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2024-05-07 15:31

1. 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文化愈发重要随着企业内部人员的不断更替,未来企业的员工配置将是以“80后”为主的人员结构。“80后”员工与前人相比,彰显出极强的自我意识以及不安现状、浮躁虚荣等特点,同时还缺乏团队协作和实干精神。他们这种独特的个性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80后”自身存在很多缺点,但是他们同时拥有追求快乐、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 什么东西能对“80后”进行正确引导,就是企业文化。首先要让“80后”从内心深处认同和理解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因此对于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而言,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执行将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二)“领导者”文化还将盛行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差异性。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企业文化,而这往往是由企业经营者的文化素质、性格特征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等决定的。西方学者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Blake)与简·穆顿(Jane S. Mouton)在《新管理风格》中就提到:“现实中企业领导人的风格对企业的经营风格具有决定作用”。这就是在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领导者”文化现象。

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2. 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篇1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大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推出了一本很有名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著作,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就是: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下一个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这个论断能否成立,我看值得重视。企业兴衰、企业发展当然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但企业文化肯定对企业兴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所谓企业文化,主要指企业的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的行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
    二、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的口号,需要企业中每个员工的学习、认同
    文化最初是一个理念,然后通过种种机制,正式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对于一个5、6个人的公司,很容易形成默契,产生文化就较容易,但一个具有几千名员工的企业,沟通与形成默契只有靠一套制度将每个人联系起来。在成功的因素中,技术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技术不能成为企业的主宰,这样不易看到市场的变化,容易偏离市场。成功的关键是客户,客户决定一切。客户随时变化的要求就是一种市场信息,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必须适应这种情况而相应变化。
    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个“学习团体”,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比你的竞争者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惟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在成为共识。所以要克服“学习智障”,企业每个人要学习,而且要变个人学习为企业团队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这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和手法,企业的生存需要吸收信息,消化信息,反过来指导行动。
    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因为智力、智慧以知识为基础。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智力。有了知识还需开发智力。
    三、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更加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
    以往,许多企业的企业精神常常用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或加上拼搏这些词语加以概括,这也包括我们的企业。应当说这些词语都是好字眼,都很重要,但大家都用这些词语表达,就失去了企业精神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变成了所谓工业企业中标准件的组合。这也就使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所有企业共有的“企业界精神”。 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在表达上,将会越来越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突出个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独具的文化魅力。
    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更加注重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和“人企合一”的境界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而“英雄人物”则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人格化。在“英雄人物”中有“共生英雄”的提法,值得重视。何为“共生英雄”?“他的心在企业,企业在他心中”。这就是企业“共生英雄”的概括。这样的人,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命运。从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来看,还不就是培养越来越多的“共生英雄”,实现“人企合一”的境界吗?创造、构建这样的文化氛围,对于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极为重要。这个问题也会越来越引起重视。
    企业文化建设分为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实施和监控三步。这里只是简单说说构建企业文化体系的具体步骤:第一,先点(奠基)—明确经营理念,拟定精神层。综合调查企业生产经营的大环境、小环境、产品和(或)服务的情况,如客户层及其消费习惯、消费水平。第二,后线(支撑骨架)—精神层物化成制度并规范员工的行为。调查员工与客户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这是市场调查的延伸与深入,内容主要包括满意度调查,胜任特征测查,员工的选、留与开发标准及流程体系的建立等。第三,最后才是面的建设,包括企业的营销、企业形象和品牌战略的建设,其宗旨是要尽可能的强化感觉效果、特别是视觉效果,有关企业的各种认证设计也要尽可能的一致。
    五、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企业形象都是企业的差别化战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
    一个别离开一个企业,可以带走他所掌握的技术、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但企业文化不可能轻易照搬过去。有一个比喻是说,用照相机可以给机器设备拍照,但企业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永远拍照不下来。在未来,企业文化的这个特质将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六、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设计将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常常有人提这样的问题: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谁大谁小,是什么关系?其实二者具有兼容性和交叉性,要看从什么意义上讲。
    未来的趋势是二者更紧密地结合,二者都必须追求个性,不断创新。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CI设计还要有五个结合,即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与市场开拓有机结合,与实现优质服务有机结合,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
    展望21世纪,市场竞争正在出现许多新态势。企业模式在创新,企业发展战略在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也在创新。我们的研究工作要倾听实践的呼声,在总结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概括、新判断。让我们共同为此而努力。
    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篇2     【摘要】 我国煤炭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与意义,不但增强了企业的软实力,而且有效提升了煤炭企业员工的积极主观能动性,推进了煤炭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创建煤碳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文化企业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层探析。
     【关键词】 煤炭企业;企业文化;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吕雪锋,男,陕西华县人;陕西延长石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师,政工师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煤炭企业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虽然采取措施改革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实际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面对国际市场压力,提升煤炭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尤为重要,这些成为煤炭企业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弥补企业刚性制度管理中的不足,并有效增强了企业职工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力,促进了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也越来越受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成为很多煤炭企业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我国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 
    (一)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独特性。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独特性,这是煤炭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文化的根本所在。煤炭行业与其他的行业相比较,不管是工作的条件,还是工作的环境都是比较恶劣的。通常情况下,煤炭工人要在高温、高湿、阴暗以及粉尘污染较重的条件下进行作业。也正是由于工作环境相对较封闭的原因造成了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不是很活跃,其思想意识也比较封闭,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在企业重视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坚持以人为本,要真正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并要加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促使企业职工具备艰苦奋斗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交融性。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所具备的交融性主要体现在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相互融合。煤炭企业的领导者以及企业中的部分员工多来自于城市,长期接受城市文化熏陶。这也就会使城市文化对全体煤碳企业员工的影响逐步加大,尤其是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时期,城市文化的发展会促使煤矿企业文化也快速发展。而煤炭企业又受乡村文化影响较大。煤炭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对新的煤炭资源进行开发,煤矿资源在什么地方,煤炭企业就要在什么地方建设,而大部分的煤矿企业离城市相对较远,地处比较偏僻,一般为城市郊外或者是乡村地区,煤炭企业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又会受乡村以及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多一些。而城市文化与乡村传统的文化的碰撞能够起到很好的交融效果,促使企业文化建设既能吸收乡村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能根据城市文化的精华不断创新,从而开辟出一条具有企业文化建设特色的新路子。
    (三)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兼容性。目前煤炭企业的结构以及人员组成是十分复杂的,企业是由多个部门构成的,人员组成也十分复杂,比如说:有来自城市的职工、有来自农村的一线工人、有文化程度高的职工、也有文化程度低的职工,煤炭企业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企业文化建设就需要具备兼容性,才能适应煤炭企业人员复杂的需求。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灵魂,对员工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文化也只有具备兼容性,才能更好地引导企业中所有员工的思想意识,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强企业凝聚力,尽早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创建煤碳企业文化的必要条件 
    (一)引导企业员工达成共识,为创建企业文化做好准备。煤炭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之前,要对企业内部成员做好动员工作,引起全体成员对创建企业文化的共识,从而减少创建企业文化的阻力。煤炭企业的领导者要认识到创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资源。企业文化能够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以及日常工作中的各个方面,有利于企业尽快落实规章制度,有利于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不断提升企业全体职工的素质。企业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全体职工及时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体验到文化建设给员工自身所带来的好处,促使全体职工对创建企业文化达成共识,从而促使企业职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企业文化的创建工作当中。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创建企业文化打下基础。煤炭企业创建企业文化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煤炭企业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带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企业文化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它既包含了物质文化,又包含了精神文化。因此煤炭企业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有必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条件,也可以说工作的环境与生活条件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煤炭企业不断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条件,能够让企业职工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创建过程中的优势所在,从而使其从内心支持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都离不开企业职工的努力,只有充分激发出员工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更好地创建企业文化。因此,煤炭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企业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
    (三)煤炭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以企业员工为根本。在煤炭企业管理中仅是注重对物质的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重视对人才的管理,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员工在企业中的价值,认识到员工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充分尊重员工、重视员工、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坚持以员工的需求为根本。首先,可以对企业员工加大培训的力度。煤炭企业员工素质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但是当前煤炭企业人员构成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员工的素质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创建实际效果,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在创建文化企业的过程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与道德素质。并以此作为创建企业文化的突破点。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人才成为各个企业追逐的焦点,也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关键所在,企业所用的高质量人才的数量越多,就越能够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煤炭企业的员工素质现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处于一线的职工,由于文化素质的欠缺,所掌握的安全生产知识也不是很健全,对于操作流程以及设备工作原理也不能深入了解,更认识不到安全生产规范的重要性,因此更应该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从而提升创建企业文化的实际效果;另外,可以加强企业凝聚力,在煤炭企业创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煤炭企业发生事故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某些员工不遵守安全生产规范,如果企业内部加强凝聚力,各员工就会相互提醒,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企业要为员工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才能够加强员工的团结,才能不断提升凝聚力。
     三、我国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企业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健全企业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安全企业文化。煤炭企业的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有些事故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比如说:违规操作、对操作技能不熟练、设备维护保养不当等都属于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在事故发生时,煤炭企业的生命安全很重要,这也是企业必须加强煤矿安全建设的根本原因。煤炭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就要不断健全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提升企业员工的责任感,这就需要企业完善各项制度去约束企业员工的各种不良行为,比如说安全生产机制、目标管理机制、安全检查机制、安全隐患排查机制以及安全奖励机制等,同时煤矿企业还要定期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并做好记录。除此以外,煤炭企业还要为企业职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对企业员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员工即使有安全的意识也不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企业要不断完善生产安全防范体系,通过提升全体员工的素质水平,来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从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加强企业文化核心内容。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始终坚持以企业员工为本。企业要把企业员工看成是企业文化的服务对象,把以企业员工为本当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一是煤炭企业要健全内部全体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把职工代表大会当成是企业实行民主的主要手段,而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企业也能够不断听取企业职工的意见与建议,从而更好地经营管理企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可以真正行使权力,有效激发了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企业凝聚力。另外,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健全,能够调动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使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更加透明与开放,使企业的决策更加可行,从而推动煤炭企业的稳固发展;二是煤炭企业可以开展多种企业文化活动,以此来带动员工的积极性。煤炭企业所开展的活动需要具有特色、种类多样并且要具有积极的意义,才能逐渐被企业所有职工认同与接受,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从而促使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能够顺利进行。
    (三)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经过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形成的共同的理念、责任、追求、形象以及思想道德情操等规范内容的总称,也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价值取向、工作态度以及行为标准等内容。企业精神文化具有强大的力量,促使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才能在经济市场中形成自己的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结语 
    煤炭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弥补企业管理刚性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能够充分发挥出企业职工的主观能动性。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从而促使企业的环境、市场与机遇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企业也文化也要不断发展变化,及时更新与改革,尤其是煤炭企业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煤炭企业要面对国际市场,这就需要煤炭企业不断吸收多元企业文化优点,取得更快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促使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3. 企业文化的作用和现状

 企业文化的作用和现状
                         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企业实现宏伟蓝图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超越自我,为企业提供了长久深厚的发展动力。下面我准备了关于企业文化的作用现状的文章,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 
         文化在历史上出现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渲染了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文化在战争中也有摧枯拉朽之功能。管仲作歌,士兵日行千里,斗志昂扬;项羽军壁垓下,四面楚歌,兵败如山倒;淝水之战,风声鹤唳,北军大败而归;音乐之声,哆�咪,引领国外儿女共反侵略。纵观古今中外,文化的作用非同凡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反过来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既使“改朝换代”,企业精神也会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如“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至今鼓舞着大庆人奋勇向前、再创辉煌。
         可以说,有文化的企业未必成功,但是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
         (一)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通过寻求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追求的一致,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目标和理想聚焦在企业目标和理想上,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并自觉为共同的价值目标而行动。因此说,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能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能影响企业整体及每个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
         (二)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能帮助企业选择正确的战略目标,形成集体与个人双赢的局面;企业还讲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使大家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想企业前途之所想,急企业前途之所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人心齐,泰山移”,在市场竞争中无往不胜。
         所以,企业文化是“粘合剂”,可以把全体员工紧紧粘合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三)激励作用
         企业如何把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需要万物之灵―人的智能的发挥。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需要―自我实现,成为人的主要追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本理论能使人产生成就感、归属感、自尊感,从而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诱发其潜在的智慧,提升其智能,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焕发出其荣誉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奋力拼搏,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也满足了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能从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约束企业成员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
         首先,作为企业文化内容之一的企业制度,是企业在创建与发展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的,是企业内令行禁止的“总规章”。它从行为上约束员工,具有强制性。
         其次,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企业道德、团队意识等,对成员有着强烈的感染力,那种长期积淀下来的、约定俗成的“软”规定,胜过千言万语,有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员工从思想上、心理上形成自我控制,增强免疫力,莫作南郭先生,是企业发展的“软件”。
         (五)辐射作用
         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内部产生作用,而且通过广告、宣传、自身行为等各种形式向外界辐射自己的信息,形成企业形象;企业外部形象又反作用于企业的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口碑和美誉度,有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二、企业文化现状 
         (一)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走入困境
         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助于企业选择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造福人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生存发展。不然,事与愿违。
         安庆钢铁公司是上海地区一家小型乡镇钢铁公司,设备工艺落后,不环保,耗能高。尤为严重的是废弃物直接排入渭安河,此河乃当地居民饮用、灌溉之主要水源,村民已多次与其发生冲突。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如果安庆钢铁公司不能实施战略改革措施,扭转价值观念,将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局面。
         (二)没有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导致破产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在追求合理利润的同时,必须深刻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严把质量关,不能置企业文化的道德规范与不顾,置起码的人性与不顾,只追求利润。
         2008年,三鹿集团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导致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病例,此事在社会上影响极坏,严重侵犯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为此,三鹿集团管理者及其直接责任人承担了沉重的道德的和法律的责任,三鹿企业也因此而破产。
         (三)企业精神未得正确引导,酿成苦果
         良好的企业精神需要领导以身作则、处变不惊,这样,群体才能有正确向上的精神风貌,企业内部才能形成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员工在友好的气氛中发挥特长、创造奇迹。反之,员工将无所适从,企业何谈可持续发展。
         王君利用十年时间,将自己的电脑软件公司打理的成绩斐然,在业界有了知名度。一次大客户招标会上,王君本以为凭本公司实力,稳操胜券。可是山外有山,半路上被更有实力的人抢走订单,从此,王君失去了他曾经有条不紊、镇静自如的做事风格,变得焦虑急躁,并且对员工施压,不许出差错。整个公司因此蒙上了一层紧张的气氛,大家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员工的创新精神受到重创,自尊心受到损伤,几名核心骨干人员承受不了心里压力,辞职而去。可是王君仍未改变,一错再错,公司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尽头,当王君醒悟时,已是回天乏力。   (四)忽略企业间文化差异,并购失败
         并购后,企业文化整合的关键是找出双方文化上的异同点,对那些在不同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企业各种价值观念做出正确的判断,继承优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使之在各群体员工中被广泛接受,融合成一种新的共同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否则,竹篮打水一场空。
         2003年,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后,两国复杂的国情、中西方文化差异,尤其是两个企业各具特色的文化不相兼容,给并购后的整合带来了种种不和谐,以至于TCL对并购后的企业基本失控。
         2005年10月,西门子将其手机业务转交给台湾明基,而明基没有意识到双方最大的文化差异在于做事风格上,在西门子相对强势文化下,明基的理念没有灌输到西门子员工中,西门子继续其“慢工出细活”的作风,终于酿成亏损6亿欧元的苦酒。
         三、企业文化的发展
         (一)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既是传统的产物,更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文化经验,不断挖掘、改进、吐故纳新,形成本企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如果以企业文化的不变来应实际情况的万变,只能使企业文化源流枯竭,落后于时代,被社会淘汰。可见,创新可为企业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充满活力,是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就十分注意荟萃世界优秀企业文化,其在国外的子公司使命之一便是研究各国文化,回国述职时,首先报告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特点,以便取长补短,融合自身企业文化因素,找出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文化,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二)塑造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为企业带来优势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企业有多种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调查显示:出类拔萃的企业,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等无一不根植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因此,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对企业产生一种持久的推动力,使员工的知识能力充分发挥,有效获取各种资源和技术,并用长远的眼光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和能力,从而获得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海尔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吸收了日本特色的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以及美国个性舒展的创新意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尔文化”,成为海尔的核心竞争力,使海尔在市场竞争的风口浪尖上一展风采。
         (三)打造企业文化品牌
         企业文化是一种具有品牌效应的无形资产,虽不能直接打造经济效益,但能通过对人的管理,影响生产、销售、市场、消费,从而影响企业效益,是一种潜力无穷的生产力。
         我国的同仁堂药业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结合自身特点,适应市场形势,开创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作为广大员工的行为准则。“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字里行间透露出同仁堂人恪守诚实敬业的美德;“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约束着同仁堂全体员工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济世救人、效力社会,打造出“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之文化品牌,使同仁堂药业长盛不衰,成为“百年老店”。
    ;

企业文化的作用和现状

4. 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早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就在国有企业界火了一阵子,虽然国有企业界对企业文化关注较多,但很多企业领导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仍然十分模糊。许多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的封闭型企业文化阶段,其“企业文化”常被单纯地认为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或者将企业职工的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也有的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仅仅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口号和标语上面,或规章制度及企业标志上面,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没有真正发掘出企业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国有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一种经济文化

  国有企业文化从形式上讲,它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从内容上讲,它反映了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从性质上讲,它不只是一般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而是企业必须要执行的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也就是企业的灵魂;从作用上看,它注重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作为包装企业的价值理念存在,它不是宣传企业的价值理念,而是要解决企业问题的价值理念。国有企业文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其它文化形态的内容,国有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的内容,其真正内涵是一种经济文化。纵观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法,规范分析多于实证分析,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缺乏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根据。但是,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运行,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企业文化是影响和决定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力,正如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贾春峰所说:“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那么这个力有多大?这个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可见,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经济文化,而且是一种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

  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强竞争力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与其它群体文化迥然不同,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且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一种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体文化。可以这样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谋求生存发展,而推出的“以人为本”的凸显人文关怀的经济管理模式,既是对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经济理念的变革,也是对单纯地以经济为手段管理经济的超越。为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加竞争力。

  首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国有企业文化的内容既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也不是复杂到“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国有企业文化内容往往具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如不同企业的价值理念绝不会完全相同。同一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可见企业文化的内容不能简单的“复制”与“克隆”,所以,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共性与特殊性,科学的确定企业文化内容。

  其次,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有企业的目标和任务考虑国有企业文化的模式。世界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动态的经济文化,尤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是潜移默化,长久不断充实发展和在认同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建设。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最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文化。

  建设企业文化首先就要冲出陈旧观念,习惯及制度的束缚。企业文化要保持先进性,只有把握其本质,与时俱进。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这就是说国有企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企业文化的模式。

  第三,根据国有企业的内部现实条件和外部客观环境,形成国有企业的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共性,即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目标的土壤,企业文化建设主要侧重在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同时,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中,企业文化的特征又不相同。国有企业要博采众长,因企而宜,其中尤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发展,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风格。

  国有企业要有战略观念,持之以恒建设国有企业文化

  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为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以下发展战略观念:

  ①市场观念。市场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必须树立起现代市场观念,坚持一切为了客户的思想,敏锐地把握市场脉搏,以富有独创性的生产经营占领市场。

  ②效益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要求企业自负盈亏的经济形态,国有企业的投入和产出都必须经过经济核算,这要求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并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创造最佳效益。同时,不仅单纯追求最低的创造成本,更要力求使产品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之和达到最优化。

  ③竞争观念。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普遍的自然法则,也是市场的竞争规律。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必须树立起公平竞争,合法竞争的竞争观念。在21世纪,传统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被崭新的人才竞争、速度竞争、时间竞争等竞争形式所取代。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在竞争观念的指导下,率领全体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

  ④信息观念。信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传播性、反馈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信息业也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激烈竞争的焦点,只有那些对信息具有敏锐洞察力,迅速应变力的国有企业才能担负起在现代竞争和未来竞争中获胜的历史使命。

  ⑤人才观念。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如何获取、保留优秀人才,做到以人为本是国有企业战略发展中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重要问题。

  ⑥信誉观念。信誉是国有企业在社会上所享有的声望,具体包括产品信誉和社会信誉。信誉至上,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国有企业战略观念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⑦服务观念。国有企业必须树立“大经济”的全面服务观念,包括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在内的完整的、全面的超值服务观念。

  国有企业不仅要积极强化以上发展战略观念,还要从以下方面积极探索,持之以恒地不断建设和创新国有企业文化:

  第一,突出重点,塑造灵魂。企业文化其理论博大精深,其内容丰富多彩,但其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是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它们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要精心提炼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确立和塑造。

  第二,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国有企业要着眼企业发展战略,让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被企业全体员工所共享,就必须在本企业范围内广泛宣传倡导,形成共识,贯彻落实。

  第三,领导带头,身体力行。国有企业领导者是国有企业文化的龙头,要塑造和维护国有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本身就得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这种价值观。领导者要充分发挥倡导作用、典范作用、推动作用、创新作用,既要注重对国有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也要表率示范,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并不断创新。

  第四,完善制度,体制保证。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在建设国有企业文化时应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企业员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同时,在建设国有企业文化时,要调整好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形成文化建设所要求的组织体系,并去实践不断变革、完善。

  第五,树立榜样,典型引导。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国有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法。把那些最能体现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表彰,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激励方法,将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要对企业文化进行系统性探讨研究,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思想熏陶,始终把企业精神的塑造和弘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建设国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

  第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文化体系。人类已跨入一个全球整合的时代,即全球一体,全球沟通和全球竞争的时代。这给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要求:

  一是精心设计国有企业文化内容,充分认识国有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作用,不断实现企业文化提升。这要求国有企业对每个发展时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进行整合,从正确、全面理解把握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的角度出发,精心提炼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战略等价值理念,并迅速转变成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化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中去,大力抓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文化竞争力,最终推动国有企业价值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共同实现。

  二是建立学习型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文化发展后劲。在知识经济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要想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学习,及时了解全球各方面的新信息,学习层出不穷的新知识。建立学习型国有企业,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思维能力,建立起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情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国有企业文化。

  三是国有企业要重视中外企业文化冲突,建设“合金”企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外企业文化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成就一种“合金”企业文化已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国有企业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要自觉地借鉴中外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企制宜,为我所用,不断创新,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建设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有企业个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文化。

5.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有哪些

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正在掀起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次高潮这说明,企业文化建设又一次引起国人的高度重视,然而,回顾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历程,认真审视这项事业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在看到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的同时,发现其中的问题、矛盾、偏向和误区,又使人油然而生出一些隐忧。
问题之一:华而不实,貌合神离
虚浮是多年以来存在于我们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①跟风,赶时髦,浅尝辄止,一暴十寒。视企业文化为时尚,看别人搞了自己立即行动,听说哪里要开会,赶紧编凑研讨材料,过后束之高阁,有一蹴而就之心,无长期努力之意。②做秀,表面化,虚张声势,哗众取宠。以CIS(企业形象战略或称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导入、甚至仅以MIS(理念识别)或VIS(视觉识别)的导入代替企业文化,口号响亮、手册精美、服装整齐划一,不过是些热热闹闹的花架子。③抄袭,雷同化,生搬硬套,千篇一律。价值观、信念、经营理念似曾相识,企业标识缺乏个性,制度、规范、行为方式不谋而合,特别是企业精神,照猫画虎、人云亦云且多是一些言之无物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的废话,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凤毛麟角。④肤浅,庸俗化,杂乱无章,不知所云。不理解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有的只是开展企业文体活动、福利活动(即那些可在其企业网站的企业文化网页中看到的大杂烩);有的只是将过去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民主管理等工作内容装到企业文化这个“筐”里;有的则将“宗旨”“精神”“理念”“准则”“作风”等概念相互混淆,张冠李戴。⑤脱节,两层皮,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张口“价值观”“理念”“形象”,闭口“愿景”“使命”,只停留在嘴上、墙上、本子上、电视报纸上,或者压根没打算动真章,或者说一套做一套,像虚假广告,把企业文化当作树形象的招牌和幌子。 
问题之二:急功近利,本末倒置
上述情形概括起来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轻行为,说到底也是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急功近利或本末倒置的表现。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上,急功近利、本末倒置之更为深层的表现则是对企业价值追求的错位。某些企业自以为深谙传统经济学理论,深恶“企业办社会”之苦,在渴望彻底的“政企分开”的同时,认为企业既是“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利润最大化便是其追求的永恒目标。进而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为达到盈利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方法所综合起来构成的组织行为模式和氛围。具体实践中大体有三种表现:一是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第一目标。认为企业生存需要成本支出、发展需要资金投入,这些都要靠利润来解决,利润是前提和先决条件,在逻辑顺序上先有利润然后才有其它,利润最大化是企业首当其冲的、第一位的目标。二是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主要目的。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把各种要素通过生产经营实现形态和功能上的转换并获得盈利,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增加利润才是发展,其它全可置于一边,在思维模式上把利润最大化当作企业的核心任务、根本宗旨。三是表面上高喊奉献社会,实际上惟利是图。以对国有资产和职工利益负责的面目出现,声称“凡是投入都要讲求产出”、“没有效益的钱一分也不能花”,关心的是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带来多少直接经济效益,企业的一切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着经济效益转。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强调企业是经济组织而忘记其社会细胞功能,强调企业对自己的经济价值而抛弃其对公众的社会价值,与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背道而驰,这些,本质上都是舍本求末的。这些企业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获得利润而投机取巧、不择手段,牺牲公众利益而片面追求自己眼前的、短期的经济利益,满足暂时的温饱和享受,却损害了企业长久的健康和生命力。
举例:塔门加坐的旧恨不搓;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有哪些

6. 国际企业文化发展现状

从国际一些著名公司来看,企业文化当前对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前它们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都根植于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
我们从这些优秀的公司中也发现它们的企业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企业共同的发展趋势,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员工,尊重顾客,强调产品质量与优质服务;鼓励发明创造,不断向市场投放新的产品;领导身体力行,带领公司员工,坚持公司的价值观和哲学观念;都有明确的企业目标和行为准则,全体员工都共同为之奋斗。具体地说,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个人主义注重绩效及个人能力的发挥。2、重视个人责任和权利。3、具有典型的价值观。如:讲究公私分明、公平合理、平等竞争、富于进取、勇于创新。4、实施制度化管理。5强调重视顾客,一切为了顾客的观念。

7. 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怎样?

早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就在国有企业界火了一阵子,虽然国有企业界对企业文化关注较多,但很多企业领导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仍然十分模糊。许多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的封闭型企业文化阶段,其“企业文化”常被单纯地认为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或者将企业职工的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也有的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仅仅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口号和标语上面,或规章制度及企业标志上面,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没有真正发掘出企业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国有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一种经济文化

  国有企业文化从形式上讲,它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从内容上讲,它反映了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从性质上讲,它不只是一般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而是企业必须要执行的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也就是企业的灵魂;从作用上看,它注重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作为包装企业的价值理念存在,它不是宣传企业的价值理念,而是要解决企业问题的价值理念。国有企业文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其它文化形态的内容,国有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的内容,其真正内涵是一种经济文化。纵观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法,规范分析多于实证分析,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缺乏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根据。但是,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运行,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企业文化是影响和决定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力,正如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贾春峰所说:“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那么这个力有多大?这个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可见,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经济文化,而且是一种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

  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强竞争力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与其它群体文化迥然不同,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且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一种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体文化。可以这样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谋求生存发展,而推出的“以人为本”的凸显人文关怀的经济管理模式,既是对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经济理念的变革,也是对单纯地以经济为手段管理经济的超越。为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加竞争力。

  首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国有企业文化的内容既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也不是复杂到“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国有企业文化内容往往具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如不同企业的价值理念绝不会完全相同。同一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可见企业文化的内容不能简单的“复制”与“克隆”,所以,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共性与特殊性,科学的确定企业文化内容。

  其次,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有企业的目标和任务考虑国有企业文化的模式。世界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动态的经济文化,尤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是潜移默化,长久不断充实发展和在认同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建设。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最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文化。

  建设企业文化首先就要冲出陈旧观念,习惯及制度的束缚。企业文化要保持先进性,只有把握其本质,与时俱进。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这就是说国有企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企业文化的模式。

  第三,根据国有企业的内部现实条件和外部客观环境,形成国有企业的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共性,即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目标的土壤,企业文化建设主要侧重在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同时,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中,企业文化的特征又不相同。国有企业要博采众长,因企而宜,其中尤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发展,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风格。

  国有企业要有战略观念,持之以恒建设国有企业文化

  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为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以下发展战略观念:

  ①市场观念。市场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必须树立起现代市场观念,坚持一切为了客户的思想,敏锐地把握市场脉搏,以富有独创性的生产经营占领市场。

  ②效益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要求企业自负盈亏的经济形态,国有企业的投入和产出都必须经过经济核算,这要求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并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创造最佳效益。同时,不仅单纯追求最低的创造成本,更要力求使产品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之和达到最优化。

  ③竞争观念。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普遍的自然法则,也是市场的竞争规律。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必须树立起公平竞争,合法竞争的竞争观念。在21世纪,传统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被崭新的人才竞争、速度竞争、时间竞争等竞争形式所取代。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在竞争观念的指导下,率领全体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

  ④信息观念。信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传播性、反馈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信息业也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激烈竞争的焦点,只有那些对信息具有敏锐洞察力,迅速应变力的国有企业才能担负起在现代竞争和未来竞争中获胜的历史使命。

  ⑤人才观念。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如何获取、保留优秀人才,做到以人为本是国有企业战略发展中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重要问题。

  ⑥信誉观念。信誉是国有企业在社会上所享有的声望,具体包括产品信誉和社会信誉。信誉至上,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国有企业战略观念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⑦服务观念。国有企业必须树立“大经济”的全面服务观念,包括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在内的完整的、全面的超值服务观念。

  国有企业不仅要积极强化以上发展战略观念,还要从以下方面积极探索,持之以恒地不断建设和创新国有企业文化:

  第一,突出重点,塑造灵魂。企业文化其理论博大精深,其内容丰富多彩,但其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是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它们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要精心提炼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确立和塑造。

  第二,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国有企业要着眼企业发展战略,让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被企业全体员工所共享,就必须在本企业范围内广泛宣传倡导,形成共识,贯彻落实。

  第三,领导带头,身体力行。国有企业领导者是国有企业文化的龙头,要塑造和维护国有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本身就得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这种价值观。领导者要充分发挥倡导作用、典范作用、推动作用、创新作用,既要注重对国有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也要表率示范,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并不断创新。

  第四,完善制度,体制保证。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在建设国有企业文化时应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企业员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同时,在建设国有企业文化时,要调整好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形成文化建设所要求的组织体系,并去实践不断变革、完善。

  第五,树立榜样,典型引导。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国有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法。把那些最能体现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表彰,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激励方法,将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第六,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要对企业文化进行系统性探讨研究,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思想熏陶,始终把企业精神的塑造和弘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建设国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

  第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文化体系。人类已跨入一个全球整合的时代,即全球一体,全球沟通和全球竞争的时代。这给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要求:

  一是精心设计国有企业文化内容,充分认识国有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作用,不断实现企业文化提升。这要求国有企业对每个发展时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进行整合,从正确、全面理解把握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的角度出发,精心提炼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战略等价值理念,并迅速转变成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化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中去,大力抓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文化竞争力,最终推动国有企业价值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共同实现。

  二是建立学习型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文化发展后劲。在知识经济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要想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学习,及时了解全球各方面的新信息,学习层出不穷的新知识。建立学习型国有企业,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思维能力,建立起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情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国有企业文化。

  三是国有企业要重视中外企业文化冲突,建设“合金”企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外企业文化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成就一种“合金”企业文化已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国有企业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要自觉地借鉴中外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企制宜,为我所用,不断创新,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建设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有企业个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怎样?

8. 如何分析企业文化现状

企业的高级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的小微企业很多都是朋友、夫妻、亲属等有密切联系的个体创立的,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从路边摊、小作坊一步步的发展起来的。对企业的管理往往是依靠亲情、经验、人脉等,对员工的管理主要是用强制命令、“一言堂”。企业领导者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对于这些企业领导者来说,怎样快速的积累财富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快速的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部分小微企业领导者最关心的,他们看重的是市场、技术、产品,对企业文化这种不能立竿见影对企业盈利产生作用的方面不很关心。
本末倒置,重视企业文化的外在,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
员工在企业中所接受的理念、信仰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创业者在企业创立、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财富观等都会融入到这个企业当中,企业的经营理念也或多或少的有着这些理念的影子。这些理念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在我国小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盲目的追求形式,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一提企业文化,很多的企业领导者首先想到的是组织员工搞文体活动。经常会看到有些企业举行球类比赛,组织运动会,放几场电影,组织职工爱好俱乐部类似这样的形式,以此来达到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开展必要的文体活动确实是企业文化的一个表现方面,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承认,单纯的文体活动不仅甲企业能搞,乙企业同样也能搞,而且可能更加有声有色。这就要考虑搞文体活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归根到底地说,我们进行文体活动的目的是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到这些活动中,若不这样,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的,也就更不可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的支持。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现在中国很多的小微企业领导者非常推崇中国传统文化,这些人中就有部分人认为既然是要做企业文化,何不如就将老祖宗的传统文化拿来用。他们认为既然是企业文化,那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这就让我们看到有些企业家推崇孔孟之道,那就用孔孟学说来管理企业,有些企业家就用老庄学说来管理企业。不可否认,企业领导者照搬这些学说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切合中国国情实际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充满了天人合一、强调“和”、左右逢源。这些理念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经营中无法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这就造成了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人情高于制度、不按规则办事、小团体的出现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应该予以继承发扬的,问题在于当前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是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没有将传统文化与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联系,所以难以实现对员工的工作激励。小微企业的成功都始于创业者的杰出奉献。创业者的经营哲学、经营理念、价值观等已经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些企业都深深地打上了创业者的烙印,企业家的意志就是企业的意志、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家的个人文化就是企业的文化。员工佩服企业家的成功,感受着企业家创业的艰辛,甚至对企业家产生了盲目的个人崇拜。企业家个人的魅力能将员工团结在自己的身边,也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可是这种文化模式也为企业日后的长久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企业文化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
文化本身是一种积淀,企业文化一经形成,就不太可能出现根本性质的改变,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大中型企业由于体制机制的因素,企业文化的调整不大,但很多小微企业的领导者在经历了企业的初创、发展、壮大后,眼界开阔了,自身素质也提升了,加之外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在经营理念方面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会产生从根本上对企业文化推到重来的冲动。这种想法不能全盘否定,毕竟企业是要不断发展的。就只怕有些领导者往往见异思迁,紧跟社会潮流,今天一个口号、明天一个标语,不断追求新名词,从而导致了企业文化的不稳定性和间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