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

2024-05-20 06:00

1. 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

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

2. 数字出版的发展影响

从时间上看,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历史并不久远,但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速度却让我们始料未及,产业发展的覆盖范围甚至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例如CD、VCD、DVD、电子书、网络、MP3以及通过手机下载彩铃、彩信、图书图片等,这些数字出版的产物在丰富了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3. 数字出版的概念,内容,发展模式,理念。前景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出版的定义是: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其中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数字化和阅读消费数字化等。也就是说,数字出版涉及到版权、发行、支付平台和最后具体的服务模式,它不仅仅指直接在网上编辑出版内容,也不仅仅指把传统印刷版的东西数字化,又或者把传统的东西扫描到网上就叫做数字出版,真正的数字出版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用数字化这样一个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方式。

数字出版就其本质而言是传统出版的内容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传统出版业在发展过程,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对其产生的冲击,导致原来出版形态的变化。因此笔者对于数字出版的理解是:所谓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受到新的计算机技术的冲击,两个融合而成的一种全新的出版形态,它既传承了传统出版的优点,又结合了计算机技术,用计算机技术去深度表现传统出版的内容。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的统计,2007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超过360亿元,比2006年的200亿元增长了70.15%。其中,互联网期刊和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收入7.6亿元,电子图书收入2亿元,数字报纸(含网络报和手机报) 收入10亿元,博客收入9.75亿元,在线音乐收入1.52亿元,手机出版(含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收入150亿元,网络游戏收入105.7亿元,互联网广告收入75.6亿元。到2008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收入规模达到530亿元,比2006年增长149.13%,比2007年增长46.42%。另据《中国图书商报》统计,2008年中国出版行业数字出版利润为362亿。2009 年中国数字出版业总值达795 亿元人民币,首度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生产总值。

数字出版的概念,内容,发展模式,理念。前景

4. 数字出版的概念,内容,发展模式,理念。前景

2007年的数字出版行业可谓风生水起,出版行业推进数字出版的积极性高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2008年文化蓝皮书”指出,我国数字出版潜在市场巨大。未来五年,将有超过30%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阅读电子书和数字报,由图书馆等机构用户采购的电子书、数字报的销售规模将达到10亿元,由网民和手机用户带动的电子书、数字报内容销售及广告收入将达到50亿元。 

    数字出版蕴含巨大潜在市场 

    虽然以纸质媒介为代表的传统图书仍在当今的出版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不断延伸,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发展,数字出版理念逐渐深入,技术不断完善,形态日益丰富,受众迅速增加,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并日益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 

    据idpf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全年电子图书渠道销售额达到3180万美元,约合2.2亿人民币,同比2006年增长23.6%。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数字出版整体规模从2000年的15.9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6年的200亿元人民币,到了2007年,其市场整体规模更飙升至3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随着网络及手机普及率的持续提升及3g的到来,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被业内普遍看好。更有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网络出版的销售额将占到出版产业的50%;2030年,90%的图书都将出版网络版本。可以说,数字出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朝阳产业。 

    信息化冲击传统纸媒出版业 

    数字出版形态不断创新,在电子书的基础上形成对其他领域的扩张,包括从电子书到数字报纸,从电脑阅读到手机阅读,未来将在手机上形成随身“书报亭”,通过这个随身的书报亭来管理杂志、图书,给读者一个有冲击力的阅读体验。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数字出版所表现出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产业潜力不容忽视。相对的,传统出版业也由此面临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巨大挑战。传统出版业如何依靠数字化信息和数据占领未来市场、谋求新盈利和发展模式,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一方面,图书出版单位总体规模相对较小,而在未来的竞争中,经济实力将决定企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互联网发展赋予了“内容为王”概念以新的含义,但几乎所有的图书出版社在图书资源数字化整合集成过程中,扮演的只是电子图书出版资源提供者。全国电子图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掌握在少数几家非传统出版单位的电子图书出版商手中。这一点也使得传统图书出版社在未来的市场控制力上的弱势。同时,在数字平台上,传统的出版企业也已经失去占据网络平台品牌的先机。 

    数字出版发展尚存三大难题 

    我国数字出版市场虽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但中国整体的数字出版产业还受到现有的技术条件、阅读习惯和版权等问题的制约。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版权问题。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纠纷由来已久,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2007年“七位知名作家状告书生”和“400位学者状告超星盗版”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数字版权问题也成为业界的焦点话题。

5. 数字化出版物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数字出版的产品形态基本显现,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数字出版总产出由2006年的213亿元扩张至2010年的1058.4亿元,手机出版、网络游戏和网络广告俨然已经发展成数字出版产业的三大巨头;产业融合逐渐深入,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原本严格区分的行业边界愈发模糊,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和渠道运营商之间的相互融合越来越深入。大众传播领域不断发展,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发生改变,新媒体传播方式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互动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数字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内容的编辑、制作、印刷复制、发行、传播和消费都与技术进步紧密相关。虽然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发展较快,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产业链各环节赢利模式尚不清晰,这主要源于行业缺乏相应标准、技术与内容错位、数字出版内容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另外,作家三盅说:数字出版非开疆辟土之物。在产业蛋糕未整体做大之前,数字与实体之争,窝里斗而已。数字出版以低价优势将阅读者从图书馆、书店拉到电子设备终端,而低价不仅归功于从纸张到硬盘的成本下降,更源于著作人的收益被变相压榨(著作价值不应随介质改变而改变)。为了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中国政府部门加大了对数字出版业的支持与立法的力度,中国数字出版“十二五”规划指出,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中国实现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任务。同时,数字出版产业相关基地纷纷设立和行业协会联盟的成立加强了社会对数字出版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了数字出版行业标准的建设进程,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出版业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数字出版,这一方面来自于数字出版本身所具备的潜力,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国家对数字出版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此外,读者阅读环境、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的改变都在不断增加着数字出版的市场容量,同时,由于网络与生俱来的特质,网络科技的日益发展使得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孕育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数字化出版物的发展

6. 数字出版的市场规模

据统计,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达7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50.6%,产业增长率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其中数字期刊收入6亿元,电子书收入达14亿元,数字报(网络版)收入达3.1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256.2亿元,网络广告达206.1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则达到314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名副其实的三巨头。近几年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一路高歌。据统计,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达213亿元,2007年达362.42亿元,2008年达530.64亿元。2009年的产值是2006年产值的3.7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55%,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增长率,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政策环境空前利好,产值再创最高,数字出版平台竞争加剧,渠道不断创新。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规模达1377.88亿元,比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互联网广告(512.9亿元)、网络游戏(428.5亿元)与手机出版(367.34亿元)依然占据收入榜前三位。

7. 数字出版行业发展好吗?

数字出版是一个 新兴行业  前景当然是非常的好了  但目前遇到的瓶颈问题也很多  看你是参与数字出版的那个环节了。我理解的数字出版目前是几大行业所交汇在一块的数字出版:
第一:互联网行业(百度、腾讯、新浪、淘宝、当当网等都已经进军这块了)
第二:电信行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目前都在搞各自的阅读基地或是阅读器)
第三:IT行业或者是电子产品(苹果、汉王、方正、诺基亚、爱国者等都在推出各自的应用系统或者是阅读终端)
第四:传统出版业(出版社、图书公司、工作室)
目前最大的瓶颈不是技术问题是版权问题,国内版权太混乱,传统出版业体制太落伍,出版体制没有放开,导致目前发展的比较混乱非常的不正规。这个需要时间,我想至少要一年以上吧。
你说的以后就业,不知道这个以后是多长时间,我只能说目前处于跑马圈地的时期。
另外再告诉你数字出版的前景你可以参考一下这个世纪初的SP行业,SP行业当年也是非常的火爆和风光的,短时间造就了像空中网、掌上灵通这样的上市公司也造就了一大批富人。也是SP的产生在那个时候帮助众多门户网度过了世纪初最寒冷的冬天 哈哈  但由于整个行业的不规范 导致目前的衰弱  政府的打压。

数字出版行业发展好吗?

8. 数字出版历史

 1.数字的历史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改进,并传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以后,以讹传讹,世界各地都认同了这个说法。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印度,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进行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于是,数学计算就产生了。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比较先进,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
  到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在各地区的写法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罗门式:这一组数字在当时是比较常用的。它的特点是从“1”到“9”每个数都有专字。现代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在这一组数字中,还没有出现“0”(零)的符号。“0”这个数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时期才出现的。公元四世纪完成的数学著作《太阳手册》中,已使用“0”的符号,当时只是实心小圆点“·”。后来,小圆点演化成为小圆圈“0”。这样,一套从“1”到“0”的数字就趋于完善了。这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印度的近邻国家。
  公元七到八世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崛起。阿拉伯帝国在向四周扩张的同时,阿拉伯人也广泛汲取古代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这些国家的科学著作。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毛卡把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国王)曼苏尔。曼苏尔十分珍爱这部书,下令翻译家将它译为阿拉伯文。译本取名《信德欣德》。这部著作中应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由此,印度数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采纳。
  此后,阿拉伯人逐渐放弃了他们原来作为计算符号的28个字母,而广泛采用印度数字,并且在实践中还对印度数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于书写。
  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数字后,很快又把它介绍给欧洲人。中世纪的欧洲人,在计数时使用的是冗长的罗马数字,十分不方便。因此,简单而明了的印度数字一传到欧洲,就受到欧洲人的欢迎。可是,开始时印度数字取代罗马数字,却遭到了基督教教会的强烈反对,因为这是来自“异教徒”的知识。但实践证明印度数字远远优于罗马数字。
  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数学书籍《计算之书》,书中广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进的印度数字,它标志着新数字在欧洲使用的开始。这本书共分十五章。在第一章开头就写道:“印度的九个数目字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以及阿拉伯人叫做‘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
  随着岁月的推移,到十四世纪,中国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与应用。印度数字逐渐为全欧洲人所采用。
  西方人接受了经阿拉伯传来的印度数字,但他们当时忽视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认为是阿拉伯人的功绩,因而称其为阿拉伯数字,这个错误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
  2.数字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婆罗门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
  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于是设法吸收这些数字。
  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用的计算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
  后来,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费婆拿契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15世纪时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那时的阿拉伯数字的形状与现代的阿拉伯数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较接近而已,为使它们变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书写方式,又有许多数学家花费了不少心血。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却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向四方的,这就是后来人们误解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原因。
  3.数字出版产业有哪些分类  数字出版的定义是: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其中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数字化和阅读消费数字化等。也就是说,数字出版涉及到版权、发行、支付平台和最后具体的服务模式,它不仅仅指直接在网上编辑出版内容,也不仅仅指把传统印刷版的东西数字化,又或者把传统的东西扫描到网上就叫做数字出版,真正的数字出版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用数字化这样一个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方式。 
  从时间上看,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历史并不久远,但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速度却让我们始料未及,产业发展的覆盖范围甚至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例如CD、VCD、DVD、电子书、网络、MP3以及通过手机下载彩铃、彩信、图书图片等,这些数字出版的产物在丰富了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以出色的快速查询、海量的存储、低廉的成本、方便的编辑以及更加环保等特点,一时间风光无限。对此,甚至有人宣称:传统出版已经遭到无可匹敌的对手,未来的出版产业将不再是纸和墨的时代
  4.论述数字出版作品标识由哪些信息构成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有线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和卫星网络等。
  【数字出版概述】
  数字涉及到版权、发行、支付平台和最后具体的服务模式,它不仅仅指直接在网上编辑出版内容,也不仅仅指把传统印刷版的东西数字化,又或者把传统的东西扫描到网上就叫做数字出版,真正的数字出版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用数字化这样一个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方式,进而形成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条。
  从时间上看,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历史并不久远,但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速度却让我们始料未及,产业发展的覆盖范围甚至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例如CD、VCD、DVD、电子书、网络、MP3以及通过手机下载彩铃、彩信、图书图片等,这些数字出版的定义是: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其中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数字化和阅读消费数字化等。也就是说,数字出版出版的产物在丰富了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图形图像数字出版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通过设计规划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设计,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业态。如数字视听、数字动漫、网络学习、手机娱乐等都属于图形图像数字出版范畴。
  目前,西北地区图形图像数字出版由陕西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基地陕西数字新媒体艺术有限公司首次提出的概念,依靠数字出版基地的技术支撑,重点围绕图形图像出版关键技术及内容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动态数字出版的全媒体出版板块。
  5.你知道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吗  我国目前数字内容出版的整体状况还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出版由于出现较早、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网络出版由于政策、技术、版权保护、支付平台等诸多原因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电子出版的发展较早,最初从出版社软件出版部门剥离出来,成立电子出版部门,后来随着众多专业的电子出版社和多媒体制作公司的加人,我国电子出版的市场保持了长期的稳定增长。网络出版的市场状况是,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50家单位从事网络出版业务。
  到2004年,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估算,我国网络出版收人达到3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IT、通信、媒体、教育等)产值达250亿元,同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整个网络出版业产业链正在不断地完善,进人产业化发展的阶段。
  6.中国的数学发展史  大约在3000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自然数的四则运算,这些运算只是一些结果,被保存在古代的文字和典籍中。
  乘除的运算规则在后来的“孙子算经”(公元三世纪)内有了详细的记载。中国古代是用筹来计数的,在我们古代人民的计数中,己利用了和我们现在相同的位率,用筹记数的方法是以纵的筹表示单位数、百位数、万位数等;用横的筹表示十位数、千位数等,在运算过程中也很明显的表现出来。
  “孙子算经”用十六字来表明它,“一从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和其他古代国家一样,乘法表的产生在中国也很早。
  乘法表中国古代叫九九,估计在2500年以前中国已有这个表,在那个时候人们便以九九来代表数学。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汉代遗留下来的木简(公元前一世纪)上面写有九九的乘法口诀。
   现有的史料指出,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约公元一世纪前后)的分数运算法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献,“九章算术”的分数四则运算和现在我们所用的几乎完全一样。 古代学习算术也从量的衡量开始认识分数,“孙子算经”(公元三世纪)和“夏候阳算经”(公元六、七世纪)在论分数之前都开始讲度量衡,“夏侯阳算经”卷上在叙述度量衡后又记着:“十乘加一等,百乘加二等,千乘加三等,万乘加四等;十除退一等,百除退二等,千除退三等,万除退四等。”
  这种以十的方幂来表示位率无疑地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的。 小数的记法,元朝(公元十三世纪)是用低一格来表示,如13.56作1356 。
   在算术中还应该提出由公元三世纪“孙子算经”的物不知数题发展到宋朝秦九韶(公元1247年)的大衍求一术,这就是中国剩余定理,相同的方法欧洲在十九世纪才进行研究。 宋朝杨辉所著的书中(公元1274年)有一个1—300以内的因数表,例如297用“三因加一损一”来代表,就是说297=3*11*9,(11=10十1叫加一,9=10—1叫损一)。
  杨辉还用“连身加”这名词来说明201—300以内的质数。 (二)属于代数方面的材料 从“九章算术”卷八说明方程以后,在数值代数的领域内中国一直保持了光辉的成就。
   “九章算术”方程章首先解释正负术是确切不移的,正象我们现在学习初等代数时从正负数的四则运算学起一样,负数的出现便丰富了数的内容。 我们古代的方程在公元前一世纪的时候已有多元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及不定方程几种。
   一元二次方程是借用几何图形而得到证明。 不定方程的出现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这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希腊丢番图方程要早三百多年。
   具有x3+px2+qx=A和x3+px2=A形式的三次方程,中国在公元七世纪的唐代王孝通“缉古算经”已有记载,用“从开立方除之”而求出数字解答(可惜原解法失传了),不难想象王孝通得到这种解法时的愉快程度,他说谁能改动他著作内的一个字可酬以千金。 十一世纪的贾宪已发明了和霍纳(1786—1837)方法相同的数字方程解法,我们也不能忘记十三世纪中国数学家秦九韶在这方面的伟大贡献。
   在世界数学史上对方程的原始记载有着不同的形式,但比较起来不得不推中国天元术的简洁明了。四元术是天元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级数是古老的东西,二千多年前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都谈到算术级数和几何级数。十四世纪初中国元代朱世杰的级数计算应给予很高的评价,他的有些工作欧洲在十八、九世纪的著作内才有记录。
  十一世纪时代,中国已有完备的二项式系数表,并且还有这表的编制方法。 历史文献揭示出在计算中有名的盈不足术是由中国传往欧洲的。
   内插法的计算,中国可上溯到六世纪的刘焯,并且七世纪末的僧一行有不等间距的内插法计算。 十四世纪以前,属于代数方面许多问题的研究,中国是先进国家之一。
   就是到十八,九世纪由李锐(1773—1817),汪莱(1768—1813)到李善兰(1811—1882),他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上也都发表了很多的名著。 (三)属于几何方面的材料 自明朝后期(十六世纪)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文译本一部分出版之前,中国的几何早已在独立发展着。
  应该重视古代的许多工艺品以及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上的成就,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几何知识。 中国的几何有悠久的历史,可靠的记录从公元前十五世纪谈起,甲骨文内己有规和矩二个字,规是用来画圆的,矩是用来画方的。
   汉代石刻中矩的形状类似现在的直角三角形,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中国已记载了有名的勾股定理(勾股二个字的起源比较迟)。 圆和方的研究在古代中国几何发展中占了重要位置。
  墨子对圆的定义是:“圆,一中同长也。”—个中心到圆周相等的叫圆,这解释要比欧几里得还早一百多年。
   在圆周率的计算上有刘歆(?一23)、张衡(78—139)、刘徽(263)、王蕃(219—257)、祖冲之(429—500)、赵友钦(公元十三世纪)等人,其中刘徽、祖冲之、赵友钦的方法和所得的结果举世闻名。 祖冲之所得的结果π=355/133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在刘徽的“九章算术”注中曾多次显露出他对极限概念的天才。 在平面几何中用直角三角形或正方形和在立体几何中用锥体和长方柱体进行移补,这构成中国古代几何的。
  7.数学发展史  《数学的历史》
  30.00RMB 
  内容简介:数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在辉煌的数学成就背后,蕴含着数学家们何等的艰辛努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数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是怎样根据数学的知识而形成的?这些问题在数学的题海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当我们把目光从课本里拾起来,向历史望去的时候,就会惊讶地发现,数学并不是枯燥定义的累积,也不是繁琐公式的堆砌。数学有自己的灵魂,“它赋予它所发现的真理以生命;它唤起心神,澄清智慧;它给我们的内心思想增添光辉;它涤尽我们有生以来的蒙昧与无知”。(普罗克鲁斯) 本书通过大量珍贵的图;引领读者去抚摸巴比伦泥板上的神秘刻画,揣摩埃及纸草书中的象形数字,赞叹古希腊数学中的理性精神,感触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神韵;看一看阿拉伯的驼队如何把东方数学文明传入意大利,寻访文艺复兴的狂飙如何推动欧洲数学从解析几何发展到微积分,进而到现代数学的巨大变化。在本书中,读者还会看到解方程导致了群论的创造,证明第五公设催生了非欧几何,寻求超复数激发了“四元数”的灵感……新千年到来之际,“-费sA:定理”的获证,展示出当代数学的无比荣耀! 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书页,循着一幅幅珍贵的图片,探寻数学发展的轨迹,共享重温数学历史的愉悦吧!
  第一章 数学的起源 
  1.原始的记数法 
  2.尼罗河的赠礼 
  3.巴比伦的智慧 
  4.中国古代的算筹记数 
  5.印度一阿拉伯数字 
  6.阿拉伯数字在欧洲的传播 
  第二章 希腊数学的荣耀 
  1.几何学的诞生 
  2.毕达哥拉斯 
  3.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 
  4.阿基米德的故事 
  第三章 中国数学的神韵 
  1.大哉言数 
  2.“九章勾股弦” 
  3.刘徽、祖冲之与圆周率 
  4.“盈不足”术的故事 
  5.负数是怎样进入数学的? 
  6.天元术与四元术 
  第四章 阿拉伯数学:永恒的金带 
  1.百年翻译运动 
  2.花拉子米与《代数学》 
  3.阿拉伯的三角学 
  4.奥马尔·海亚姆:诗人数学家
  …… 
  第五章 数学在欧洲的复兴 
  第六章 从解析几何到微积分 
  第七章 代数学的华彩篇章 
  第八章 非欧几何革命 
  第九章 分析的严密化 
  第十间 数学的新时代
  我想楼主会对里面一些词语感兴趣的。
  另外可以推荐楼主看一看古代的《九章算术》里面有很多内容其实你可以看懂,并不高深,乐趣第一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