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银行准备金比率?

2024-05-18 17:19

1. 什么是银行准备金比率?

存款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
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比例,就是准备金率。 
现在的准备金率是8%,在8月15日,要提高到8.5%,就是说,你存100元钱到银行,银行要拿出8.5元存入人民银行。 
存款准备金主要是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通俗的说,就是现在商业银行贷款放的太多了,怕造成社会信用膨胀,把一部分钱吸收到人民银行里来。对普通百姓来讲,影响不是太大。

什么是银行准备金比率?

2. 法定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关系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信用量↓ ---→派生存款量↓ ---→社会货币供给量↓ --→市场利率↑ --→社会经济紧缩

反之。。。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也就是,央行限制的是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多了的,就算是超额准备金 ,是自愿的

3.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率。拓展资料: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贷出去,必须按照法定比率留存一部分作为随时应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备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二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第四十六条同业拆借,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或者用于投资。拆出资金限于交足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和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拆入资金用于弥补票据结算、联行汇差头寸的不足和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要。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4.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家调节货币政策的有效方法。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旨在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5.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制度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之后逐渐演变成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于1984年厅清,一直到1990年代末,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功能不是调控货币总量,而是集中资金用于央行再贷款。因此,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维持著较高的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又称备付金)利率。

  1.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具有明显的优点:

  (1)作用速度快而有力;

  (2)作用呈中性,即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对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产生相同的友伏银影响;

  (3)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

  (4)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可以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2.存款准备金制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作用效果过于猛烈。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就会造成法定准备金的较大波动,对经济造成强烈影响;

  (2)准备金比率的频繁变动会给银行带来许多的不确定好宴性,增加了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因而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

  (3)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比率容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难。

  多数人认为,中央银行应放弃将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项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来使用;从具体的实际操作来看,多数国家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显示出“固定化”和逐渐“调低”的趋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6. 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义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贷出去,必须按照法定比率留存一部分作为随时应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在实行中央银行制国家,法定准备率往往被视作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率对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从直观上看,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越多,其可运用的资金就越少,从而导致社会信贷总量减少;反之,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低,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少,其可运用的资金来源就多,从而导致社会信贷量增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副作用
虽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对社会货币供应总量有较大的影响,但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再贴现率的调整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上。因为调整法定准备率虽然能带来在调整货币供应总量政策上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给社会带来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法定准备率的微小变动也会引起社会货币供应总量的急剧变动,迫使商业银行急剧调整自己的信贷规模,从而给社会经济带来激烈的振荡。尤其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时,导致社会信贷规模骤减,使很多生产没有后继资金投入,无法形成生产能力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在调整法定准备率时往往比较谨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量的影响
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再贴现率都是国家调节货币政策的有效方法。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银行吸收存款后可以将更多的份额放贷出去,留取较少的准备金,货币供应量因此增大。
反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货币供应量减小。

7.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贷出去,必须按照法定比率留存一部分作为随时应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备金。
在实行中央银行制国家,法定准备率往往被视作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率对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从直观上看,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越多,其可运用的资金就越少,从而导致社会信贷总量减少;反之,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低,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少,其可运用的资金来源就多,从而导致社会信贷量增大。
虽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对社会货币供应总量有较大的影响,但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再贴现率的调整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上。因为调整法定准备率虽然能带来在调整货币供应总量政策上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给社会带来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法定准备率的微小变动也会引起社会货币供应总量的急剧变动,迫使商业银行急剧调整自己的信贷规模,从而给社会经济带来激烈的振荡。尤其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时,导致社会信贷规模骤减,使很多生产没有后继资金投入,无法形成生产能力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在调整法定准备率时往往比较谨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8.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分类:  商业/理财 
   解析: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这个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985年: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统一为10%。
 
 1987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从10%上调为12%。
 
 1988年:为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上调为13%。
 
  
 
 1998年3月21日: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从13%下调到8%。 
 
 1999年11月21日:由8%下调到6%。 
 
 2003年9月21日:由6%调高至7%。 
 
 2004年4月25日: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
 
 参考:zhidao.baidu/question/110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