,剩下的来自西班牙、希腊、德国。而这些外国同学,都一致抱怨中国学生水平太低,简直无法交流,要求学校赔偿!
卡普斯顿大学
后来经调查,这不是外国学生故意为难中国同学,而是真的忍无可忍。这个专业是朝博士方向前进的,可中国学生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懂,西班牙语也说不好。班上一名西班牙学生抱怨:中国学生课间不是抱团大声聊天,就是睡觉、网上购物,课堂上教授提问,中国学生却又变得鸦雀无声了。教授也曾尝试和中国学生交流,可他失望地发现,中国学生听不懂也不明白。班上的外国学生都表示,自己并不是排外,只是想要提醒中国留学生,注意一下获得一个硕士学位,需要什么样的水平。
其实不仅仅是西班牙,中国留学生在其他西方国家,也出现着同样的问题。
中国留学生还被称为“中国幽灵”,他们虽然和其他学生一起住公寓,却总是宅着不社交,如同透明人,甚至不向舍友们介绍自己,只愿意跟中国人抱团聊天。外国学生忍不住质问:“我真搞不懂,他们为什么不主动解决语言障碍?如果只喜欢和中国人一起玩、吃中国菜、唱中国流行歌曲......那为什么要出国,留在中国不是更方便获得这一切吗?”
更让人不胜唏嘘的是,中国留学生还存在严重的失信行为!
爱荷华大学是美国一流大学,2016年,该大学近百名中国留学生,因涉嫌代课,代考等欺诈行为,严重违反该校规章,被开除甚至遣返。
2017年,中国女留学生黄乐毅被捕,她托福考试作弊,找人代考,这个行为十分严重,涉嫌诈骗美国政府,以非法手段欺瞒国土安全部之后,她被直接遣返回中国,还可能面临最高5年有期徒刑。
根据报告显示,2014年,有8000名中国学生,被就读的美国大学开除,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平均成绩很低,还存在学术失信,其中不乏在常春藤名校就读的学生。美国克瑞顿大学的华裔教授袁劲梅,在开除一名中国留学生后,写了封长信,引起巨大轰动。她在信中毫不留情地对学生说:我就不该录取你究竟这名学生做了什么,才会让教授发出这样的感叹?背后的原因发人深省!
袁劲梅
她先是遗憾地对这名学生说:这是你的失败,也是我的失败。你很难过,我也很难过。一个教授,一辈子培养不了多少研究生。所有的研究生,都是教授的作品,你被取消学籍,作品报废你没达到标准,是我和你的共同失败。接着,她祝福学生未来会更好:你的前途依然有无限多的选择……我希望你在别的行业和地方能有成就,世界上路很多,不一定要做学问,做个好人,就值了人生。
之后她又真诚地对学生说了番话,字字句句,皆是她的肺腑之言:
我不应该录取你,因为你想要的东西,我无法给你要想从我这里得到学位,你必须达到这些标准,我不卖学位。我的知识可以无偿贡献给愿意跟着我,一起寻找真理的学生,但不做交易而你想要的是,
到美国来见识一圈,和教授搞好关系,使一些点子,让教授按着你的设计,给你一些作业,你轻轻松松得到一个学位,再靠这个学位,说自己成为学者了,然后再找个挣钱多又体面的工作。
她还说:做学问,要有品格,最首要的是,得做人!做学问的人,必须里外一致,言行一致!
是的,让袁劲梅教授最难以忍受的,就是这位学生的品格,他刚一进校,就以为上大学很容易,不懂的事也不懂装懂,胡说一通。书没有读完就敢狂加评论。做学问的人,应该要严谨地为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任啊。
在种种原因下,如今的中国学生,已经面临着一个更残酷的事实:世界一流名校已经不愿招收中国学生!
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写过一篇文章仔细介绍了其中缘由。
陈志武
陈志武说,他这么多年教过的中国学生中,真正因为自己喜欢而研读,经济学、金融学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
有个朋友跟他咨询教育问题:“我就想女儿读完大学,立即读研究生,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再去工作、结婚成家。”他疑惑了,为什么非要有读硕士、博士的任务不能毕业就直接工作几年吗朋友回答:“万一她去工作后不再想回学校读书了,那不就不好了吗?”他听到答案后表情一下子就严肃了,他对朋友说:“如果是那样,那就更说明,大学毕业后先工作是对的!否则,他们会浪费那么多青春,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
这些家长根本没想过子女,究竟为什么要读硕士博士,只是跟风而已,如果孩子读书没兴趣,对子女是劳命,对父母是伤财,对社会是浪费资源,赶鸭子也许可以上架,但绝对上不了高架!
而有些中国学生好不容易毕业,在社会上也难以与他人竞争。陈志武说:一次,他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这位教授也是中国人,但教授说,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学生。这绝不是歧视,而是中国学生刚开始成绩很优秀,后来却令人失望,毕业后工作表现都不好,无法胜任一流岗位,实在可惜,教授们都感慨,
培养中国学生太浪费时间了,付出的心血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比如,谷歌、微软、等大公司的CEO,
都是印度人,
在美国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业中,
印度裔高管远超华裔。
难道中国人不够勤奋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人干的活比印度人多多了。
那么,是中国人不够聪明?
答案还是否定的,
中国人的智慧令西方震惊。
真正的原因,
是中国人缺乏“软实力”!
大多数中国家长,
只肯让孩子学习硬本事,
一听他们想学艺术、演讲、心理学,
就斥责这些都是没用的,不能当饭吃,
然而这些,才是使一个人,
更加有意思、有趣味的基础。
世界需要“硬本事”的人,
但世界是由那些能说会道、
知识渊博,敢发声的人领导的!
而且中国人从小就被长辈教育,
要乖乖听话,不能胡闹,
要认真读书,成绩好才是最要紧。
进入职场后,
习惯埋头苦干,顺从领导,
不敢让自己的个性太鲜明,
否则就会成为集体中的另类。
而印度人则擅长和人沟通,
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价值观。
所以中国人不能像印度人一样,
成为硅谷、美国大学的领袖人物。
陈志武说,
教育有两项主要功能:
一是为了职业,二是为了做人,
尤其是为了做一个,
有意思、有趣味、有意义的人。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提出:
学习的用途,并不是为了职业,
而是为了成为有价值的人。
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说,
哈佛不需要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不需要顺从的绵羊。
他这样谈自己的招生标准:
“我们不看你取得多少成就、得过多少奖,
而是看你有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未来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
而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
“我们培养改变世界的领导者!”
其雄心壮志,拔地倚天,惊天动地!
心系苍生,改变整个世界,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
是一句多么无聊的空话啊,
拿文凭找个好职业才是正确的选择,
可是哈佛的学子,
他们都真的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
美国很多顶尖名校也都相信这句话,
全美名誉最好的一所寄宿高中,
安多佛菲利普斯学校的校训是:
“non sibi”(利他精神)
哥伦比亚、耶鲁大学的学子们,
都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这个世界这样,跟我有关,
我有责任让它变得更好”。
18岁的美国少年佩里阿莱加潘,由于亲眼看到电子废物对环境的破坏,发明了可回收重金属过滤器,可以去除污水中99%的重金属。
一般净水技术都会申请专利并享有专利保护,但阿莱加潘却选择与世人分享这项颠覆性的技术,他说:“我更看重的是科学的利益,我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这项技术,而不是用专利把它锁起来;如果你把那些能够带来巨大潜力的想法都藏起来,你就相当于在阻挠科技的进步。只有当世界各国的人们协同一致时,你才能不断向前”。
华盛顿大学的两名大二学生,发明了手语翻译发声手套,造福7000万聋哑人,他们说:“交流是人们的基本权利,全世界的每个人的交流应是平等的。”他们改变了聋哑人的未来。
四个哈佛女学生设计出一个足球,将踢足球产生的动能变为电能,让非洲孩子享受运动的同时,还能提供电力,为落后的非洲带来光明。
犹记得100多年前,
我们中国也有敢改变世界的学子。
他们站在赴美的轮船上,
许下了报效祖国的誓言: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
舍此无所他求;
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
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
奋然无悔。”
好一句背负国家之未来,
好一句奋然无悔!
18岁、19岁、20岁,
如今多少孩子还沉迷游戏,
肆意挥霍父母钱财的年纪,
他们已经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由于战乱,他们在国外失去经济来源,
就借贷、打工、流浪……
硬生生地把酸楚抗了下来,
拼尽一切完成学业,
不是为锦绣前程,不是为荣华富贵,
而是为受苦受难的祖国大地。
邓小平、周恩来、钱学森、邓稼先、
李四光、詹天佑、钱三强……
这些中华民族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
全都是当年那些远渡重洋归来的学子,
他们放弃国外的大好前途,
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奋斗,
付出青春,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
只为了把更好的中国交给下一代!
是他们,力挽狂澜,
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
改变了中国将灭亡的命运。
是他们,
拆下自己的肋骨当火把,
照亮了炎黄子孙前进的路途,
彻底改变了全世界的格局!
左:杨振宁,右:邓稼先,两人是同乡、同学
1971年,杨振宁回中国看望邓稼先,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只见杨振宁青春焕发,为中国核事业呕心沥血的邓稼先,却已经白发苍苍。
今日中国已经崛起,
中国留学生的境遇,
也远远好过当年,
中国再也不承受举倾国之力,
才能送孩子出国学习的悲壮。
可我们却不能忘记,
是这些先辈们献出的血泪,
成就了今日的繁华盛世,
我们更应当在致敬中反思:
今天的我,
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我是不是也能敢于,
为祖国,为社会,为全人类担当,
成为新一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