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

2024-05-19 14:26

1. 六年级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国家强大了许多:繁华的街市,高大的建筑,宽广的街道,开阔的广场,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那高楼大厦……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听妈妈讲,她小的时候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商店里的东西也很少,一年很难吃到一块糖和其它的零食,买东西都要用票,如果买东西没有票给再多的钱也没有用,买食物要用粮票,买肉要用肉票,买布要用布票,买洗衣机也要用票,而且还有供应量的限制,不是想用多少就可以用多少的,平时吃的饭也没有什么营养,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好一点,所以那时侯妈妈最高兴的就是过年了。可是现在我们想要吃的东西在超市里都可以买到,家里的零食也从来没有断过,妈妈每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有营养的饭菜,可有时我还挑三拣四的,嫌东西不好吃,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  
  妈妈小的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姐姐们穿小了的旧衣服,而且衣服上有些还有补丁,穿的鞋子基本上都顶着脚指头,上学背的是一个布做的书包,学习用具也很少,而且一直用到不能 再用才换掉。而我们现在几乎穿的衣服都是新的,鞋子有一点小就不想再穿了,到现在我已经用过好几个书包和文具盒了,学习用品也多的数不清,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  
  妈妈小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就是跳跳橡皮筋,爬山什么的,那时侯有电视的人家很少,而且还是黑白的,电视频道也很少,电视节目也不象现在这么丰富多彩。而现在我们可以玩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家家户户都有电视,频道也非常多,而且还有针对我们的少儿频道,除了看电视,我们还可以玩电脑,上网,旅游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改革开放,我们才有了这么美好的生活,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一切。  
  我祝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用我们的双手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世界强国!

六年级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

2. 六年级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的提纲

我只给你作文:
30年,足够漫长;30年,又极为短暂。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又恰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最辉煌的那个部分。英雄创造的历史,只是历史的骨架和轮廓;民众创造的历史,才是历史的筋脉和血肉。回望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应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更应该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与你一起打开共同的记忆之门——发掘已经被时间深埋的记忆,激活已经处于 休眠的记忆,整理像竹简一样散落的记忆,再把这些记忆的珍珠,用30年改革开放的红线串起,然后,我们共同收藏。 
我们将要收藏的这些人,不是伟人,甚至也不是名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我们将要讲述的这些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甚至是平淡无奇,但我们相信它们将会成为历史草稿的一部分。走过30年的我们,虽然职业不同身份各异,但我们对改革开放的记忆之根,早已“紧握在地下”,因为我们都是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

3.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

正文: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周围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在就把对中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写下来。 
1.精神文明建设 
在初中的政治课本上,我还记得有这样的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可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我看不出精神文明建设到底建设在哪里?难道就建设在政治课本上,建设在口头上?我爸爸时常给我讲他们那个年代的事,尤其是那个时候普通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在那个物质资料极其匮乏的年代,中国基本没有贪污,没有抢劫,更别提有小偷,绝大部分中国人可以在路上捡到钱归还给失主,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路不拾遗。而当今社会物质方面可以说比我父辈那个年代不知道发达多少,难道因此就可以有更多的劫匪和小偷,可以有更多的贪官?在广州或者深圳生活的人你们有几个在一个月之内都没有遭遇抢劫的? 
毛主席那个时代会把有限的致敬用来拍“雷锋”“焦裕禄”这样的榜样的电影,每日宣扬好人好事,有“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样的歌曲,在思想上武装所有的中国人,这些影视歌曲,在我小时还能经常接触到,然而现在的只知道嘴皮子上说“精神文明建设”,实际行动上比以前的中共不知道要落后多少了。 
2.物质文明建设 
中国建设到现在,物质文明不能说是不丰富。走在北京.上海的大道上,满眼都是高楼大厦。然而,这些高楼大厦这些厂房有几个是属于全国人民的,全国人民从这些物资资料中又享受到了什么?倒是时常听说某某大楼是新加坡人投资的,某某是老美投资建的厂房。如果这些厂房仅仅用来赚取中国人民财富的机器,那会让我觉得今天的这些外资的厂房和解放前西方列强在中国建设的工厂无异。 
下面是引用郎咸平《中国的八大危机之详解》中的一段“各位都知道青岛啤酒是我国的著名品牌,你们还认为青岛啤酒还是中国企业吗?告诉你一个数字,青岛国资局控股30%,但是你们知不知道第二大股东是谁?来自美国的安海斯-布希公司控股27%,只要他再多买4%的H股,我们中国的青岛啤酒就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外资企业。各位还记得徐工的故事吗?美国的凯利基金要收购徐工,当时包括我在内很多的学者专家在媒体上对这件事情大家大法,由于大家的努力,成功制止了资产流失的现象。当时的地方政府以什么理由卖给外国人呢?是以负的净资产卖给外国人。负的净资产就可以卖了吗?你有没有那么一点点经济常识啊。一个公司的价值不取决于净资产,而是取决于有没有持续经营的能力。对于徐工的价值取决于未来持续盈收的能力,还好没卖,假如以100块钱卖掉,按照我所理解的凯利基金或者类似的基金,一定会把徐工分拆上市或者卖掉,赚到一万块钱。所以从100块价格到一万块他可以赚100倍以上。那么各位了不了解,收购青岛啤酒的安海斯-布希公司就是产业资本,收购徐工的就是金融资本,这两个资本的危害性我们还没有看出来,还在乐观的招商引资,你知不知道招商引资使得这两只秃鹰来席卷中国奄奄一息的制造业。那么你们可能要问我了, 郎教授这样是不是太悲观了,中国制造业我们自己都做不下去了,给外国人能赚钱吗?如果你们有类似的想法呢,你们就太不了解资本主义国家了!为什么我说的话那么像社会主义经济学家,而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学家讲的话更像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其实错了,我是真正吃资本主义奶水长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所以我对他的理解是非常透彻的,我所以讲的这么社会主义是因为我理解了。” 
有人说中国可以从在外资在华工厂中学到先进的技术,难道大家忘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了: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致使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暴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因此这些外资企业,他们会希望中国富强吗?他们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吗?我想这些答案每个人都应该是很清楚的吧! 

盲目引进外资使资本输入国本币面临升值压力,有可能引起宏观货币供给失控而导致通货膨胀,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导致非安全因素增加,中国政府无休止地引进投资,增加出口,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巨大,恐怕普通老百姓的财富已经被洗劫了一层了。 
3. 弱势群体 
同寝室的聊天,大家谈到今天的中国社会中,谁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列举出一大串来,有农民,下岗工人等等。而他们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又有哪些困难存在? 
先说农民,中国的农民,我想人数不会少于6个亿吧,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弱势群体之一。就说我们的家乡吧,虽然这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但执行的力度始终不是很大,有的政策根本就无法执行。仅仅只是少数人得到了实惠,大多数村民依旧徘徊在贫困线上,在一些地区开展的“圈地”运动中,很多农民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而得到的仅仅只有几千元的一次性全额补偿。另外,每年有大量的农民流向城市,形成了另一类弱势群体即“农民工”。然而在城市人眼里,他们仍然是文化素质低、缺乏教养的农民。虽然他们从事城市的很多工作,但大多是诸如建筑、搬运等苦、脏、险、重,城里人不愿从事的累活。虽然也有少数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农民工,通过自身的努力地入上层社会工作,但在少数世俗城里人眼里,他们依然是农民。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一个社团组织的义工接力计划,当时那个活动是到咱们东大北面的和平区鲁园工会,在那里我们了解到这些进城的农民工,他们从事的工作大多超出体力劳动的极限,却常被拖欠工资,有的一拖就是一年半载,有的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为续,甚至经常出现暴力事件,为追要工资跳楼的事件,那都是被逼的呀!太多这样的事件,惊动了中央,惊动了国务院,甚至出现了总理为农民工追要工资的新闻报道。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实依然存在,而且还时有发生。 
那么我们要问,政府劳动监察部门都干了些什么?难道都要等这些农民工被迫以死相抵时才肯出手,平时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事?为什么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能深入工矿企业等用工部门了解情况,防患未然。再者,国务院总理帮农民工追要工资,一方面体现了总理亲民,另一方面也提示了中国体制中存在的弊端,难道国家总理的工作日程上竟要排上一条为民工追要工资的日程?还有,拖欠民工工资的普遍性是不争的事实,而由此引发的后果也是有目共睹的,既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为什么执行起来总是滞后,得不到彻底的落实。 
当然,我的见识面有限,经历不足,无法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但我说的这些现象实实在在的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们要正视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真实客观,不要一味只是唱赞歌,粉饰太平而忽略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阶级,让中国的改革更健康、更理性、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总的来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

4.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六年级数学作文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西方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是实用主义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做出科学总结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做出科学总结的产物。既是对已有科学理论的充分继承,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还包含了对人类,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吸收和借鉴。 
在这30年内,中国人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香港自秦起明确成为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0年,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怀抱的游子终于感受到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或现实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我们“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直观地考察我们的现实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在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后,通过改革开放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以上五个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 

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给我们的社会和社会成员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是7100亿元(见十二大报告),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1.09万亿元,即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也增长了几十倍之多。我国的经济发展之快,被国际舆论视为奇迹。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时候,我国大约九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竟有2.5亿之多。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还留下一个不小的尾巴),广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实,不必一一列举。 

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过去年代存在的那种个人迷信、思想僵化状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们敢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以上这些,就是现实存在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年,邓小平曾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8页)回过头来看,确实是这样。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实践和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其意义决不亚于民主革命时期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特别要强调的是,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是正确的,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 

但是,国际国内都有人认为,改革开放搞了一个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或者说,中国现在是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有人甚至想当然地列出几条,作为标准,对照现实社会,指责改革开放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这里涉及到一个老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需要搞清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丢开老祖宗,随心所欲地发议论。那么,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在经济方面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经济上分析和判断社会性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 

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公有制”与“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两个概念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但这两个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体实现形式决不限于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这个要求,以后他们又不断地阐述这个思想。 

“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33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是活的行动理论,而不是必须机械照搬的教条,这些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完全取决于人们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就是说,要从各国的实际出发。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同老祖宗讲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完全一致,而且有所深化。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的思维方法,是列举几条特征,来判断社会主义,而不善于从基本思想的高度、从本质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我们认定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我们强调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提出了以人为本。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由于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特别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用中国语言表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应当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应当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更多更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从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看,都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但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醒,思想僵化,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中确有不少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概括地说,主要有:“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以阶级斗争为纲、高度集权。通过改革开放,这些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有的相当彻底地改掉了,有的正在改变。总之,我们的改革开放,改掉的是不切合中国实际的东西,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东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重道远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还远远没有完成,我们的改革开放任重道远。 

观察我们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比较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还有残存,旧体制的思想、观念、习惯、活动方式、领导方法还存在,等等。还要看到,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还存在一些非社会主义的东西,这主要是指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邓小平曾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最近揭露出来的山西黑砖窑,是比封建主义还要落后的东西,带有奴隶制的色彩。以上这些,其性质都是非社会主义的,都在革除之列。 

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总体上很成功,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误失衡。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最基本的是经济与政治、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系,而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够协调,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几大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政治体制改革却是碎步缓行,进展不大。“官本位”非但没有削弱,还有增强之势。目前存在的民生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拉大,为富不仁现象增多,丑恶现象陈渣泛起,社会风气败坏,腐败严重等问题,都同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有关。 

目前改革处在关键阶段,问题很多,矛盾复杂,难度很大,各种议论纷起,我们要下最大决心,拿出民主革命时期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那样的决心、气概和魄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我们体会到,从旧体制转变为新体制,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变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实是一场革命。在改革进程中,困扰改革者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姓资姓社”的问题。改革从起步时起,就有人指责是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姓资姓社”的争论。 

邓小平针对“姓资姓社”的争论,明确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这就是有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实践标准的发展,更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精髓。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廓清“姓社姓资”迷雾的有效武器。正如有的领导干部所说,这些年,我们就是靠“三个有利于”标准壮了胆。 

坚持改革开放,就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我们看到,有的文章谈论改革,洋洋万言,引了不少邓小平的话,但就是不讲“三个有利于”标准,真是咄咄怪事!不赞成“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必然要另立判断标准,这是挑起“姓社姓资”争论的习惯做法。实践已经证明,离开“三个有利于”标准谈改革开放,很可能南辕而北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保持清醒。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要求,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5.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初中)

我所知道30年 
作为90后的学生,我们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很优越的了,像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一样。我们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却不知道30年前,又是与现在截然不同的一番生活——就在我们的父辈和祖辈生活的那个年头,人民生活产生水平不是很高的时候。没有义务制教学的素服和家庭经济的贫困这两个原因,许多到学龄的孩子上不起学,读不起书,不得不早早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教育前景也是十分的萧条。人们没有电灯,只能使用蜡烛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外出打工或回乡探亲只能步行,条件稍好的也只能搭乘渡轮,交通事业极不发达。在邮电方面,人们也只能靠电报互相联系,但是打电报既烦琐又破费,因此许多亲人推动联系。不仅是家庭个体,这个时候的中国政府也很紧张的很困难的。比如如今繁华的青泥洼桥,在那时的充其量也不过是条小巷子…… 
七十年代,由于我国资源不足,人民饮食以粗粮、素食为主。 而今,研究发现,城乡居民间接粮食消费持续增长,已经替代直接粮食消费成为粮食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正向动植物并重的方向发展;参照2010年中国营养发展总体目标,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摄入热量均已达到要求,但是城镇居民蛋白质摄入尚欠,脂肪摄入量超标较多,食物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居民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都偏低,食物消费水平和膳食营养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不论从食物消费结构还是人均摄入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素的状况来看,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都较城镇居民要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平的全面提高不容忽视.想想过去的人民公社,大家吃大锅饭,然后是粮票吃饭,没有个鱼漂肉票,吃肉都难得那些日子真的不敢想象爷爷奶奶是怎么过的那段日子,最后个体经营,开始有了几个冰淇淋球就超级开心的八十年代,各种个体小饭店也一堆一堆的身边的爸爸妈妈很多都是那个时候发展起来的,再看看那现在肯德基,麦当劳,没有个几百万估计是开不起的,最开始的公家拿钱大家吃饭,然后是个体经营个体户经济,到现在我根本弄不清的什么跨国经济,乱七八糟的,我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吃到外星人开的餐厅. 
再说说这个交通的问题,爷爷奶奶马车爬犁的年代,现在变成了娱乐项目了,估计只能在游乐场滑雪场才能体验到,而且价钱还挺贵的,每次去了之后回家说爷爷奶奶还会跟着一起回味,我回味的是开心新鲜,他们老人家回味的当时被迫无奈,那些我想象不到的不开心,后来仔细想想也是我做半个小时玩的挺开心,要是做上那么一整天估计真的是要了命了。爸爸妈妈那阵子全都是乘坐火车,个别的能坐坐大客车,特别是春运期间,这要是能弄到一张火车票简直是街里街外超级神的人了,再看看那些年的电视小品,什么买车票的,弄车皮的,铁老大成了带头的,我也就真不明白了,那个破火车怎么那么多得人抢着坐,做一次难受好几天的东西。最后看看我们这代人的交通工具,客车,前面多了一个豪华带空调的,吹得能让你脑袋疼,大靠椅比家里的还舒服,以后坐火车别找我,我真的很喜欢大客车,要是有钱的话飞机更是首选,八个小时的路程五十分钟就可以搞定了,而且还有漂亮姐姐的专业服务,还有杂志看,坐在飞机里面感觉自己就是上帝一样,有档次哦,每次都会很骄傲的告诉别人我去哪之后飞回来的,而且价钱也不是很贵,也许是我还没有挣钱我才会这儿想的吧。但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啊,爷爷奶奶可能都不敢坐的我们坐了,爸爸妈妈喜欢做的被我们鄙视了,感觉我们这代好牛的说。 
再说说这个经济哈,经济钱是不知道越来越值钱了,还是越来越不值钱了,以前粮票是王道,老辈有的时候拿出来还会深情的看看,久久不肯挪开视线,我真不能理解,土掉牙的东西,七十年代时,这要是买一个摩托车才二百多,爹妈那年代还带那些大墨镜什么的,全都十几块钱,我看来那些价钱现在只能在青泥洼桥边上买点街边货,还不敢带在同学面前怕丢人的价位,我们现在随便买双鞋不也要二百多么?!其实也不能怪我们,现在的鞋基本都是这个价钱,有的时候想低调都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低调,去什么地方买那些爷爷奶奶说的革命鞋,过年过节有的孩子接钱接八百多,乐呵呵的,可是现在接三千甚至更多的都有的是,还有你在街边走路的时候看房子,都快一万多一平米了,这么一看现在这个一百一张的红纸究竟算不算是钱啊? 
像是我们这样子的孩子出生在这个年代,说幸福也算是幸福,说悲哀也是悲哀,社会越来越复杂,你看看现在吃的喝的,出门接触的,还有手上花的这些,长辈总是说我们生长在花丛中,可是这么花花的世界,我们该如何把握呢? 我们会努力学习走继续下去的道路,也希望叔叔阿姨能理解我们面对的这个社会,共同营造更适合发展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初中)

6.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征文

正文: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周围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在就把对中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写下来。 
1.精神文明建设 
在初中的政治课本上,我还记得有这样的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可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我看不出精神文明建设到底建设在哪里?难道就建设在政治课本上,建设在口头上?我爸爸时常给我讲他们那个年代的事,尤其是那个时候普通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在那个物质资料极其匮乏的年代,中国基本没有贪污,没有抢劫,更别提有小偷,绝大部分中国人可以在路上捡到钱归还给失主,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路不拾遗。而当今社会物质方面可以说比我父辈那个年代不知道发达多少,难道因此就可以有更多的劫匪和小偷,可以有更多的贪官?在广州或者深圳生活的人你们有几个在一个月之内都没有遭遇抢劫的? 
毛主席那个时代会把有限的致敬用来拍“雷锋”“焦裕禄”这样的榜样的电影,每日宣扬好人好事,有“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样的歌曲,在思想上武装所有的中国人,这些影视歌曲,在我小时还能经常接触到,然而现在的只知道嘴皮子上说“精神文明建设”,实际行动上比以前的中共不知道要落后多少了。 
2.物质文明建设 
中国建设到现在,物质文明不能说是不丰富。走在北京.上海的大道上,满眼都是高楼大厦。然而,这些高楼大厦这些厂房有几个是属于全国人民的,全国人民从这些物资资料中又享受到了什么?倒是时常听说某某大楼是新加坡人投资的,某某是老美投资建的厂房。如果这些厂房仅仅用来赚取中国人民财富的机器,那会让我觉得今天的这些外资的厂房和解放前西方列强在中国建设的工厂无异。 
下面是引用郎咸平《中国的八大危机之详解》中的一段“各位都知道青岛啤酒是我国的著名品牌,你们还认为青岛啤酒还是中国企业吗?告诉你一个数字,青岛国资局控股30%,但是你们知不知道第二大股东是谁?来自美国的安海斯-布希公司控股27%,只要他再多买4%的H股,我们中国的青岛啤酒就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外资企业。各位还记得徐工的故事吗?美国的凯利基金要收购徐工,当时包括我在内很多的学者专家在媒体上对这件事情大家大法,由于大家的努力,成功制止了资产流失的现象。当时的地方政府以什么理由卖给外国人呢?是以负的净资产卖给外国人。负的净资产就可以卖了吗?你有没有那么一点点经济常识啊。一个公司的价值不取决于净资产,而是取决于有没有持续经营的能力。对于徐工的价值取决于未来持续盈收的能力,还好没卖,假如以100块钱卖掉,按照我所理解的凯利基金或者类似的基金,一定会把徐工分拆上市或者卖掉,赚到一万块钱。所以从100块价格到一万块他可以赚100倍以上。那么各位了不了解,收购青岛啤酒的安海斯-布希公司就是产业资本,收购徐工的就是金融资本,这两个资本的危害性我们还没有看出来,还在乐观的招商引资,你知不知道招商引资使得这两只秃鹰来席卷中国奄奄一息的制造业。那么你们可能要问我了, 郎教授这样是不是太悲观了,中国制造业我们自己都做不下去了,给外国人能赚钱吗?如果你们有类似的想法呢,你们就太不了解资本主义国家了!为什么我说的话那么像社会主义经济学家,而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学家讲的话更像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其实错了,我是真正吃资本主义奶水长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所以我对他的理解是非常透彻的,我所以讲的这么社会主义是因为我理解了。” 
有人说中国可以从在外资在华工厂中学到先进的技术,难道大家忘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了: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致使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暴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因此这些外资企业,他们会希望中国富强吗?他们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吗?我想这些答案每个人都应该是很清楚的吧! 

盲目引进外资使资本输入国本币面临升值压力,有可能引起宏观货币供给失控而导致通货膨胀,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导致非安全因素增加,中国政府无休止地引进投资,增加出口,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巨大,恐怕普通老百姓的财富已经被洗劫了一层了。 
3. 弱势群体 
同寝室的聊天,大家谈到今天的中国社会中,谁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列举出一大串来,有农民,下岗工人等等。而他们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又有哪些困难存在? 
先说农民,中国的农民,我想人数不会少于6个亿吧,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弱势群体之一。就说我们的家乡吧,虽然这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但执行的力度始终不是很大,有的政策根本就无法执行。仅仅只是少数人得到了实惠,大多数村民依旧徘徊在贫困线上,在一些地区开展的“圈地”运动中,很多农民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而得到的仅仅只有几千元的一次性全额补偿。另外,每年有大量的农民流向城市,形成了另一类弱势群体即“农民工”。然而在城市人眼里,他们仍然是文化素质低、缺乏教养的农民。虽然他们从事城市的很多工作,但大多是诸如建筑、搬运等苦、脏、险、重,城里人不愿从事的累活。虽然也有少数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农民工,通过自身的努力地入上层社会工作,但在少数世俗城里人眼里,他们依然是农民。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一个社团组织的义工接力计划,当时那个活动是到咱们东大北面的和平区鲁园工会,在那里我们了解到这些进城的农民工,他们从事的工作大多超出体力劳动的极限,却常被拖欠工资,有的一拖就是一年半载,有的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为续,甚至经常出现暴力事件,为追要工资跳楼的事件,那都是被逼的呀!太多这样的事件,惊动了中央,惊动了国务院,甚至出现了总理为农民工追要工资的新闻报道。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实依然存在,而且还时有发生。 
那么我们要问,政府劳动监察部门都干了些什么?难道都要等这些农民工被迫以死相抵时才肯出手,平时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事?为什么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能深入工矿企业等用工部门了解情况,防患未然。再者,国务院总理帮农民工追要工资,一方面体现了总理亲民,另一方面也提示了中国体制中存在的弊端,难道国家总理的工作日程上竟要排上一条为民工追要工资的日程?还有,拖欠民工工资的普遍性是不争的事实,而由此引发的后果也是有目共睹的,既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为什么执行起来总是滞后,得不到彻底的落实。 
当然,我的见识面有限,经历不足,无法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但我说的这些现象实实在在的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们要正视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真实客观,不要一味只是唱赞歌,粉饰太平而忽略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阶级,让中国的改革更健康、更理性、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总的来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7. 求一篇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征文。(800字)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我们“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直观地考察我们的现实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在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后,通过改革开放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以上五个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 

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给我们的社会和社会成员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是7100亿元(见十二大报告),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1.09万亿元,即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也增长了几十倍之多。我国的经济发展之快,被国际舆论视为奇迹。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时候,我国大约九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竟有2.5亿之多。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还留下一个不小的尾巴),广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实,不必一一列举。 

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过去年代存在的那种个人迷信、思想僵化状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们敢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以上这些,就是现实存在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年,邓小平曾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8页)回过头来看,确实是这样。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实践和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其意义决不亚于民主革命时期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特别要强调的是,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是正确的,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 

但是,国际国内都有人认为,改革开放搞了一个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或者说,中国现在是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有人甚至想当然地列出几条,作为标准,对照现实社会,指责改革开放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这里涉及到一个老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需要搞清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丢开老祖宗,随心所欲地发议论。那么,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在经济方面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经济上分析和判断社会性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 

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公有制”与“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两个概念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但这两个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体实现形式决不限于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这个要求,以后他们又不断地阐述这个思想。 

“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33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是活的行动理论,而不是必须机械照搬的教条,这些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完全取决于人们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就是说,要从各国的实际出发。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同老祖宗讲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完全一致,而且有所深化。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的思维方法,是列举几条特征,来判断社会主义,而不善于从基本思想的高度、从本质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我们认定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我们强调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提出了以人为本。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由于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特别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用中国语言表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应当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应当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更多更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从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看,都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但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醒,思想僵化,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中确有不少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概括地说,主要有:“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以阶级斗争为纲、高度集权。通过改革开放,这些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有的相当彻底地改掉了,有的正在改变。总之,我们的改革开放,改掉的是不切合中国实际的东西,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东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重道远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还远远没有完成,我们的改革开放任重道远。 

观察我们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比较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还有残存,旧体制的思想、观念、习惯、活动方式、领导方法还存在,等等。还要看到,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还存在一些非社会主义的东西,这主要是指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邓小平曾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最近揭露出来的山西黑砖窑,是比封建主义还要落后的东西,带有奴隶制的色彩。以上这些,其性质都是非社会主义的,都在革除之列。 

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总体上很成功,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误失衡。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最基本的是经济与政治、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系,而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够协调,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几大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政治体制改革却是碎步缓行,进展不大。“官本位”非但没有削弱,还有增强之势。目前存在的民生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拉大,为富不仁现象增多,丑恶现象陈渣泛起,社会风气败坏,腐败严重等问题,都同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有关。 

目前改革处在关键阶段,问题很多,矛盾复杂,难度很大,各种议论纷起,我们要下最大决心,拿出民主革命时期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那样的决心、气概和魄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我们体会到,从旧体制转变为新体制,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变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实是一场革命。在改革进程中,困扰改革者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姓资姓社”的问题。改革从起步时起,就有人指责是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姓资姓社”的争论。 

邓小平针对“姓资姓社”的争论,明确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这就是有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实践标准的发展,更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精髓。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廓清“姓社姓资”迷雾的有效武器。正如有的领导干部所说,这些年,我们就是靠“三个有利于”标准壮了胆。 

坚持改革开放,就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我们看到,有的文章谈论改革,洋洋万言,引了不少邓小平的话,但就是不讲“三个有利于”标准,真是咄咄怪事!不赞成“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必然要另立判断标准,这是挑起“姓社姓资”争论的习惯做法。实践已经证明,离开“三个有利于”标准谈改革开放,很可能南辕而北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保持清醒。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要求,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求一篇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征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