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清史稿_列传一百二十三 译文

2024-05-20 02:37

1. 翻译 清史稿_列传一百二十三 译文

他的功绩以治理河况最为不错,所以擢升湖北郧阳知府,母亲病重,辞去官职,不过在河南岸上游几百里的地方开道引导河水,因为不和湍急的河水并一起。所以它得情势很容易就能控制。而卫河水势不急,对漕运有不利的影响,所以挖通河道,引水到卫河。他的这种应变方式,消除额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水患。

翻译 清史稿_列传一百二十三 译文

2. 清史稿.列传五十三古文翻译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人。早慧,很小就能作诗。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第二年被任命为扬州推官(勘问刑狱的官职)。侍郎叶成格奉命驻守江宁,查办“通海寇”案件,株连了很多人,士祯对诬告者处以严厉刑罚,对无辜之人予以宽赦,他保全存活的人很多。扬州一个盐商拖欠税款数万,被逮捕后很久仍不能偿还,士祯就募款代为缴纳,事情才得以解决。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接连上奏章荐举士祯,士祯擢升为礼部主事,多次升迁做到户部郎中。康熙十一年,士祯主掌四川省考试,因母丧归家,服丧期满,重新被任命为户部郎中。
皇上关心文学,曾经悠闲舒缓地问大学士李霨:“现在世上谁最博学善诗文?”李霨回答是王士祯。又问冯溥、陈延敬等,他们的回答同李霨一样。皇上在懋勤殿召见士祯,士祯赋诗很合皇上心意。改任翰林院侍讲,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皇上征要他的诗,士祯辑录呈上三百篇,定名为《御览集》。
(后来)升为刑部尚书。按照旧例,裁断案件要交付九卿评议论。当年士祯官任副都御史时,力争杨成减刑。官任户部侍郎时,力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二人减刑,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却又力争将之法办。徐起龙被曹氏诬陷,士祯(最终)释放了徐起龙而将曹氏定罪判罚,并且追究这起案件中徇私舞弊之人,都服罪。等到王士祯主管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都因救父杀人而被判处死刑,士祯说:“这类案件应当就他们是否救父而定罪,不应当以他们是否杀人而定罪。”于是改判缓决,奏请皇上,回复同意。
康熙四十三年,王士祯因王五、吴谦案件被罢官。王五过去是工部一名工匠,用钱买了一个通判职务;吴谦本是太医院官,因索债打死负债者犯罪。案件交付刑部研究,判处王五流放,吴谦免罪,王士祯认为判得轻重悬殊。(于是)改判王五只是免官。又交付三法司严厉审问,王五及吴谦(最后)一并判处死刑,又揭发出吴谦曾请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的事情,王士祯被以“瞻徇”(屈从私情)的罪名革职。康熙四十九年,皇上眷念老臣,下诏复职。康熙五十年,(王士祯)逝世。
明末文学衰微,诗家,学习袁宗道兄弟,却不免粗俗;师法钟惺,却不免纤巧(文风不正)。王士祯天赋很高,学问极博,以“神韵”为宗。用司空图的“味在酸成外”、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明自己的诗歌理念旨趣,自号“渔洋山人”。主导清初文坛数十年。

3. (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的翻译

只有图片的了,找了半个钟头。求采纳!!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人。早慧,很小就能作诗。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第二年被任命为扬州推官(勘问刑狱的官职)。侍郎叶成格奉命驻守江宁,查办“通海寇”案件,株连了很多人,士祯对诬告者处以严厉刑罚,对无辜之人予以宽赦,他保全存活的人很多。扬州一个盐商拖欠税款数万,被逮捕后很久仍不能偿还,士祯就募款代为缴纳,事情才得以解决。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接连上奏章荐举士祯,士祯擢升为礼部主事,多次升迁做到户部郎中。康熙十一年,士祯主掌四川省考试,因母丧归家,服丧期满,重新被任命为户部郎中。
皇上关心文学,曾经悠闲舒缓地问大学士李霨:“现在世上谁最博学善诗文?”李霨回答是王士祯。又问冯溥、陈延敬等,他们的回答同李霨一样。皇上在懋勤殿召见士祯,士祯赋诗很合皇上心意。改任翰林院侍讲,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皇上征要他的诗,士祯辑录呈上三百篇,定名为《御览集》。
(后来)升为刑部尚书。按照旧例,裁断案件要交付九卿评议论。当年士祯官任副都御史时,力争杨成减刑。官任户部侍郎时,力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二人减刑,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却又力争将之法办。徐起龙被曹氏诬陷,士祯(最终)释放了徐起龙而将曹氏定罪判罚,并且追究这起案件中徇私舞弊之人,都服罪。等到王士祯主管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都因救父杀人而被判处死刑,士祯说:“这类案件应当就他们是否救父而定罪,不应当以他们是否杀人而定罪。”于是改判缓决,奏请皇上,回复同意。
康熙四十三年,王士祯因王五、吴谦案件被罢官。王五过去是工部一名工匠,用钱买了一个通判职务;吴谦本是太医院官,因索债打死负债者犯罪。案件交付刑部研究,判处王五流放,吴谦免罪,王士祯认为判得轻重悬殊。(于是)改判王五只是免官。又交付三法司严厉审问,王五及吴谦(最后)一并判处死刑,又揭发出吴谦曾请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的事情,王士祯被以“瞻徇”(屈从私情)的罪名革职。康熙四十九年,皇上眷念老臣,下诏复职。康熙五十年,(王士祯)逝世。
明末文学衰微,诗家,学习袁宗道兄弟,却不免粗俗;师法钟惺,却不免纤巧(文风不正)。王士祯天赋很高,学问极博,以“神韵”为宗。用司空图的“味在酸成外”、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明自己的诗歌理念旨趣,自号“渔洋山人”。主导清初文坛数十年。

(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的翻译

4. 清史稿卷五百五列传292的翻译..急急急!!!

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

王来咸 传
王来咸,字征南,浙江鄞县人。先世居奉化,自祖父居鄞,至来咸徙同�,从同里单思南受内家拳法。内家者,起於宋武当道士张三峰,其法以静制动,应手即仆,与少林之主於搏人者异,故别少林为外家。其后流传於秦、晋间,至明中叶,王宗岳为最著,温州、陈州同受之,遂流传於温州。嘉靖间,张松溪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宁波叶继美为魁,遂流传於宁波。得继美之传者,曰吴昆山、周云泉、陈贞石、孙继槎及思南,各有授受。思南从征关白,归老於家,以术教,颇惜其精微。来咸从楼上穴板窥之,得其梗概。以银卮易美槚奉思南,始尽以不传者传之。

  来咸为人机警,不露圭角,非遇甚困不发。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有恶少侮之,为所击,数日不溺,谢过,乃得如故。牧童窃学其法,击伴侣,立死。视之,曰:“此晕穴。”不久果苏。任侠,尝为人报仇,有致金以雠其弟者,绝之,曰:“此以禽兽待我也!”明末,尝入伍为把总,从钱肃乐起兵浙东,事败,隐居於家。慕其艺者,多通殷勤,皆不顾。锄地担粪,安於食贫。未尝读书,与士大夫谈论蕴藉,不知为粗人。黄宗羲与之游,同入天童,僧少焰有膂力,四五人不能掣其手,稍近来咸,蹶然负痛。来咸尝曰:“今人以内家无可炫耀,於是以外家羼之,此学行衰矣!”因为宗羲论述其学源流。康熙八年,卒,年五十三。宗羲子百家从之学,演其说为内家拳法一卷,百家后无所传焉

翻译:
王来咸,字征南,浙江鄞县(地处浙江东部沿海人)人。祖先居住奉化,祖父一代迁至鄞县,后来拜同乡为师(至来咸徙同----此句百思不得其解暂时先这么翻译吧),从同乡单思楠那里学习内家拳法。所谓内家功夫,起源于宋代道士(一说元代,译者更倾向于元代)张三丰,其原理是以静制动,应手即扑(即后发制人),与少林旨在“给人直接打击”(先发制人)的原理不同,所以不同于少林外家功夫。后来内家派流传于关中一带(秦,晋),到了明朝中叶,内家拳派中以王宗岳最为著名,同时在温州,陈州受徒,于是内家拳传到了温州。嘉靖年间,张松溪最为著名,他教授了一些徒弟,徒弟中又以宁波的叶继美最厉害,于是内家拳又传至宁波。叶继美所教授的几个徒弟中吴坤山,周云全,陈真石,孙继槎和单思楠,他们都各自从叶继美那里学习拳法。单思楠从征关白(日本的官职,相当于宰相,此处应该是指屡屡骚扰明朝海防的“倭寇”),后来回老家,跟叶继美学拳法,叶继美颇欣赏他学的精湛。王来咸从楼上地板的小洞偷看他们教习拳法,明白了个大概。用银杯盛满好茶奉给叶思南(“以银卮易美槚”此处应该是指“好好侍奉”),最后叶思南才把从不传给别人的绝学传授给了王来咸。
王来咸为人机警,不露锋芒,如不遇到极大的困境从不轻易出手。每次跟人搏斗都击打对手穴道,死穴,晕穴,哑穴,都跟铜仁图上的位置一样。有一恶少侮辱他,被他出手击中,恶少好几天都缓不过来,向他赔罪后,王来咸才将他治好。有牧童偷学他的招数,击打了同伴一下,同伴立刻就死了,王来咸来看,说道:“这是被击中了晕穴”没过多久果然苏(苏同苏)醒了。王来咸为人豪侠喜欢见义勇为,曾替人打抱不平,别人送钱给他弟弟,被他拒绝了,并说道:“你这是不把哥当人看啊!”(^_^)。明朝末年,王来咸曾经参军入伍当把总,跟随钱肃乐在浙江东部起兵,兵败,回老家隐居。有些想跟他学艺的人,不管怎么殷勤奉承他,他都不屑一顾。每日锄地担粪,安于清贫的生活。随没读过几本书,然而跟一些士大夫们谈经论集,却从没有被当做粗人看待(此句译的比较勉强)。黄宗羲跟他一起出游,来到了天童(风景名胜),有个叫少焰的僧人臂力过人,四五个人都不能搬动他手臂,稍稍近到王来咸身边,便被王击中负痛而去。王来咸曾说过:“现在人们以为内家拳不限于外表而都对外家拳法趋之若鹜,这真是武学的悲哀啊!”那是因为向黄宗羲论述他的武学源流而提到这话的。康熙八年,死,年仅53岁(高人也死的这么早啊)。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是他的徒弟,百家把王来咸口述的内家拳法编纂成一卷书,百家以后没有传人。
PS:我可是手写的啊。实在是太多了,写不过来啊。另外写完这么多了才发现原来没有分拿的,楼主太操蛋,我不写了。

5. 《清史稿.列传第一百二十三》翻译

林则徐 邓廷桢 达洪阿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少警敏,有异才。年二十,举乡试。巡抚张师诚辟佐幕。嘉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典江西、云南乡试,分校会试。迁御史,疏论福建闽安副将张宝以海盗投诚,宜示裁抑,以防骄蹇,被嘉纳。未几,出为杭嘉湖道,修海塘,兴水利。道光元年,闻父病,引疾归。二年,起授淮海道,未之任,署浙江盐运使。迁江苏按察使,治狱严明。四年,大水,署布政使,治赈。寻丁母忧,命赴南河修高家堰堤工,事竣回籍。六年,命署两淮盐政,以未终制辞,服阕,补陕西按察使。迁江宁布政使,父忧归。十年,补湖北布政使,调河南,又调江宁。十一年,擢河东河道总督。疏陈稭料为河工第一弊薮,亲赴各?察验;又言碎石实足为埽工之辅,应随宜施用。十二年,调江苏巡抚。吴中洊饥,奏免逋赋,筹抚恤。前在籓司任,议定赈务章程,行之有效,至是仍其法,宿弊一清。赈竣,乃筹积谷备荒。清釐交代,尽结京控诸狱。考覈属吏,疏言:“察吏莫先於自察,必将各属大小政务,逐一求尽於心,然后能以验群吏之尽心与否。如大吏之心先未贯彻,何从察其情伪?臣惟持此不敢不尽之心,事事与僚属求实际。”诏嘉之,勉以力行。
  先是总督陶澍奏濬三江,则徐方为臬司,综理其事,旋以忧去。至是黄浦、吴淞工已竣,则徐力任未竟者,刘河工最要,拨帑十六万五千有奇,白茆次要,官绅集捐十一万两,同时开濬,以工代赈。两河旧皆通海,易淤,且凿河工钜,改为清水长河,与黄埔、吴淞交汇通流。各於近海修闸建坝,潮汐泥沙不能壅入,内河涨,则由坝泄出归海。复就原河逢湾取直,节省工费三万馀两,用濬附近刘河之七浦河,及附近白茆之徐六泾、东西护塘诸河。又濬丹徒、丹阳运河,宝带桥泖淀诸工,以次兴举,为吴中数十年之利。两署两江总督。
  十七年,擢湖广总督。荆、襄岁罹水灾,大修堤工,其患遂弭。整顿盐课,以减价敌私无成效,专严缉私之禁,销数大增。湖南镇筸兵悍,数肇衅,巡阅抚驭,密荐总兵杨芳,擢为提督,移驻辰州,慎固苗疆屯防。
  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请禁鸦片烟,下中外大臣议。则徐请用重典,言:“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宣宗深韪之,命入觐,召对十九次。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十九年春,至。总督邓廷桢已严申禁令,捕拏烟犯,洋商查顿先避回国。则徐知水师提督关天培忠勇可用,令整兵严备。檄谕英国领事义律查缴烟土,驱逐趸船,呈出烟土二万馀箱,亲莅虎门验收,焚於海滨,四十馀日始尽。请定洋商夹带鸦片罪名,依化外有犯之例,人即正法,货物入官,责具甘结。他国皆听命,独义律枝梧未从。於是阅视沿海炮台,以虎门为第一门户,横档山、武山为第二门户,大小虎山为第三门户。海道至横档分为二支,右多暗沙,左经武山前,水深,洋船由之出入。关天培创议於此设木排铁练二重,又增筑虎门之河角炮台,英国商船后至者不敢入。义律请令赴澳门载货,冀囤烟私贩,严斥拒之,潜泊尖沙嘴外洋。
  会有英人殴毙华民,抗不交犯,遂断其食物,撤买办、工人以困之。七月,义律藉索食为名,以货船载兵犯九龙山炮台,参将赖恩爵击走之。疏闻,帝喜悦,报曰:“既有此举,不可再示柔弱。不患卿等孟浪,但戒卿等畏葸。”御史步际桐言出结徒虚文,则徐以彼国重然诺,不肯出结,愈不能不向索取,持之益坚。寻义律浼澳门洋酋转圜,原令载烟之船回国,货船听官查验。九月,商船已具结进口,义律遣兵船阻之,开炮来攻,关天培率游击麦廷章奋击败之。十月,又犯虎门官涌,官军分五路进攻,六战皆捷。诏停止贸易,宣示罪状,饬福建、浙江、江苏严防海口。先已授则徐两江总督,至是调补两广。府尹曾望颜请罢各国通商,禁渔船出洋。则徐疏言:“自断英国贸易,他国喜,此盈彼绌,正可以夷制夷。如概与之绝,转恐联为一气。粤民以海为生,概禁出洋,其势不可终日。”时英船寄椗外洋,以利诱奸民接济销烟。二十年春,令关天培密装炮械,雇渔船?户出洋设伏,候夜顺风纵火,焚毁附夷匪船,接济始断。五月,再焚夷船於磨刀洋。谍知新来敌船扬帆北乡,疏请沿海各省戒严。又言夷情诡谲,若迳赴天津求通贸易,请优示怀柔,依嘉庆年间成例,将递词人由内地送粤。
  六月,英船至厦门,为闽浙总督邓廷桢所拒。其犯浙者陷定海,掠宁波。则徐上疏自请治罪,密陈兵事不可中止,略曰:“英夷所憾在粤而滋扰於浙,虽变动出於意外,其穷蹙实在意中。惟其虚憍性成,愈穷蹙时,愈欲显其桀骜,试其恫喝,甚且别生秘计,冀售其奸;一切不得行,仍必帖耳俯伏。第恐议者以为内地船炮非外夷之敌,与其旷日持久,不如设法羁縻。抑知夷情无厌,得步进步,威不能克,患无已时。他国纷纷效尤,不可不虑。”因请戴罪赴浙,随营自效。七月,义律至天津,投书总督琦善,言广东烧烟之衅,起自则徐及邓廷桢二人,索价不与,又遭诟逐,故越境呈诉。琦善据以上闻,上意始动。
  时英船在粤窥伺,复连败之莲花峰下及龙穴洲。捷书未上,九月,诏曰:“鸦片流毒内地,特遣林则徐会同邓廷桢查办,原期肃清内地,断绝来源,随地随时,妥为办理。乃自查办以来,内而奸民犯法不能净尽,外而兴贩来源并未断绝,沿海各省纷纷徵调,糜饷劳师,皆林则徐等办理不善之所致。”下则徐等严议,饬即来京,以琦善代之。寻议革职,命仍回广东备查问差委。琦善至,义律要求赔偿烟价,厦门、福州开埠通商,上怒,复命备战。二十一年春,予则徐四品卿衔,赴浙江镇海协防。时琦善虽以擅与香港逮治,和战仍无定局。五月,诏斥则徐在粤不能德威并用,褫卿衔,遣戍伊犁。会河决开封,中途奉命襄办塞决,二十二年,工竣,仍赴戍,而浙江、江南师屡败。是年秋,和议遂成。
  二十四年,新疆兴治屯田,将军布彦泰请以则徐综其事。周历南八城,濬水源,辟沟渠,垦田三万七千馀顷,请给回民耕种,改屯兵为操防,如议行。二十五年,召还,以四五品京堂候补。寻署陕甘总督。二十六年,授陕西巡抚,留甘肃,偕布彦泰治叛番,擒其酋。
  二十七年,授云贵总督。云南汉、回互斗焚杀,历十数年。会保山回民控於京,汉民夺犯,毁官署,拆澜沧江桥以拒,镇道不能制。则徐主止分良莠,不分汉、回。二十八年,亲督师往剿,途中闻弥渡客回滋乱,移兵破其巢,歼匪数百。保山民闻风股栗,缚犯迎师,诛其首要,散其胁从,召汉、回父老谕以恩信。遂搜捕永昌、顺宁、云州、姚州历年戕官诸重犯,威德震洽,边境乃安。加太子太保,赐花翎。二十九年,腾越边外野夷滋扰,遣兵平之。以病乞归。逾年,文宗嗣位,叠诏宣召,未至,以广西逆首洪秀全稔乱,授钦差大臣,督师进剿,并署广西巡抚。行次潮州,病卒。则徐威惠久著南服,贼闻其出,皆震悚,中道遽殁,天下惜之。遗疏上,优诏赐恤,赠太子太傅,谥文忠。云南、江苏并祀名宦,陕西请建专祠。
  则徐才识过人,而待下虚衷,人乐为用,所莅治绩皆卓越。道光之季,东南困於漕运,宣宗密询利弊,疏陈补救本原诸策,上畿辅水利议,文宗欲命筹办而未果。海疆事起,时以英吉利最强为忧,则徐独曰:“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后其言果验。
  邓廷桢,字嶰筠,江苏江宁人。嘉庆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屡分校乡、会试,称得士。十五年,授台湾遗缺知府,浙江巡抚蒋攸銛请留浙,补宁波。母忧归,服阕,补陕西延安府,历榆林、西安,以善折狱称。平反韩城、南郑冤狱,又全同州嫠妇母子,陕民歌颂,传播京师。二十五年,超擢湖北按察使,权布政使。沿江民田历年沉没,而赋额仍在,为民累,悉请免之。道光元年,迁江西布政使。以前在西安失察渭南令故出县民柳全璧杀人罪,罣误,夺职。议戍军台,宣宗知其无私,特免遣戍,予七品衔,发直隶委用。寻授通永道。四年,擢陕西按察使,迁布政使。
  六年,擢安徽巡抚。自嘉庆时,安徽多大狱,凤、颍两郡俗尤悍,常以兵定,责缴兵械,私藏尚多。廷桢乃立限,责成保长,逾限及私造者置之法。任吏皆得人,刁悍之风稍戢。旧例,颍州属三人以上凶器伤人者,极边烟瘴充军,佥妻发配。廷桢疏言:“悍俗诚宜重惩,妇女顾名节,多自残求免,或自尽伤生,情在可矜,请停其例。”遇水灾,亲乘舟勘赈。修复安丰塘、芍陂水门,濬凤阳沫河,加筑堤闸。严缉捕,屡获剧盗。以获南河掘堤首犯陈端,诏嘉奖。治皖十载,政尚安静,境内大和。
  十五年,擢两广总督。鸦片烟方盛行,漏银出洋为大患。十六年,英吉利商人以趸船载烟,廷桢禁止不许进口,犹泊外洋,严旨驱逐。沿海奸民勾结,禁令猝难断绝。廷桢与提督关天培整备海防,迭於大屿山口、急水洋获蟹艇,载银钜万,尽数充赏,破获囤烟私贩。十八年,英船载属番男妇五百馀人赴澳门居住,驱令回国。诏下禁烟议,疏言:“法行於豪贵,则小民易从;令严於中土,则外货自绌。”十九年,林则徐奉命至广东,廷桢与之同心协力,尽获趸船积烟,焚之,严私贩之罪;临以兵威,屡战皆捷,事详则徐传。奸民因失业,遍腾蜚语。廷桢疏陈,略曰:“臣缉惩鸦片,三载於兹。豪猾之徒,刑僇逋逃,身家既失,怨讟遂兴。查检为希旨,掩捕为贪功,侦伺为诡谋,推鞫为酷罚。诬以纳贿,目以营私。讥建议为急於理财,訾新例为轻於改律,狂悖纷荧,无非为烟匪泄愤。”诏慰勉之。
  调两江、云贵,皆未赴,闽防方急,遂调闽浙总督。购洋炮十四运闽,以闽洋无内港,炮台建於海滩,沙浮不固,奏改为炮墩,囊沙堆筑,外护以船。募水勇饰商船出洋巡缉。二十年三月,英船窥厦门,遣提督程恩高等迎敌於梅林澳,击走之。奸民勾通出洋运烟,分责水陆师严缉,遇即攻击,迭有歼擒。六月,敌船驶入厦门,求通贸易,阻之,遂开炮,来扑炮台,参将陈胜元、守备陈光福奋击,毙其前队数人,发炮伤敌甚众,乃遁。其分犯浙洋者,陷定海,廷桢率师赴剿,行次清风岭,诏以闽防紧要,止其赴浙,遂驻兵泉州,招募练勇。疏言:“英船二十馀艘聚泊定海,内地师船恐难骤近,必改造坚大之船,多配炮火,间道而进,方能制胜。”
  九月,诏以廷桢等在粤办理不善,转滋事端,与林则徐同夺职。二十一年,琦善撤沿海兵备,虎门失守,复追论廷桢久任两广,废弛营务,与则徐同戍伊犁。二十三年,释还。寻予三品顶戴,授甘肃布政使。议清查荒地,亲往历勘,由银州东尽洮、陇,西极酒泉,得田一万九千四百馀顷,又番贡地一千五百馀顷,宁夏马厂地归公一百馀顷,熟地升科,荒者招垦,诏嘉其勤,复二品顶戴。二十五年,擢陕西巡抚,署陕甘总督。番匪扰蒙部,遣兵邀击於硫磺沟,平之。寻回任。二十六年,卒於官。
  廷桢治行早为时称,屡踬屡起,宣宗知之深,故卒用之。绩学好士,幕府多名流,论学不辍。尤精於音韵之学,所著笔记、诗、词并行世。子尔恒,亦官至陕西巡抚,自有传。
  当廷桢之去福建也,逾年,英兵复至,陷厦门,遂窥台湾。总兵达洪阿偕台湾道姚莹屡却之。及和议成,同获谴。
  达洪阿,字厚庵,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由护军洊擢总兵。道光十五年,调台湾镇。十八年,剿嘉义县匪沈和等,赐花翎,加提督衔。二十一年八月,英兵船至鸡笼海口,达洪阿与姚莹督兵御之。副将邱镇功燃巨炮折其桅,敌船冲礁破碎,擒斩甚众,赐双眼花翎。九月,敌船再至鸡笼三沙湾,复却之。剿平嘉义、凤山土匪,予骑都尉世职。二十二年,敌船犯淡水、彰化间之大安港,欲入口。达洪阿谋於姚莹,莹曰:“此未可与海上争锋,必以计歼之。”乃募渔舟投敌任乡导,诱令从土地公港入,搁浅中流,伏发,大破之,落水死者无算,其窜入渔舟者,击斩殆尽。诏嘉台湾三次破敌,达洪阿等智勇兼施,大扬国威,赐号阿克达春巴图鲁,加太子太保衔。敌船游奕外洋,乘间掩击,迭有俘获,遂不复至。
  既而英师再陷定海,浙江、江苏军屡挫,乃议和。英将濮鼎查诉称台湾所戮皆遭风难民,达洪阿等冒功捏奏,命总督怡良赴台湾查办。至即传旨革职逮问,兵民不服,势汹汹,达洪阿等抚慰乃散。至京,下刑部狱,寻释之,予三等侍卫,充哈密办事大臣。历伊犁参赞大臣,西宁办事大臣。二十六年,偕陕甘总督布彦泰剿平黑错寺番匪。三十年,授副都统。
  咸丰元年,从大学士赛尚阿剿贼广西,破紫金山西南炮台。以病回京。三年,粤匪犯畿辅,率八旗兵赴临洺关进剿。从钦差大臣胜保击贼静海,四战皆捷,追至下西河,副都统佟鉴、天津知县谢子澄阵亡。诏斥达洪阿先退,革职,留营效力。四年,败贼献县,复原官。寻追贼阜城,受伤,卒於军。赠都统衔,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壮武。姚莹自有传。
  论曰:林则徐才略冠时,禁烟一役,承宣宗严切之旨,操之过急;及敌氛蹈瑕他犯,遂遭谗屏斥。论者谓粤事始终倚之,加之操纵,溃裂当不致此。则徐濒谪,疏陈:“自道光元年以来,粤关徵银三千馀万两,收其利必防其害。使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制夷已可裕如。”诚为谠论。惟当时内治废弛,外情隔膜,言和言战,皆昧机宜,其祸岂能幸免哉?邓廷桢与则徐同心御侮,克保岩疆。若达洪阿、姚莹却敌台湾,固由守御有方,亦因敌非专注,朝廷皆不得已而罪之,诸人卒皆复起,而名节播宇内、焕史册矣。

《清史稿.列传第一百二十三》翻译

6. 《清史稿*列传第一百八十二》翻译

梁以樟,字公狄,是清苑人。八岁时在家塾读书,适逢墙壁裂缝,他在墙壁上题写:“墙壁突然裂开,天龙惊异地从中出现”。见到的人都对这句儿歌感到非 常奇异。崇祯己卯年卯年参加乡试获得第一名,第二年成为进士。皇上拿骑马射箭作为殿试试题,其他进士书生气十足,一向不学习骑马射箭,而唯独梁以樟能够跳 跃上马拉开弓,连发三箭,箭靶随着箭弦的声响被射破,观看的人都赞叹不已。

中原盗贼作乱十多年,盗贼在那里欺压百姓,都督抚军没有能力查办,大都主张安抚谈判,以求得一时侥幸没有事变,盗贼一边臣服一边作乱。河南连年大旱 遭受蝗灾,百姓互相为食,更加像蜂群哄起一样做强盗。人们认为梁以樟品行端正,佥都御史史可法因为梁以樟有治理乱世的才能,亲自鼓励梁以樟出来治理盗贼。

梁以樟到任以后,打探得知境内盗贼共有三十六个窝点,于是训练乡里的勇士,修造城堡,整肃地方保安组织;招募敢死队员,深入盗贼窝,摸清盗贼外出虚 实。曾经半夜里在风雪中疾速奔驰,率领勇士秘密捣毁盗贼的营垒,盗贼惊慌逃散,在小水沟中被擒,捣毁贼巢之后才返回。任期半年,境内的强盗就被铲除了。被 调到商丘,当时李自成的军队进犯开封,不能攻破,就向东进攻商丘。梁以樟围绕城池浴血奋战三个昼夜,商丘沦陷,他的妻子张氏率领家人三十口自焚而死,其事 略详细撰写在明史中。

梁以樟受重伤,仆倒在乱尸中,死了以后又苏醒过来,商丘百姓把他营救出来,向淮河上游奔去,中途被逮,在刑部审判定罪。盗贼进入潼关,又渡过黄河向 东进犯,京城受震骚动。梁以樟从监狱中写奏折说:“请求皇太子到南京去安抚军队,任用重臣辅助,给他们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行事的权力,凝聚民心。建议招募优 秀豪俊的义军,大规模发动忠于朝廷的军队。挑选皇室的人才,分封并建立战略重镇,聚合兵力抗贼。”奏疏呈上,执政者阻止了他的奏疏。

等到梁以樟出狱,京城已经沦陷。福王即位,梁以樟从德州、临清南下,渡过淮河拜见史趁机提出建议,北方的百姓愿意归顺新王,应该及时安抚他们,让他 们为我们出力,否则尽忠的人不能撑持,狡猾的人就会掉转矛头互相面对。前前后后写奏章一百多篇。当时马士英专断政权,买卖官位,任用叛逆头目阮大铖担任兵 部尚书,争相自立门户,排斥忠诚正直的人士,君臣一天到晚尽情享乐。左良玉、高杰、刘泽清等都各自拥有兵权,专横暴戾,没有谁能够控制。梁以樟知道事情不 能挽回,于是辞职离去。买了几十亩土地,亲自耕种养活自己。每天跟张斑、孙尔静在自己的土地上讲学,各地的读书人经常前来拜访,梁以樟开怀畅饮,精神振 奋,情绪激昂,接着又哭泣流泪。康熙四年七月十五日逝世,享年五十八岁。

7. 清史稿列传十八全文文言文翻译

李永芳原为明朝抚顺千户所游击。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攻克乌喇部,乌喇部贝勒布占泰逃往叶赫。努尔哈赤又征讨叶赫,叶赫部向明朝求援。

后来,明朝遣使告诫努尔哈赤,不许他侵犯叶赫。努尔哈赤修书给明朝,表示叶赫背盟悔婚,藏匿布占泰,自己是不得已而用兵,并亲自前往抚顺千户所。李永芳出迎三里,将努尔哈赤引入教场。努尔哈赤将回书交给李永芳,率军返回。

投降后金
1618年(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入侵明朝,围困抚顺,并致书给李永芳道:“明朝发兵帮助叶赫,我才率军来攻,你只是一个游击,能够战胜我吗?你很有才智,识时务,我国正需人才,像你这种人才我怎能不加以重用?你要是想战的话,我军弓箭可不认识你。你若出降,我便保城中百姓安宁。你不要以为我在吓唬你,我若连你这区区一城都打不下,还出什么兵?降不降,你好好考虑。”

李永芳看完书信后,便登上南门请降,但仍命士卒准备防御战具。后金军以云梯攻城,很快就登上城池,斩杀守备王命印。李永芳于是出城投降,并匍匐在地,拜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在马上答礼,命士卒勿杀城中百姓。

次日,努尔哈赤摧毁抚顺城,将城中百姓编为千户,迁到赫图阿拉,并按照明朝官制设置大小官属。李永芳被任命为三等副将,并娶贝勒阿巴泰之女为妻。抚顺是努尔哈赤打下的第一座明朝边城,李永芳则是第一个投降的明朝边将。

此后,李永芳多次随努尔哈赤伐明,攻取清河、铁岭、辽阳、沈阳,因功授为三等总兵官,并拒绝明朝辽东巡抚王化贞的招降。努尔哈赤为嘉奖李永芳,赐他“免死三次”的特权。

从征朝鲜
1627年(天聪元年),皇太极继位,并派贝勒阿敏征讨朝鲜。李永芳也随军出征。皇太极对阿敏等人道:“朝鲜理应征讨,但不是一定要攻取,凡事见机而行。”后金军接连攻克铁山、定州、安州、平壤,渡过大同江。朝鲜国王李倧逃到南汉山城。

李倧遣使请和,诸贝勒历数其罪,答应只要朝鲜派大臣会盟,便班师回国。朝鲜使者走后,后金军继续进军,驻兵黄州,李倧又派人告知已派大臣前来。这时,阿敏要攻打南汉山城,李永芳道:“我们此前曾说朝鲜遣使会盟便即班师,如今却要食言,是为不义。不如暂且驻兵,等待朝鲜会盟的大臣到来。”

诸贝勒都赞同李永芳的意见,阿敏大怒,叱责道:“你这个蛮奴,怎么这么多话,难道我不敢杀你吗?”于是率军攻打平山。后来,阿敏还是采纳李永芳的建议,命刘兴祚、库尔缠前去面见李倧,缔结盟约。

1634年(天聪八年),李永芳病逝。

清史稿列传十八全文文言文翻译

8. 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顺治四年进士,授金华府椎官。卓异,擢刑部主事。康熙十二年,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会吴三桂反,十三年,奏请复标兵原额,督习枪炮。疏甫上,耿精忠亦叛,遣其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数道窥渐,浙大震。之芳檄诸将扼仙霞关,调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御寇。时上命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偕赖塔率满洲兵千、绿旗兵二千、乡勇五百,进驻衢州。众皆谓会城重地,不宣轻委。之芳曰:“不然。衢踞上游,无衢,是无浙也。今日之事,义无反顾。”

  七月,之芳与赖塔阅兵水亭门,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薄贼垒,军坑西。之芳手执刀督阵,或请少避,之芳曰:“三军司命在吾,退即为贼乘。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守备程龙怯战,斩以徇。麾众越壕拔栅,败之。遣诸将乘胜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源、东阳等地。诏嘉之芳调度有方。

  上知闽中有变,命康亲王撤温州之困取福建,之芳乃建议直捣仙霞关,曰:“进取之路,不在温、处而在衢。虽九玉死守河西难猝破,然其南江山,西则常山,皆间道可袭。我兵一进,使彼首尾受敌,即河西之垒不能独完。”王从之芳议。遂进兵大溪滩,复江山,九玉走。欲别取道夺仙霞。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

  王师下福建,临行,之芳启曰:“王但饬诸军勿虏掠,即长驱入,兵可不血刃也。”未几精忠降,温、处贼皆溃散。精忠所署置总兵马鹏、汪文生等犹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之芳请会剿。时吴三桂兵寇吉安、袁州,江西兵不能东,乃独遣兵复玉山,文生遁;自白沙关趋德兴,擒鹏;遣郭守金等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诸县。上嘉之芳剿贼邻省有功,加兵部尚书衔。

  康亲王师将行,遣人问之芳:“所策固万全乎?”之芳曰:“军已发,犹豫则士气沮。”

  乃诣王曰:“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前军捷书果至,康亲王大喜,以为神。浙乱平,疏请蠲(1)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甚有威惠。

  入为兵部尚书,调吏部。二十六年,授文华殿大学士。二十七年,御史郭琇疏劾大学士明珠,谓内阁票拟②,皆听明珠指挥,上既罢明珠,并命之芳休致。三十三年,卒于家,谥文襄。(选自《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有删节)    .

【注】①蠲(juan):同“捐”,免除、去掉。②票拟:指对中央、地方各衙门及臣僚呈送皇帝的章奏,内阁根据有关法规和典章律例代拟初步处理意见,以备皇帝裁决时参考。




参考译文: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清顺治四年中进士,任浙江金华府推官,被评为卓异的官员,提拔为刑部主事。
  康熙十二年,李之芳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不久,吴三桂在云南谋反。十三年,李之芳上奏请求恢复标兵原先的人数,督促练习枪炮。奏疏刚刚呈上,耿精忠就在福建发生了叛乱。耿精忠派遣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等数路觊觎浙江,浙江上下震动。李之芳急调手下各将防御仙霞关,派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率兵抗击。当时朝廷命平南将军、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李之芳同赖塔率统领满兵一千人、绿旗兵两千人、兵勇五百人,进驻衢州。众人都认为会城是战略要地,不应该轻易放弃。李之芳说:“不这样。衢州位居上游,如果没有了衢州,这就没有了浙江。今天扼守衢州的事,义无反顾。”
  康熙十二年七月,李之芳与赖塔阅兵在水亭门阅兵后,带领总兵李荣、副都统瑚图等直逼敌垒,驻军坑西。两军在坑西一带展开激战,李之芳拿着刀亲自督战,左右力劝他稍稍躲避,李之芳说:“我是三军司令,我怕死退避,就会被敌人所乘。今日胜败,决定我的生死!”守备程龙临阵退缩,李之芳按军法处斩严明军纪。部下越壕拔栅,击败了他们。李之芳又派遣各将领乘胜收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源、东阳等地。朝廷嘉奖李之芳调遣有方。
  朝廷知道闽中有变,命康亲王撤温州之围攻取福建,而李之芳却建议直捣仙霞关,说:“进取之路,不在温州、处州,而是在衢州。虽然马九玉死守河西难以立即击破,但是他南面的江山,西面的常山,都可以从小路袭击。我们的军队一旦进攻,让他们首尾受敌,那么河西的军营就不能独立保存了。”康亲王听从了李之芳的建议。于是进兵大溪滩,收复江山,马九玉逃跑,想另外取道夺取仙霞关。诸将收到李之芳的密信,紧急据关夹击他们,马九玉的将领金应虎等处于困境就投降了。
  康亲王奉旨入闽,临行前,李之芳说:“亲王只要约束部下不要掳掠财物、妇女,就可以兵不血刃长驱直入福建。”不久,耿精忠投降,温州、处州的敌人溃散。耿精忠的部下总兵马鹏、汪文生等还占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李之芳请求会剿。当时吴三桂的军队占据吉安、袁州,江西的军队不能东进,于是单独派兵收复玉山,文生逃跑;从白沙关急行军到德兴,擒获马鹏;派遣郭守金等收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等县。朝廷嘉奖李之芳在邻省剿贼有功,加封兵部尚书头衔。
  康亲王的军队将要出发,亲王仍不放心地派人问:“这次发兵果然万全吗?”李之芳答到: “军队已发,若再犹豫,就会士气沮丧,还希望什么成功呢?”李之芳去见康亲王说:“这次行动在我心中已经很久了。放心吧,明日就会有捷报传来!”第二天,前面军队的捷报果然来了,康亲王非常高兴,认为他神机妙算。浙江叛乱平定后,上疏请求免除遭受战祸州县的赋税,安抚流亡的百姓,很有恩惠。
  后来做了兵部尚书,又调往吏部。二十六年,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大学士明珠,内阁的票拟,都听明珠指挥,朝廷罢免了明珠后,并命李之芳休息。三十三年,卒于家,谥号文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