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的人为啥不选择富饶的江南而要去寒冷的东北?

2024-05-16 12:27

1. 闯关东的人为啥不选择富饶的江南而要去寒冷的东北?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闯关东俗称大迁移,说白了就是一群为了活命的人到东北开荒种地的事。历史上诸如这样的大迁移例子举不胜举,什么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等等,这里面闯关东无疑是最著名的一次农民大迁移。

为何叫闯关东呢?就是被生活逼迫的无路可走的人们从山海关内出来,到寒冷的东北去开垦土地。而东北当时又被称作“关东”,当年以山东人为主的这些人,冲出了一切束缚和阻力,为了生计不顾一切地挑着担,扛着行李,推着板车,步履蹒跚,跋山涉水地来到了寒冷的东北谋生,他们的这种不顾一切的精神,被称为“闯劲”,所以后来就有了“闯关东”这个名号。
历史上闯关东早在明清时期就开始了,到了民国时期最为盛行,主要群体是以山东为主的关内人。当时有一批山东人离开家乡出关,不远千里来到了贫瘠的东北大地上,而这对中国东北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这片土地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人口,他们将东北荒芜而肥沃的土地开垦了近百万平方公里,堪称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壮举。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会奋不顾身地选择去荒无人烟天寒地冻的东北地区呢?
其实在清朝时期,对百姓从关内迁到关外是有明确限制的,这正是因为清朝害怕在那里滋养出一批关外的游牧势力,极有可能威胁到大清的江山。当时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时候,不到万人,这么广阔肥沃的土地竟然成了无人区。到了晚清时期,清政府昏庸无能,很多百姓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很多势力迫于生计,还是揭竿而起与朝廷作对,再加上当时地质灾害的影响,迫不得已才将这个限制放开,而在当时工商业还在起步阶段的中国农业,就成了中国的立国之本。

东北地大物博,资源辽阔,不缺的就是耕地,唯一就是人口稀少,多余的土地肥沃无人耕作,自然资源丰富,这样闯关东的人就可以轻松地获得土地和矿产。相对而言,南方江南地区人口稠密秩序稳定,很难快速的获取生产资源,因此,闯关东的这批人,正是看重的这一点。江南地区号称三山六水一分田,尤其是浙江耕地面积更少,从地形上来看这里大多以山和水为多,古代在服务和旅游业没有开启之前,这里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而江苏的情况可能会好一些,地势比较平坦,在古代称之为鱼米之乡。

不过如此富饶的江南人口早已爆棚,耕地光是本地人都分不过来,逃难的人去了更是没有什么机会,山东人选择东北其实在文化上也比较接近,山东大汉,东北汉子,是吧!听起来就像一家人。所以比起江南的小家碧玉,水路纵横,山东人更加认同东北的大平原,并且两地的百姓在饮食风俗和文化上也很接近,交流障碍比较少。东北人豪爽的性格更容易沟通,而且山东人和东北人自古就有一种亲切感,所以很快他们就能在东北适应那里的生活习惯。
因此,这些人宁愿选择寒冷的东北,也不去富裕的江南就是这个道理。

在那个兵荒马乱靠天吃饭的年代,多少人为了生计而背井离乡,苦苦寻觅自己的生存之道,又有多少人因贫穷饥饿而丧了命。对于勤劳肯干的山东人来说,不走出去,就等于等死,因为死守在自家的家乡,就要被饿死,所以这些山东人就把眼光瞄向了东北大地,东北无疑也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东北离关内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相比遥远的江南更近一些 ,山东人出了山海关之后,就是关东地界,对于战乱年代,拖家带口的他们,自然会选择路途比较近的地方啦!所以这也是山东人选择东北的一个有利条件。

因为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他们的生存根本,在哪个落后的年代,农民没有土地就等于没有了饭碗,正是这个明智选择也成就了闯关东的山东人,他们在东北开垦土地,繁衍生息,从此世世代代就生活在了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闯关东这些人的壮举,也对中国东北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北自古就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一个好地方,所以当年以山东人为首的闯关东的大军,真的是选择了一个好地方。

闯关东的人为啥不选择富饶的江南而要去寒冷的东北?

2. 为什么闯关东的人要选择寒冷的东北,不去富饶的江南?

作为一个来自福建的人,村里是有名的侨乡,村里经常会有下南洋回来的老一辈。那时候知道了,生活不易,祖辈们为了生活,曾经轰轰烈烈下过南洋。随着对历史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在我国近代时期,曾经有过三次这样的人口迁徙。那就是赫赫有名的闯关东,走西口,还有下南洋。而在这三次迁徙之中,规模最大的当属闯关东。关东地区就是山海关东边地区,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东北三省。那么为什么闯关东的祖辈们要选择去天寒地冻的东北,而不是南下鱼米之乡的江南呢?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关东地区的人口情况。自从清军进入山海关后,朝廷就对关内关外做了严格的限制,禁止关内的人私自迁徙到关外,为什么呢?山高皇帝远,害怕关外滋养出对付自己的游牧势力。本来东北地域十分宽广,加上限制,就更加地广人稀了。据记载,清同治年间,关外记录在籍的任阔只有五千多人。晚清时期,很多百姓迫于生活压力,纷纷反对这个限制,所以朝廷才不得已撤销了限制。为以后的闯关东创造了条件。

第二个原因就是东北地大物博。当时我们国家的主要产业还是农业,土地是人们生存的必备条件。东北具有辽阔的土地资源,加上人口稀少,很多肥沃的土地没有得到耕种。当时闯关东的人们,就是生活无以为继,逃荒想要过上好日子。那怎么办呢?哪里有地可种就往哪里迁徙。所以大量的山东人就开始涌入关外,这样就能相对轻松地获取土地,以及那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

第三个原因就是清朝时期,江南已经陆续开发,人口已经爆棚。本来江南地区也多河流和丘陵,耕地面积并不多,所以地少人多的情况下,山东人若是南逃也没有多少创造好生活的机会。再者,山东的人们更加亲近东北平原,因为他们在文化和饮食风俗上都有相似的地方,沟通交流比较方便,适应性也会比较强。

3. 闯关东的人,为什么不去温暖富饶的南方,而去寒冷的东北?

看到之前甚至有人说因为长白山可以挖人参和打猎,我要站出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闯关东。
  
 因为众所周知,由于不断地大规模刨削,长白山野生人参资源早在清中叶的乾隆时期就几近枯竭。乾隆中后期,吉林将军只能用园参苗(人参种植园人工培育的人参)向皇帝进贡。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闯关东”不是单纯的农业移民,而是东北半殖民地 社会 海外势力控制下的农民工。“闯关东”的兴起,并非源于东北地广人稀,农业土地资源丰富。而是因为俄罗斯和日本对东北经济的入侵,以及工业、矿业、工商业和铁路运输的兴起,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
     
 
  
  
 北满地区松嫩草原、三江平原(松辽流域北部、黑龙江省等)确实人烟稀少,但气候寒冷,夏季降水丰富,分布着大片沼泽湿地。单纯考虑农业很难,成本也很高,所以不适合农业移民活动。
  
 19世纪末以前,“闯关东”的效果并不理想。1897年以前东北人口只有1800万,大部分集中在奉天(辽东),属于南蛮。
  
 后来改变的是工业和矿业的崛起。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殖民势力开始从朝鲜半岛向南满地区(奉天)扩张;19世纪末、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俄罗斯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件,俄军进入外蒙古和东北,取得了在北满的特权。日俄在东北地区再次交战,日俄战争也因此爆发。
     
 日本和俄罗斯在中国东北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经济建设,导致从19世纪末开始对工业、矿业和基础设施进行密集投资。如中东铁路(北满铁路)、南满铁路、海参崴港、关东州及大连商埠/旅顺军港、鞍山煤铁产业开发等。都集中出现在这一时期。
  
 此外,中国政府经营的和私人资本也投资在东北的一些工业和采矿地区,当时的工业、矿业、铁路和海港码头的建设急需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使得闯关东蓬勃发展。
  
 在闯关东的同时,也是山东和东北之间的春运热潮。一开始大部分农民工并不打算长期定居,而是“跑XX”。比如跑吉林,跑外资。
     
 每年春天,中国工头去山东招工人,胶东半岛的工人集中在邓州、威海等地登船,去海参崴修港口码头或做小生意。俄罗斯经理人发工资,年底挣钱,然后坐船回山东。
  
 或者从邓州、威海坐船到大连旅顺对面修港口码头,或者沿着南满铁路北上吉林,去长白山伐木或者修铁路,年底挣钱回家。在这个过程中,山东人逐渐留在当地,形成移民群体。
  
 “闯关东”时代东北 社会 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以农代农。如果没有现代工业革命和工业投资,就不可能突破关东河

闯关东的人,为什么不去温暖富饶的南方,而去寒冷的东北?

4. 东北人当年闯关东的时候为何不选择去更加富庶的南方地区呢?

闯关东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了,尤其是北方的人,再熟悉不过了。所谓的闯关东其实就是去闯东北,但是说到这肯定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非要去东北呢?为什么不去更加富庶的江南地区呢?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原因其实很简单,北方有土地,而南方没有土地
 
 中国古代的问题就是一个土地问题,有了土地,人民就有生活下去的希望,失去了土地,人民就无法生存下去。
 
 山东人闯关东就是为了找一条活路,如果他们来到了新的地方,发现那里已经人口饱和,根本没有富裕的田地,让他们耕种谋生,他们将何以为生?唯有乞讨,或者继续漫无目的的流浪。
 
 
     
 当时南方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南方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但是人口稠密,尤其是江南水乡,这里的土地早已经被瓜分一空。当地的耕地情况就是总量大,人均少,原住民尚且不够,那还能接纳这些山东的流民呢?
 
 更何况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因为王朝更替被掐断,没有众多的手工作坊,也没有工业化大生产来吸纳这些新城市移民。而这些来自山东的逃荒人士,除了种地之外,几乎没有一技之长,这也决定了江南不是他们逃荒的一个好的选择。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南方不太平
 
 众所周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捻军起义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在山东以南地区。单单一个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就花了老鼻子力气才好,不容易平定下来。
 
 好不容易按下葫芦吹,又起了瓢,捻军又来了。这些捻军的战斗力也不是盖的,清朝的大将僧格林沁就是被捻军击毙的。一个兵荒马乱的南方,到处是兵灾的南方,怎么可能是那些想要活命的山东灾民的理想家园呢?而在关外的东北则是承平持久,除了闹胡子,没有大的兵灾。
 
 而与江南地区人口稠密,人均占有土地稀少截然相反的就是东北地广人稀。清廷入关之后,他们以少数人口掌控一个人口过亿的大国家。满族统治者其实对自己很没有信心的,他们唯恐被推翻,到时候就不得不退出关外,所以他们一直就把关东龙兴之地作为自己的战略备份区域。
 
 
     
 清朝的统治者严格控制东北土地的开垦,限制移民,所以说东北的黑土地很多,在当时都处于一个撂荒的状态。对于农民来说,有了土地就拥有一切,所以东北对于山东灾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那种诱惑也是不言而喻的。
 
 再者,从山东到东北,交通非常的方便
 
 山东省的沿海省份,他们只需要坐船,就能够一路顺风,来到辽东半岛,期间只需花上一两天就OK了。对于穷人来说,靠着自己的铁脚板,以及强烈的求生意志也能够走到东北。
 
 
     
 山东人到东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语言上没有太大的隔阂。山东话和东北话沟通起来是有障碍,但是障碍不大,但是山东话和江南的吴语相比,这个差距就太大了。
 
 我想说,在当时就是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山东人跑到上海来,听上海话,也如同云里雾里,听了半天,依然一头雾水。这也是东北战胜江南,成为山东灾民首选的一大原因。

5. 历史上的山东人要去“闯关东”,为什么不选择富裕温润的江南?

历史上的山东人要去“闯关东”,没有去选择富裕温润的江南,而是去了东北地区,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比如地理位置的远近,战争原因等等。
闯关东中的“关东”指的是山海关以东,即山东北面隔海相望的东北地区。在那个贫苦老百姓食不果腹的年代,山东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到食物填饱肚子。天灾人祸和连绵战争使得大量山东农民生活困难,山东人民便把眼光放在了邻近的东北地区,至于为什么不去江南地区,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

不选择江南地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那时候南方多战乱。清朝中后期的太平天国运动使得南方地区不大太平。江浙地区更是太平军的叛乱之地,并在此割据十年左右。与此相比东北的土匪也显得没有那么可怕了,而那时在东北地区也并没有什么大型战事发生。

其次虽然南方比较富饶,但是南方人口数量多,人均所能拥有的土地就没剩多少了,尚不能满足当地人的需求,更何况是满足从外地迁来的人呢。而对于那个时候的农民来说,尤其是这些闯关东的又大部分都是一些破产农民,没有土地就相当于断了他们的活路。
而且比起南方来说,东北地区更容易到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虽然当时的交通并不是很方便,但对于穷人,只要能活下来,似乎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问题。除此之外,东北地区地广人稀,饮食结构相似也是原因之一。

总之,东北地区对于无路可走的山东人,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劳动人民有时也是非常聪明的。 

历史上的山东人要去“闯关东”,为什么不选择富裕温润的江南?

6. 古人闯关东时,为什么要去严寒之地,而不选择富足的南方呢?

山东人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但是向关外移民,类似闯关东的事情从明朝就开始了,由于明朝的长期稳定,人口大量增加,一些靠近东北的山东河北一带的农民就开始向关外移民,但是规模很小,再加上当时女真族的控制,一直不成规模。

清军入关,建立大清王朝,对汉族移民控制的更加按严格,目的有二,一是保护祖宗的龙兴之地,二是给自己留一块永远的根据地。所以东北这块富饶的土地,一直很少有人居住,始终处在未开垦的原始状态,导致当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以致于闯关东的人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棒打狐狸,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大,狐狸遍地都是拿根棍子就能打到,河里的鱼太多,根本不用网,用瓢舀就能舀上来,野鸡到处乱飞直接往人的房子里飞,结果不小心飞到厨房的锅里了。这个顺口溜虽然夸张,但是对当时东北的自然状况也进行了相当真实地概括。
由于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当地的植被生长非常好,其中以人参为代表的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于是有了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这些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回了内地。这对与东北近在咫尺的山东人影响最大,所以很多人冒险向东北移民。

为了控制这些移民,清前期多尔衮就建立了控制汉族移民东北的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修建了柳条边,这是一道边墙,有军队驻守,盘查来往行人,严控汉族移民,私自翻越者轻则充军发配,重则杀头。这条又被称为盛京边墙的防线长达850公里,在防止汉族移民上的确起了一些作用。
到了清朝中后期,由于东北人口稀少,清朝政府也感觉到这是很不利于加强统治的,于是在1860年开始开禁放垦,汉族移民开始比较自由地进入东北屯垦拓荒。
由此也拉开了闯关东的历史大幕,到了1907年,清政府已经行将就木,下令废除实行了235年的关外封禁政策,闯关东达到了高潮。
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的农民纷纷到关东闯世界,这其中山东人最多,有七十多万。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去南方,而要去苦寒的东北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条。
第一、位置接近。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最接近的地方的直线距离只有100公里,坐船一夜就到了。这是很容易到达的地方。

第二、气候类似。由于地理位置接近,所以山东的气候与东北比较接近,山东人比较容易适应那里的气候。同样原因由于气候接近,生活习惯也相差不大,比较容易适应。
第三、土地充裕。东北处于未开发状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康乾盛世内地每平方公里有24人,辽沈地区只有1.7人,东北其他地区更少。由于植被茂盛,所以土地肥沃,因此东北有大量的肥沃土地可供开垦。
第四、技能限制。从山东出去闯关东的大部分是没有技能的底层农民,除了种地啥也不会,所以到东北去那真是进入了一片广阔天地,真的就大有作为了。
第五、有历史渊源。在清朝开禁放垦之前就有不少山东人非法移民到东北了,所以去东北对很多山东人来说有投亲靠友的便利。有可靠的消息来源,可以有备而去。这些人的成功,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才会在后来掀起闯关东的大潮。

再看去南方是不是有这些有利条件呢?首先南方经济发达,也意味着社会的管理比较严格,人口更加稠密,就业机会更加紧缺,技能要求更高,炎热的气候和差异巨大的生活习惯,等等。这都是山东人难以承受和适应的。山东人闯关东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最科学的选择。

7. 清朝时,闯关东的人们为什么选择寒冷的东北?

清朝入主中原后,因为可以有效地控制蒙古地区,所以弱化了长城的军事作用。但是,却派重兵驻守长城的近海关口:山海关。山海关,顾名思义,有山有海,山是北边的燕山,海是南边的渤海。一个山海关,隔开了关内与关外,也隔开了满清故地与在原。闯关东就是闯过山海关到达关东(关外)地区。


▲山海关
关东是满清的龙兴之地,所以山海关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镇守关东,严格限制人口流入原来的女真地界。皇太极、康熙、乾隆三朝管制尤为严格。皇太极时,尽管没有入主中原,但严格限制外来人口;入关后,康熙关闭了山海关;等到乾隆时,甚至要求所有关东地区的汉人全部迁出,不听号令者,或下狱,或格杀。所以,关东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少量满人。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公元1855年前)
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进入内忧外患、多灾多难的近代。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今兰考县北部)决口,已经南流七百余年的黄河改道,向北注入渤海。黄河在兰阳至张秋的几百里范围内,南北迁徙摆动达二十余年,鲁西平原粮田遭到灭顶打击,众多河道被冲断淤废。


▲铜瓦厢决口
黄河流域持续多天的大暴雨,不但让中原大地哀鸿遍野,还冲垮了京杭大运河,破坏了南北方之间最重要的漕运通道。一时间,河道总督、山东巡抚、河南巡抚等大吏的案头急报无数。


▲太平天国历程
同时,鸦片战争拉开了列强入侵的序幕,古老的东方巨龙遭到西方殖民者前所未有的挑战。外患的同时,内忧不断,南方的太平天国达到高峰,处处是烽火狼烟,江南富庶之地,尽是兵丁。


▲《闯关东》剧照
此时的中原地区,随着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在1877年爆发了“丁戊奇荒”,人地矛盾越发尖锐,大约有1000多万人饿死。为了生存,安土重迁的他们,只能选择离开家乡。去哪里成为首要问题,当时主要有两个选择:一是江南富庶之地,二是关东苦寒之处。看似江南是首选,但江南战火纷扰,且土地早已分配一空,少有荒地可以开垦,生存环境并不乐观。


▲随着人口增加,外界环境复杂,清朝设立东三省总督
另一个选项关东地区,尽管气候寒冷,但是因为之前的限制,地广人稀,荒地很多。关东与山东,在明朝时便有渊源,曾被统一管理,贸易往来也不少。再加上此时的山海关,已经不像清朝前中时期那样严格管制。所以,山东与直隶等地百姓跨过山海关,闯荡关东。另外还有一大批人通过海陆方式来到关东。


▲大连
因为地理原因,今天的营口、丹东、大连等处,成为当时闯关东的第一站。在今天的辽宁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明显的山东特色,风俗饮食也深受山东影响。1840年,关东人口300多万。等到20世纪40年代末,人口已经暴涨至4,000万,其中山东后裔的比例最高。根据数据显示,大连60%的人祖籍都是山东。闯关东也成为我国近代史上,三次大的移民潮之一(另外两次是走西口和下南洋)。

清朝时,闯关东的人们为什么选择寒冷的东北?

8. 清末闯关东的山东人,为何不去富裕的南方,而去了严寒的东北呢?

“闯关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声势浩大的一次移民运动,从清朝初年到民国初年,有上千万的华北地区贫苦百姓选择迁移到了东北地区创业谋生,这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潮,让闯关东的先祖和他们的后代,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画下了一幅壮丽的史诗画卷,他们英勇无畏的冒险精神,坚强不屈的勇士精神,成为了引领当下青年才俊创业求生的精神引擎。
不过,众所周知,闯关东绝大多数人都是活不下去的,贫苦农民的无奈之举,既然是为了求生存,那么,自古以来东北就是一个严寒之地,这些闯关东的先祖,为何不选择经济繁荣富裕的南方,反而选择了这个苦寒之地呢?
闯关东剧照
第一,从清朝初年以来,山东连年战乱,天灾频繁,旱灾、蝗灾周而复始,让本就生活艰难的农民颗粒无收,兵匪作乱更是让百姓家破流离。这些天灾人祸,导致山东的农民只能辗转迁徙至相对最近的东北地区。当然,地理位置近并未唯一因素,南方之于山东,除了位置遥远之外,清末民初之际,南方的旱灾洪水一点也不亚于山东。反观东北地区,没有沉重的赋税兵役,还有大片等待种植垦荒的土地,确实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闯关东剧照
第二个原因:东北土壤肥沃,山东耕地与人口比例失调。清朝初年直至康乾盛世这一时期,山东由于农耕业发达,让整个地区的人口都成猛增趋势。极大的人口优势,在短时间内确实给山东带来了一片繁荣祥和的气息,然而当人口超出原来的十几倍之多时,弊端就日益显露。
根据文献可知,在将近100多年的时间里,山东的人口以几十倍递增时,整个地区的耕地数量却没有明显变化。这样一来,即使排除土地兼并的因素,农民实际耕地量也越来越少,因此,贫苦人家日益增多,甚至有些家庭无地可耕。面对这种耕地与人口极度失调的局面,为了生存,百姓自然会加速的更换居住地。
闯关东剧照
人烟同样稠密的南方,也是传统的农耕模式,可以种植的土地早已经被当地人利用完了,山东人即便移居到南方,也只能继续当贫农。认清这一现实以后,他们开始挑选人烟稀少,又具备肥沃土地的地区,有着黑土地的东北地区自然成了最佳选择。
早日闯入关东,就能够获得更大数量的土地,尤其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古代社会,耕地对于农民有着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其实山东人对于耕地的追求,才是他们“闯关东”的直接驱动力所在。
闯关东
第三点:山东人的传统性格,让他们选择了东北。不同的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而山东大地上流行的自然是齐鲁文化。自古以来,齐鲁粗犷仁义、谨慎简约的性格,让他们有胆量有勇气迈出第一步。江南的纸醉金迷,让他们觉得没有“闯”头;反而是东北的崇山峻岭,以及前途渺茫的希望,促使他们去到了这片土地上。
当他们经历了颠沛流离来到这个一切,从零开始的地方之时,他们骨子里的勤劳节俭和重情重义,很容易得到东北人的认可,这有利于他们的身份由移民向当地人转变。南方和北方性格差距较大,这也是山东人没有去南方闯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