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性翻倍的万亿级大市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细分龙头全梳理

2024-05-05 12:41

1. 确定性翻倍的万亿级大市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细分龙头全梳理

 周五收盘,国常会通过了《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强充换电及加氢等基础设施简述,利好新能源车产业链,长期来看最看好的还是动力电池板块。目前我国新能源渗透率为5%,按照20%-30%的渗透率来计算,新能源 汽车 市场还有4-6倍的空间。
      首先,我们来科普动力电池产业链:
     (1)上游金属材料:锂、钴、镍等 
     (2)中游四大电池材料: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 
     (3)下游:电池 
     (4)终端:整车 
     (5)其他:新能源电池设备 
      一、金属钴:华友钴业
    A股主要有洛阳钼业、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由于洛阳钼业的铜钴只占业务结构的一半,业绩弹性不是最大。华友钴业,目前公司钴盐(注意是钴盐,而不是钴金属)市占率和销量在国内占35%,全球是18%,世界第一,规模是竞争对手寒锐10倍。
   二、金属锂:赣锋锂业
   赣锋锂业与天齐锂业属于行业龙头。2018年6月,天齐锂业动用40亿美元收购智利SQM公司(世界排名第二),直接成为世界第一。天齐锂业公司财务费用吃紧,通过配股、发行可转债来偿还债务。单纯从资产负债来看,赣锋锂业更为干净。
   三、正极材料:当升 科技 ,杉杉股份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最核心,成本最高的部分,占30%--40%。正因它的蛋糕是四大材料(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中最大的,因此早年有大量资本涌入。但总体看,目前行业格局还是相对分散,导致该领域恶行竞争激烈,毛利率偏低。
   行业玩家主要有长远锂科(母公司新三板的金瑞 科技 )、容百 科技 (科创板),当升 科技 ,振华新材(新三板)、杉杉股份、厦门钨业,这个行业没有很明显的龙头,前五名都是10%+的市占率。
    而且正极是技术变化最大的一个领域,磷酸铁锂、锰酸锂到三元材料,殊不知未来会不会又出现新的技术路线,这对此领域的企业挑战不小,若走错技术路线,则万劫不复,分分钟被人弯道超车。
    总结,正极材料不确定性较大,潜在行业空间和弹性也没有其他领域有优势,不太推荐 
   四、负极材料:璞泰来
   国际上,负极材料主要是中日竞争,两国公司份额占了全球95%以上,近几年趋势是日本向中国转移
    国内主要的玩家有贝特瑞(新三板)、杉杉股份、紫宸 科技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璞泰来)、凯金(新三板),现在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的格局,前三家的市场份额合计接近60%。
   从整个负极来看,龙头是非上市公司贝特瑞(控股公司中国宝安),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其中又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从技术路线上来看,天然石墨有被人造石墨替代的趋势,15年天然石墨占比还在55%,到了18年,人造石墨已经占据70%。贝特瑞主要是天然石墨和硅基,市场份额非常大,国内将近90%,几近垄断,然并卵,一旦技术路线发生变化,这种企业只能被大势碾压,毫无反抗之力。
   人造石墨领域,杉杉和璞泰来位列前二,市场份额相近,均占到人造石墨的22%左右,加起来大概50%。杉杉股份负极兼顾高中低端产品,主打中低端,璞泰来主要高端负极产品。
   现阶段两大电池龙头LG,宁德时代都倾向于使用人造石墨作为负级材料。
    因此主流观点都认为人造石墨未来会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增长趋势。璞泰来有望脱颖而出。 
   五、电解液:新宙邦
   此行业目前国内竞争格局比较清晰,天赐材料占到27%,新宙邦18%,国泰12%,三家相加合计57%。从近三年情况来看,如果不考虑并购,集中度似乎很难再进一步提升,第一梯队相对稳固,因此毛利率变动不会在大,此外这个行业技术变化相对稳定,这两点共同决定了它相比正极材料更具投资价值。
   电解液是比较典型的标准品,没有什么技术革新配方差异,进入门槛也比较低,对生产设备要求,投资要求也不高。
   相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对上游的整合能力。电解液的上游是大家属于的资源品企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他们提供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作为电解液的原材料,电解液的价格也和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的价格高度相关。
   总的来说,电解液格局也相对分散,但比正极稍好。
   六、隔膜:恩捷股份
   隔膜其实就是一层用来隔离锂电池正极和负极,防止短路的膜,既要能够起到隔离的作用,又要对锂离子有很好的通过性,这样电池才能正常充放电。
    在锂电池总成本中隔膜只占10%,看上去不大,但它的技术壁垒却是最高。目前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在动力电池用的比较多的湿法隔膜行业里,恩捷股份在收购了苏州捷力后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几乎占据了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
      干法隔膜由于投资较低,门槛较低,市场集中度比湿法隔膜更低一些,现在也只剩星源材质,中科 科技 ,沧州明珠三个玩家。
      恩捷股份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各大主流厂家为了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急需二供三供,以此来增强自身议价能力。这也是宁德时代“扶持”老二星源材质的原因。
    总的来说,隔膜是毛利率最高,技术含量最高,且进入门槛最高的赛道。行业格局几乎成形。 
   七、电池:宁德时代
   全球的动力电池虽然还有技术路径的不同,但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了非常明晰的月明星稀的竞争格局,月是宁德时代,LG,星是三星,松下,比亚迪等厂商。  在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还维持着比较明显的四强争霸格局,但随着特斯拉的去松下化以及松下,三星产能扩张的不进取。LG和宁德时代两强独霸的格局显得越来越明显。
    随着宁德时代进入特斯拉产业链,LG和宁德双龙头的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格局会更加清晰。 
   八、整车:比亚迪
   比亚迪,长城 汽车 相互角逐。不过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成为其亮点,股价屡创新高。  九、锂电池设备:先导智能
   主要先导智能和赢合 科技 。
   先导智能,与宁德时代一样基本上已是寡头垄断,很多外资大厂包括松下 ,LG、三星都是拿它的单子,确定性比宁德时代还要强,上市以来短短几年已涨10倍。
   这个行业随着上游扩产,也会率先受益,释放业绩。
    
   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本人最看好电池及材料。 宁德时代与恩捷股份成为必备标的。 

确定性翻倍的万亿级大市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细分龙头全梳理

2. 「行业报告」锂电池面向新能源车、储能、铅酸替代的万亿空间

 报告摘要
   一
   新能源车是确定性极强的高成长赛道,未来十年近万亿成长空间
   二
   锂电在储能及铅酸替代领域潜力无限,经济性初显
   三
   高镍三元和铁锂实现分级应用,结构端看动力软包崛起和方形无模组化
   四
   中日韩多寡头逐步稳定,国内外交叉竞争,潜力电池企业加速上升
    报告正文 

3. 新能源燃料电池技术突破,锂电池产业将严重受挫

​火了几年的能源材料石墨烯,终因研发技术要求高,成本高昂,被燃料电池抢了先。2009年以来,很多企业开始大力的投入到研发燃料电池中,到2019年我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 汽车 超过6500辆,建成加氢站超过50座,其中初创企业400多家,很多企业投入燃料电池 汽车 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大家都知道新能源 汽车 未来大有可为!
  
 
  
 
  
  
 ​ ​长期以来,商用和家用电能储存主要使用锂电池为主,但锂电池普遍存在使用寿命较短、电力续航能力差、后期环境污染等痛点。随着新能源技术越来越深入,新基建行业的发展,绿色、环保、静音、长续航的氢燃料电池成为了最理想的替代者之一。
  
 
  
 4月23日四大部委联合发声,要大力推广氢能源车和燃料电池,引导开发燃料电池技术,在能源战略层面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市场上也有氢能源车的量产,但应用范围依旧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比如在海南这类限定区域范围内是比较容易推广的。日本也在极力的向我们推销他们国家的氢能源车技术,赚专利使用费。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涉及氢能的企业正在研究核心技术并有所突破,该企业研发的能源电池,有着“里程碑、划时代”的意义,有利于促进氢能产业的发展。《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预计,到2030年,氢能和燃料电池 汽车 辆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占全国 汽车 总产量的比重约5%,届时,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氢能和燃料电池 汽车 市场,氢能和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汽车 制造业是全球产业链最复杂的行业,制造流水线的智能化要求较高, 汽车 这个产业链发展好,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定价权。而 汽车 新能源产业,对于整个国家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重中之重。从未来的技术走势来看,要想实现 汽车 的新能源化,必须解决续驶里程问题,而氢燃料电池技术是必由之路。关于这一点,目前在整个行业已成共识。
  
 
  
 ​ ​纵观国内市场,目前氢燃料电池技术主要集中在公交客车和轻卡领域,而在最具有市场前景的长途运输车型方面,几大主流的整车厂商并没有对外公布相应的战略布局。燃料电池系统将在车用市场之外开辟一个新的大规模应用场景。地方政府扶持力度的提升以及燃料电池应用领域的拓展,将会为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相关能源公司潜力无限,不过我还是提醒大家不要过早的布局,比较新能源燃料电池的研发到技术成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新能源燃料电池技术突破,锂电池产业将严重受挫

4. A股:氢燃料电池蓄势待发!或将高增长的5家“氢燃料电池”企业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种危机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开始把目光投向清洁能源,   氢燃料电池技术因其具有高转换率以及零排量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新时代对清洁能源强烈要求的背景下,氢能可能成为下一代的基础能源。   但若要全面应用氢燃料电池还需不断完善及发展该项技术。  
        第一,能量转换效率高且是绿色无污染的能源。  
    能源的提取是通过电化学反应,而不是燃烧柴油煤炭等一系列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   燃料电池运作过程中只会产生水、热与电能,对环境无污染。  
        第二,运作过程中噪声小,使用寿命长。  
    它只需要不断从外部输入燃料和催化剂燃料电池即可不断地发出电能,因其无往复和回转运动的机械结构,故而使用寿命远高于普通的电池,并且运行时震动小,只有55分贝,另外,在整个工作中无噪声与机械振动,   减少了机械器件的相互磨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使用寿命。  
        第三,制氢原料多,能源虽然消耗快,但是补充也快。  
    自然界中氢大量存储在水中,可采用水电解制氢;也可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   燃料电池所需燃料主要是氢气,充气或更换氢气瓶一般只需几分钟,比纯电动 汽车 的蓄电池充电时间短。  
        每股资本公积金0.72,流通A股7.33亿,总市值40.85亿  
   公司很早就开始研究氢燃料电池客车的技术以及产品,其运用先进技术一步步推进着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发展,并不断地提高氢燃料电池客车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现如今已研发出8-12米各个系列的氢燃料客车产品。
        每股资本公积金0.91,流通A股5.53亿,总市值34.31亿  
    公司不断地在氢燃料电池业务上发力,目前已取得优异成绩,其氢燃料产品可作用在氢燃料物流车和氢燃料电池卡车当中。 
        每股资本公积金1.62,流通A股9.77亿,总市值155.07亿  
   公司能够给予氢燃料电池整车以及系统解决方案,为产品性能的研发和提高给予了帮助,同时旗下子公司长期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氢燃料电池测试设备的研发。
        每股资本公积金4.71,流通A股3.65亿,总市值62.40亿  
   公司始终将氢燃料电池作为长期发展方向,在我国多个省份建立氢燃料电池产业园,主要围绕着氢燃料电池的催化剂、质子交换膜以及电堆等开发量产。
        每股资本公积金2.46,流通A股6.48亿,总市值88.39亿  
   公司一直看好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当前已实现了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布局,其次,公司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已配备在相关 汽车 企业的氢能源 汽车 当中。
        以上数据内容只是个人看法,不分排名先后,不做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5. 燃料电池产业链

   
    逻辑:政策与成本是产业的两大核心。短期推动力以政策为主,成本为辅,而行业的长期竞争力则来自成本的持续下降,形成针对油车的全周期成本优势。 
     
    时间节点: 2024 年前为第一阶段,政策为主要驱动力;2024 年后为第二阶段,成本为主要驱动力。
     
    燃料电池是实现重卡电动化的最优方案。 
   电动化趋势下锂电技术路线率先突围,带动了乘用车的电动化浪潮。相较之下,重载运输领域的电动化进程却略显缓慢,一方面由于锂电池能量密度不够,重载长续航需要配套的电池质量过大,降低车辆有效载荷;另一方面,动力电池充电时间长,商用场景下降低车辆运营效率。氢燃料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续航里程达到800~1000km,同时能够实现 10~15min 快速加氢,成为目前重卡电动化的最优方案。
     
    产业链:   
     
        
         
    亿华通(688339):核心环节龙头企业 
    国内前二系统供应商,装机市占率较高: 2019 年亿华通在国内系统装机量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重塑 科技 ;
   以系统为核心,向上游布局电堆,兼顾氢能设施;
   立足京张,冬奥订单确保短期业绩,行业高增公司持续受益;
   合作福田发布燃料电池重卡。
     
    美锦能源(000723):产业链布局完整,区域布局合理 
    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布局完整。 美锦能源为国内较早布局氢燃料电池的上市公司,2017 年控股佛山飞驰,2019 年先后入股膜电极企业鸿基创能、国产燃料电池电堆领军国鸿氢能,实现中游部件、下游整车覆盖。
     
    雄韬股份(002733):核心部件布局完整 
   公司氢燃料电池业务涵盖膜电极、电堆、系统集成等环节。
     
    腾龙股份(603158):热管理+EGR 主业景气向好,参股新源动力 
    腾龙股份为新源动力第一大股东。公司目前持有新源动力 40%股权 ,新源动力是中国最早开启燃料电池研发生产的企业,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系统环节位于领先地位,现有燃料电池相关产能 1000 套/年。此外公司成立腾龙氢能,提供燃料电池系统配套部件、控制设备,服务新源动力氢燃料电池业务。
     
    嘉化能源(600273):长三角氢气潜在供应商,副产氢气优势 
   长三角副产氢供应方,加氢站布局初显成效。公司年副产氢总量约 1 万吨,提纯后可满足长三角一带氢气需求。
     
    滨化股份(601678):副产氢优势,已实现氢气外供 
   2017 年公司合作清华工研院,逐步进入氢能领域。同年公司与亿华通合资设立滨华氢能(公司持股 97.5%),基于副产氢优势,滨华氢能投资建设“氢气精炼及储运充装”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投运,实现高纯度副产氢气外供张家口、北京地区,未来二期建成后将实现合计
   13000Nm3/h 的氢气充装量。
     
    雪人股份(002639):布局燃料电池空压机与氢循环泵 
   通过收购 Opcon 旗下子公司 SRM,公司拥有了燃料电池空压机、氢循环泵相关技术。OPCON 自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投入燃料电池 汽车 的供气系统研发,创立 Autorotor 品牌,曾向巴拉德、丰田、本田等系统及整车企业提供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
     
    大洋电机(002249):布局较早,获巴拉德技术授权 
   2016 年 7 月,公司收购巴拉德 9.9%股权,2017 年公司获得巴拉德模组技术授权。目前公司于上海、湖北设有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系统下游客户包括中通及东风等。
     
    潍柴动力(000338):传统重卡龙头,依托 BLDP 技术与山东市场切入 
    重卡龙头布局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环节。 潍柴为国内重卡部件及整车龙头,公司目前持有全球燃料电池龙头企业巴拉德 19.9%股权,合作布局燃料电池电堆、模组环节,依托山东市场展开车辆运营。
   持股燃料电池龙头巴拉德 19.9%,合作设立潍柴巴拉德。
   下游合作中通、陕汽,车辆运营顺利开展。
    依托山东市场开展燃料电池业务推广。 山东化工副产氢源储量丰富,2020年 6 月山东发布省级氢能产业规划,计划在 2025 年累计推广 FCV 1 万辆以上。公司地处山东,地方资源协同能力突出,将充分受益山东地区氢能产业发展。
     
    东方电气(600875):全产业链布局,受益四川地区资源及政策优势 
   东方电气拥有电堆及系统自主研发知识产权。
   立足四川,受益于地区资源优势及政策支持。
     
    南都电源(300068):参与创立新源动力,现持股 26% 
   公司是新源动力的发起单位之一,现为第二大股东。2001 年南都电源与大连化物所等发起设立新源动力,2020 年 9 月公司收购大化所持有新源动力18%股权后,累计持股比例达到 26%,成为新源动力第二大股东。新源动力为国内最早开展燃料电池产业化研发生产的企业,依托大连化物所完成电堆、系统等关键部件国产化,产品实现批量交付运营。
     
    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燃料电池产业链

6. 动力电池的新趋势!龙头再发力

    近期,特斯拉在电池日上发布了4680无极耳大圆柱电池技术。   这款还处于研发阶段的新电池比特斯拉正在使用的   2170电池   性能优越的不只是一星半点。   对此,业界纷纷展开讨论。   
     注:2170电池是指应用体积为“直径21毫米,高度70毫米”电芯的电池;  
     4680电池是指在2170电池基础上,体积增大、材料增加,应用“直径46毫米,高度80毫米”电芯的电池。  
      4680电池的外径较大,也叫大圆柱电池。随着圆柱电池外径的增大,电池结构件、焊接数量和电解液均会随之减少,因此4680电池的成本会下降   ,其相比2170电池的成本下降超80%。  
         同时,随着电池外径的增大,电池内部活性物质的质量增加,从而电池能量密度提升   。  
     因为外径的增加,相比2170电池,4680电池能量提升近5倍。  
        此外,传统的圆柱电池有极耳,其与正极和负极相连,作为充放电的接触点。但是极耳不算是电池储能的关键结构,还在电池中占有一定的体积,会浪费有限的空间   。   
      4680电池则改变了极耳结构,直接利用整个集流体尾部作为极耳,省去传统极耳的空间。   
        除了解决了空间利用问题,电池在充电过程会生热,生热就容易降低充电效率并引发安全问题,   4680电池没有极耳,可以降低电池内阻,从而减少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生热,保障了电池充电速率和安全性。   
      通过这些设计,将2170电池升级为4680电池,特斯拉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将增加16%,单位生产成本将减少14%,单位投资额将减少7%。   
         显然,4680电池的性价比更高,所以特斯拉对于4680电池的需求意愿非常强烈,急迫需要用4680来替换掉现有电池。   
      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表示:公司对4680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已经做了充分的验证,制造阶段的验证也已经接近尾声,目前他们正在就电池的制造工艺进行重点改进。   
     其还透露到,特斯拉德州工厂和柏林工厂生产的Semi卡车和Model Y车型均有可能会搭载4680电池。其中,   柏林工厂   已经完成了主体建筑的建设工作,等德国环保部门审批通过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启动生产了,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很可能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最终审批。   
      中国市场作为特斯拉销售市场的主力军,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电池需求也是非常庞大的。  
        关于4680电池,特斯拉目前考虑的合作方式之一是由特斯拉设计,由电池厂家代工生产。现阶段,国内不少电池企业均掌握了大圆柱电池技术。  
     据电池工业网报告,特斯拉已经开始在国内寻找4680大圆柱电池的合作厂商,其中包括的企业有之前合作的   宁德时代、LG化学   ,以及此次接触洽谈的   亿纬锂能   ,还有一向坚持圆柱路线的   比克电池   也主动找到了特斯拉,该公司也是国内电池企业中,较早开展4680研发工作的电池企业。  
     对于这一消息,特斯拉方面目前还未有明显回应。但是,就在几天前,   亿纬锂能发布了澄清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未与特斯拉公司就4680大圆柱电池做合作洽谈,相关报道内容并无根据。公司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事项。   
      该公司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的技术比较有优势,目前已经是小鹏 汽车 的供应商了,而其在大圆柱电池方面的布局也已经涉猎到了4680和4695   ,所以特斯拉和亿纬锂能的合作传闻看起来并不是没有依据。  
         宁德时代也在加快节奏,研发大圆柱电池“金箍棒”   。其实,除了这笔“谣传”的新订单外,宁德时代此前就拿下了特斯拉旗下车型的磷酸铁锂版本电池的订单,而且将单次的合同时间从2年延长至4年。  
         注意,特斯拉在今年第二季度的电话会上的曾表态,特斯拉未来将有三分之二的车型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这对公司又是一个利好消息。   
      LG化学也接连研发了4680、4690等大圆柱电池,希望再次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目前,其Ochang工厂改造了部分产线,积极准备为特斯拉4680电池提供产能,现该工厂的装备和电镀设备已经安装完毕。  
        此前,由于松下不愿意跟随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建设动力电池工厂,   使得LG化学的子公司有机会拿下了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所生产的Model3和ModelY供应电池的订单   ,成为了特斯拉的主要供应商。  
     上周,   鹏辉能源   也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表明,公司有自己的大圆柱电池技术路线,目前主推的型号是40135,当然   也具备生产4680型号的能力。目前公司没有和特斯拉进行洽谈,不排除未来有合作的可能性。   
     该公司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主营收入为24.55亿元,同比上升86.88%;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上升66.97%。  
        无论哪家电池供应厂家与特斯拉合作,对厂家来说都是充满机遇,倘若被特斯拉选中,那可能就代表着整个公司的业务或将呈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随着智能 汽车 产业的快速崛起,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厂商间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   。更强的蓄电能力,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大地输入输出功率,都是动力电池的创新突破口,一场关于电池技术争夺战已悄然打响。  
      4680大圆柱电池作为新产品,虽然还未实现量产,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4680电池必定会是一个足够引起大家重视的细分赛道。   

7. 三大电池巨头竞相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再次起飞

   
       各大新能源龙头都已经等不及了,在2021年即将来临之际,大招都得先酝酿起来。 
    在短短一个月内,LG化学、比亚迪、宁德时代三家新能源企业像是心有灵犀一样,接连爆出产业布局的新动作。看这势头,像是要《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生效前首先摘得头筹。 
    在各家新能源业务板块纷纷独立的风潮下,未来,等待着新能源产业的是什么呢?是日趋成熟广泛的新能源消费市场?还是更疯狂的资本浪潮以及伴随的泡沫呢? 
     2021前的大招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12月16日,福建宏大时代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敏,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充电桩销售;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销售;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销售;新能源 汽车 生产测试设备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该公司大股东为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4%,宁德时代持股26%,为第二大股东。 
    这意味着宁德时代即将出跳出单一的动力电池业务,奔向新能源 汽车 产业更广阔的天地。 
    而这已经不是本月内宁德的唯一一个产业布局动作,12月15日,据外媒报道,印尼海洋与投资事务部副部长Septian Hario Seto表示,宁德时代计划投资50亿美元在印尼建设锂电池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头号大佬。宁德时代若是占领全球镍探明储量第一的印尼,接下来的动力电池产能将会进一步爆发。 
       而另一边厢,比亚迪也是深谋远虑。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弗迪实业有限公司12月11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法定代表人为何龙(亦为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龙)。新公司经营范围包含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电池制造、电池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等。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今年3月,比亚迪正式推出独立的弗迪品牌,并将弗迪系公司扩充为5家: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弗迪视觉有限公司、弗迪 科技 有限公司、弗迪动力有限公司、弗迪模具有限公司。上述5家弗迪系公司均为比亚迪股份子公司,主营业务分别对应动力电池、车用照明、 汽车 电子、动力总成和 汽车 模具,几乎涵盖了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中的全部环节。 
    至此,比亚迪已经悄悄从一家整车厂,分化出一个供应 
       商(参数|图片)企业的分身,接下来,两条粗壮的大腿走路步伐自然也会更加稳健;而弗迪实业的成立也意味着弗迪系企业或将完全独立,未来很有可能会作为一家产业布局完整的新能源 汽车 企业独立上市,正面对阵宁德时代的新公司。 
       而在半个月前,12月1日,LG化学电池事业本部正式从母公司LG化学剥离,成为子公司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并由原LG化学电池事业本部总裁金钟现出任公司CEO。 
    LG化学表示,LG新能源的独立是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加强事业部门的专业性,以实现高效的决策和灵活的组织运营,提高管理效率,并且帮助提升母公司的企业价值。 
    无论是考虑企业的管理效率还是资本环境,动力电池业务的剥离,对于LG化学而言有利无弊。 
    LG 新能源表示今年预计销售额为13 兆韩元,计划在2024 年实现销售额30 兆韩元以上,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方案提供商。 
    在2021来临前的一个月内,三大新能源企业龙头接连成立新公司,显然大家都是看准了2021年新能源 汽车 产业爆发的势头。这也是龙头之所以为龙头的原因。 
     
     利好与泡沫  
    翻过2020年这一页序章,2021年新能源即将迎来跨时代的变化。 
    再过12天,国务院通过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就要正式启动。 
     除了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新《规划》还鼓励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意味着当前充电桩的用车模式并未成为定局,接下来换电基建的进一步投入将不断对充电桩基建发起挑战,新能源 汽车 配套基建即将迎来一轮增长潮,这也是为什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要成立独立的新能源 科技 公司。 
    就连特斯拉也计划2021年向上海超级工厂附近的一家新工厂投资4200万元(约640万美元)以生产电动车充电桩。新厂预计明年2月建设完工,每年能生产10000个充电桩。 
       《规划》还指出: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 汽车 比例不低于80%。单看公共领域,新能源 汽车 的涨势已经十分可观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指出,   随着双积分政策的深入推进,2021年新能源车在高低两端仍有巨大增量空间,各自增长15万辆应该是完全可能的。   非限购城市主流市场的电动车将逐步启动。新势力造车企业也进入稳定发展期,由于走高端化线路,销量小幅稳步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未来,鼓励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导致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爆发,必将创造一波新能源 汽车 产业风口。   无论是换电还是超充,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新能源 汽车 相关元件,当前若是不能及时上马,当别人在风口起飞时就只有干瞪眼的份了。 
       随着2021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小型井喷的来临,相关产业的资本暴涨是必然事件。 
     但是在终端的消费者是多数理智的,毕竟钱包不会随着市场利好暴涨,而利好消息下的资本浪潮却容易陷入狂热。   在明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进一步成熟进一步扩张的同时,像比亚迪、特斯拉这样股价一年翻N倍的案例必然不会缺席。 
    但是个中有多少技术的真章,多少可靠的市场实力,还需投资者和政策的推动者细察真相,别让技术的进步泛滥成了利好政策下的虚假摆设。 

三大电池巨头竞相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再次起飞

8. 再迎利好!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相继获批,涉及这些公司

 8月26日晚间,上海经信委发布通知表示,近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 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为首批示范城市群。
   此次获批的上海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城市群,是由上海联合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兴市、山东省淄博市、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等6个城市(区域)共同组建“1+6”城市群。
   业内人士指出,示范城市群名单陆续揭晓,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催化剂,技术进步推动产业链成本不断下降,氢能产业化加快,市场规模扩张在即。
    形成示范效应 
   据上海经信委透露,目前,上海城市群已经建立了城市群工作机制、组建市级工作专班,瞄准“百站、千亿、万辆”战略目标(规划建设加氢站接近100座,形成产出规模近1000亿元,推广燃料电池 汽车 接近10000辆),初步建立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上海市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创新发展实施计划》等政策保障体系。
   在4年示范期间,五部委将对入围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
   在此之前,由北京市牵头申报的京津冀氢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城市群也正式获批。由大兴区联合海淀区、昌平区等六个区,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河北省保定市、唐山市,山东省滨州市、淄博市等12个城市(区)组成京津冀氢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城市群。
   根据《北京市氢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 汽车 3000辆,氢燃料电池 汽车 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85亿元;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 汽车 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氢燃料电池 汽车 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240亿元。
    有市场人士透露,广东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城市群大概率也在首批名单之内。业内人士预计,后续会有更多示范城市群名单公布,氢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将升温。 
   2025年前后产销量 有望 爆发
   2020年9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 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应用的通知》,示范期间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示范期暂定为四年。
   申报的城市群需满足多项申报条件,包括具备明确的适合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的应用场景、已推广不低于100辆燃料电池 汽车 、已建成并投入运营至少2座加氢站且单站日加氢能力不低于500公斤等。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到2050年氢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达10%,氢燃料电池 汽车 保有量3000万辆,氢气需求量6000万吨。
   在此背景下,多地加快氢燃料电池产业布局。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地制订了氢能发展规划,开展加氢站建设及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运营等。
    据川财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计划或已经投扩产了燃料电池领域,其中包括长城 汽车 、隆基股份、上汽集团、中国石化、上海电气、美锦能源、东方电气旗下子公司东方氢能、未势能源、浙江润丰、中国船舶712所、大洋电机、恒动氢能、国鸿氢能、清能股份、明天氢能等17家企业。 
     中银证券分析称,在本次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应用政策中,除了对燃料电池 汽车 的推广,在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以及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的进展也较为重视。参考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进程,燃料电池 汽车 在“示范应用”政策实施完成后,将形成良好的产业链配套,并有望在2025年前后迎来产销量的爆发。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