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持股的优缺点

2024-05-06 03:13

1. 经理人持股的优缺点

   现实中许多没有做过股东的经理人也许都期盼着能够持股,当上真正的股东,但是你真正的了解经理人持股的好与坏吗?一起来看看吧!
     经理人缘何梦追股份? 
    经理人所要的股份大概主要有期股、分红股、管理股、真正工商注册的股份等。那么,经理人为什么要股份呢?回答是不职业。
    尽管这几年我国经理人队伍在成长,然而职业经理人却很少,也就10%左右的经理人做到了职业化。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市场程度还很低。
    从经理人获取股权的动机来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总想做老板,提高自己的身份,增强自己决策的权力,自己辛苦努力后希望能有所收获,总觉得有股份后自己好像就有了产业,未来不干活也可以得到分红,自己早晚有所挂念等,而这些正是经理人不职业的一种表现。
     什么叫“职业”经理人? 
    什么叫完全职业化?“我读了MBA后就甘心一辈子做职业经理人,而不做老板。”其实做职业经理人只是一种职业,做老板也是一种职业,这完全是两个行当,与挣钱多少没有关系。
    而既做经理人,又做老板,是很难把两种角色同时扮演好的。完全职业化的经理人,至少从心态上讲就应该心甘情愿地踏踏实实地去做职业经理人,忠诚于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并且以做职业经理人而自豪。
     成为股东反而不幸福? 
    成为小股东——角色的两难
    有个经理人曾对我讲述了自己得到股份前后的故事:
    他在一个企业工作两年后业绩不错,老板为了兑现承诺,赠送他8%的股份,而且是做了工商注册变更的真股。而股权变更后,自己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
    自己虽然和以前一样仍担任总经理职务,但已然今非昔比:以前自己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无论是思考问题、做决策、发布指示、执行制度、处理员工关系等等都是处在经理人的角色来思考、处理一切,变成股东后,双重身份和角色反而导致自己左右为难,角色混乱。
    比如:过去给下属发布命令时,脱口就会说出“咱们都是打工的,应该站在老板的角度想想,你要是老板你会怎么想。”这样很容易和员工拉近距离,员工很容易接受。
    可自从有了股份之后,这话就无法说出口,而且员工还会半开玩笑地说“您现在是老板了”等酸溜溜的话,有些过去和自己谈的话现在都不谈了,于是自己得到的真实信息逐渐减少,与员工的沟通效果逐渐在下降,说话的力量逐渐在衰弱,工作成绩反比单纯做职业经理人时要差。
    老板有时会不高兴,以为他成了股东后不卖力,有时还会直截了当地说“你思考和处理问题,应该转变角色,你现在是股东了”等等。可真正到关键时候,一点股东的权力也没有,还是老板说了算,因为这股份是老板赠的,自己并没有真正出钱,说话也不硬气。
    自从做了股东以后,不仅没有真正行使股东的权力,更由于老板和员工的双向逼压,加上自己的心理作用,反而比较严重地影响到他做职业经理人的权力,搞得他很苦恼,心想还不如不要股权。
    像这位经理人的遭遇就是因为股权带来了角色的变化,导致职业经理人权杖的软化。经理人在得到了股权后,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叛徒”和“内奸”的两难选择:要么完全站在老板的立场上,员工会把你看成“叛徒”;要么完全站在员工的立场上,老板会说你是“内奸”,吃里爬外。
    如果还像过去做纯粹职业经理人那样两方面兼顾,那么你同时就担纲了“叛徒”和“内奸”的双重骂名。因此,职业经理人一旦被老板赠送的股份“套住”,将会很尴尬。
    股权就像软化剂一样,使职业经理人手中的权杖疲软下来,职业经理人的业绩也自然会打折扣。
     成为大股东——自掘的陷阱 
    职业经理人成为小股东会遇到上面的尴尬,那么是否成为大股东就好办了呢?还是用事实来说话吧。
    一位老板想投资某一新兴服务行业,刚好遇到了行业内一位经理人A。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就注册了一间公司,注册资本500万,现金完全到位。
    因为此前A经理已经做了详细的商业计划书,500万元就能完全启动,实现正现金流。老板说我不懂这行当,我只派财务人员,其他完全由你来经管,法人代表是你,你占55%股份,我占45%股份。前提是不发工资,但报销业务产生的费用。于是A经理欣然上任,正儿八经地做起了老板,大刀阔斧地干起来。
    除按计划购置常规的办公用品外,招聘技术人员、行政办公人员、筹建网站、印制宣传品等这些基本到位以后,A经理开始高薪大量招聘行业资深人士作业务代表。一时间行业人才云集,势头非常凶猛。
    A经理由于绝对控股,且是法人代表,自然是全力以赴,同时也把自己家中的许多资源都投在了公司上,真可谓是铆足了劲。作为背后投资人的真正老板尽管也在公司留了一间大办公室,但由于忙其他事务,很少到公司来。
    由于A经理过去是业务老总,刚开始公司业务启动很快。但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许多管理问题便凸显出来,尤其是业务代表的管理问题。
    而且A经理过去一直是做经理人,一旦做了老板,处理起问题来能力显得捉襟见肘,于是便劝说夫人辞职一块加盟,替自己打理内部事务。夫妻俩为了公司,可谓披星戴月,但谁想妻子的加盟反而让管理问题更加复杂化了,公司上下都有意见。
    没过多久,许多员工便知道真正的投资人是谁,于是一些有意见的员工便不怎么把A经理放在眼里了,认为你是打工的,还开夫妻店——于是就有人开始找“真老板”告状,于是背后的投资人出现在公司的概率高了,而A经理的身份便尴尬起来——虽然在员工面前仍是以老板自居,但只要真老板在场,说话也不得不看人眼色,而这些大家当然心领神会——就这样,A经理的`权杖一点点地开始软化。
    当然,公司业务自然比最初的计划速度要慢许多;八九个月之后,现金流开始吃紧;熬过严冬时,已是账面亏空,开始拖欠员工工资;等到五月份,账面亏损接近200万,同时一些被欠薪两三个月的员工开始找A经理闹,有些员工熬不住已经离开了。
    A经理好生烦恼,期间找投资人商量了几次,当实在不能强求投资人继续投资时,投资人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两人先按股份比例把亏损的额度补上,二是公司破产关门。A经理夫妻俩一商量只能是同意公司破产。就这样,A经理无奈、伤心、灰溜溜地离开了公司。
    其实,这位A经理在本案例中占据了绝对大股东的位置,并出任法人代表,可谓是双保险,但是为什么还出问题了呢?其根本原因在于:A经理就是一位职业经理人,不论他是以什么身份出现都改变不了这一特性。
    作为职业经理人,虽然占据了绝对大股东的地位,可他没有能量履行大股东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他作为大股东的权力自然无法兑现。
    但他名义上毕竟又承担着这些责任和义务,所以这势必影响到他作为经理人的权力。更要命的是他还出任法人代表,这更让他作为经理人没有回旋的余地。所以他败得很惨,而且败得名不正言不顺。可见股权对经理人权杖更多是起制约作用,甚至是毒害作用。
     股权何时能强化权杖? 
    上面讲的是真实股权对职业经理人权杖的软化作用。
    同样起软化作用的还有管理股。管理股不是真正的股份,更多是针对管理层的分红股,在担任管理职务期间享有股份的表决权和分红权。这种股份对经理人有双重作用,可能会在董事会里争取一部分主动性,但是对下发挥权杖产生的仍是制约作用。事实上,管理股就是镜中的烧饼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分红股对权杖的作用应区别对待。如果分红股只是针对主要高层,其他员工没有,那么这样的股份也会软化权杖;如果是针对大多数员工的,那么对经理人的权杖则有积极作用。因为此时的分红股是一种激励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把现货转变为期货的分配方式,不仅是激励了经理人,更是激励了全员,经理人可以较好地运用权杖的作用来激励全员奋斗。
    期股本身就是期货,是现货延期支付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分配形式,也是一种用未来激励经理人和员工奋斗的方式,同时也是企业降低风险的一种方式。
    期股如果是针对少数经理人的,那么其对权杖的影响是不明显的;如果期股是针对大多数员工的,那么期股就变成有效的激励方式,对经理人的权杖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期股的缺陷是一旦目标实现,激励作用将会大大降低,此时对经理人的权杖起到消极的作用。这个消极作用可能来自经理人自身,也可能来自那些成为富翁的员工。
    

经理人持股的优缺点

2. 公司持股和个人持股的利弊

一、个人持股的利弊分析(一)个人持股之“利”1.激发员工的股东意识,能起到长期激励作用在这一点上,它分享了股权激励的一般价值。通过员工持股使得员工不仅获得了利益,分享了企业的增值收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员工获得了股东身份,这种身份激发员工的股东意识,潜在的让员工以股东身份来打工。2.能留住优秀人才显而易见,越是优秀的人才,在企业获得的股权份额会更大,当企业价值不断提升时,优秀人才对其股权利益的想象空间将会被“持股”这一事件放大,进而,会强化优秀人才对企业未来的认同,和对企业的忠诚和尽责。3.为企业进行民主管理,提供股权基础再独裁的企业,也需要适度的民主,因为,企业管理上的独裁和民主从来都是一种矛盾,不同的企业无非是平衡点位不同而已。员工持股意味着股权的适度开放和分散,这些持有股份的员工基于股东身份,就会产生股权意识和股东责任,会对公司的发展和管理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就为股权民主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二)个人持股之“弊”1.容易产生公司与员工的股权纠纷股权激励改变了员工单一的雇员身份,成为公司股东。一旦因为员工跳槽或者员工被解聘而引发劳动纠纷,情况就会变得复杂,因为在劳动纠纷之外,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公司与员工之间的股权纠纷。对于上市公司来讲,情况要乐观很多,因为员工只是股票二级市场的一员,但是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就必须要慎重处理。因此,公司在制定员工持股方案时必须将与员工产生劳动纠纷后的退股方案设计完善,否则极易陷入股权纠纷的泥沼之中。2.防止股权激励减损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如果不注意控制,极有可能造成公司被经理层控制或者产生董事会股东会僵局的情形,从而影响公司运营,作为公司创始股东来讲,产生这样的情形也是极其悲哀的。黄光裕与陈晓之争应该成为企业家进行股权激励的警钟。股权激励方案中,如何保证原始股东的控制权应当排在整个股权激励方案的首位。二、公司持股的利弊分析: (一)有利方面 1.可以稳定公司的股权结构。在相互持股情形下,可有效防御敌意收购,夺取公司的经营控制权,这进一步可稳定公司的经营权,促使公司进行长期投资。 2.可加强公司间的合作。通过相互持股,公司间结成战略联盟,维持和促进互相的合作,确保公司的供销渠道的稳定,减少公司经营风险。如果相互持股达到了形成企业集团程度,则在经营中又可以发挥集团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还可以方便地向相互持股公司筹集资金,而且往往成本较低廉,如果有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参与相互持股,那么这种筹资优势更为显著。另一方面,相互持股使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行为。 (二)弊端 虽然交叉持股制度具有前述各项正而功能,并受到实务界和部分学术界的肯定。但另一方面,相互持股也有着许多弊端。 1.虚增资本。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例如,甲、乙两个公司各有资本额2000万元,甲、乙两公司相互向对方投资1000万元,此时两家公司在账而各有1000万元之新增资本,而实际情况是两家公司的资本并无任何实质的增加,而且虚增资本的数量会随着相互持股公司数录的增加以倍数扩大。虚增资本必然会导致资本空洞化的结果,与公司法的资本真实原则、资本维持原则和资本不变原则相冲突。此举同时意味着,当乙公司把甲公司所投资之资金,再度转投资甲公司时,无疑是将甲公司的出资返还给甲公司,违背了《公司法》的禁止出资返还的理念。最后,这种行为还形同甲公司透过乙公司间接地持有自己公司之股份,而与《公司法》禁止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规定背道而驰,严重影响到公司资本的充实。 2.妨碍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扭曲整个经济体的资本流转机制。相互持股公司之间有着外人所不及的信息优势,这容易诱发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非法操纵股价。 在相互持股状态下,证券市场所具有的转移公司控制权的功能将难以发挥,从而不能驱赶效率低下、不负责任的管理者,从外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3.引发公司间的垄断行为。若公司间有相互竞争关系,但却彼此交叉持股,则在获取最大利润的共同目标下,这些公司有极大的可能会实施不法垄断联系,操纵市场价格或产量等。 4.容易引发内部人控制。

3. 对于股票来说,公司高管持股越多越好吗?

股权结构设计是有很多题外话可以聊的。

马云持股很低,为什么控制阿里?因为在签雅虎和软银投资的时候,条款明确标注这种大股东只有获取分红的权利,不得干预公司的发展和战略决策。也就是说,你出钱,其他事你不用管。这是一个类型。

比如阿里有没有持股比例比马云多的?有非常多。但为什么董事长是马云呢?因为只有马云能让大家的股价更值钱,因为只有马云能统领十八罗汉,因为只有马云能让阿里系越来越庞大。这是个人能力强大,能代表企业的发展理念,而一般创始人是最具备这种能力的,所以创业当董事长似乎一直是正常现象。这是一个类型。

股价制企业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局,董事局选举董事长。按照这一逻辑,哪怕只持千万之一,万分之一的股份都是可以当董事长的,因为他代表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所有人都信服他。控股公司,是他带领的集团占用足够的股价达到说一不二的实力,并不是他自己的持股比例可以支撑他说一不二。

如题,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吸二级市场或者私下交易吸纳TCL的股价,达到51%。这里的问题:一,是你自己的财力吗?肯定不是,这组财力背后一样也是一个集团,一个公司,一个团队,不可能是一个人。到时新的董事长选出来以后,他自己的持股比例也高不到哪里云。二,即使财团拿下51%,在决策企业发展的时候,这51%里的人会不会意见统一?如果2%不赞同,而剩下的49%正好和这2%意见一致呢?

企业上市,体量放大以后,谁说的算没什么意义,因为上市以后本质上企业属于全体股东,企业的发展也是全体股东的意志表现。但不可能一个个出来说话,总要选出代表的。这叫管理!而有钱,不一定胜任管理。如果这样,那么多风投机构光委派管理人员就吃不消了。

回归正题:

为什么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个人持有公司的股份非常少:很可能是稀释给了员工鼓励员工努力工作获取分红,也可能是大的投资分走了股价。这有很多种可能的,但股东持股多少,并不能决定他在公司决策中的领导权。

公司持股的股份跟股东有什么关系,公司也是法人,法人股东跟普通个人股东本质一样都是股东。只是公司的财力能力可能会占有更多的股份获取更多的分红。

对于股票来说,公司高管持股越多越好吗?

4. 公司高管不持股与持股,有什么好处或坏处

高管作为最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类人,他们大量持股时,多数对于上市公司股价构成利好。【摘要】
公司高管不持股与持股,有什么好处或坏处【提问】
高管作为最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类人,他们大量持股时,多数对于上市公司股价构成利好。【回答】
利:促进了高管对于公司的忠诚度,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拼尽全力去做事,高管持股会使得高管对于工作更加积极热情弊:高管属于公司高层,权利很大,可以联合在一起,蒙蔽大众,大众无法知道公司的真实情况,上层领导也可能被欺骗。【回答】

5. 公司持股和个人持股的利弊有哪些

公司持股和个人持股的利弊:1、利处:激发员工的股东意识,能起到长期激励作用;能留住优秀人才;为企业进行民主管理,提供股权基础;2、弊端:容易产生公司与员工的股权纠纷;防止股权激励减损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如果不注意控制,极有可能造成公司被经理层控制或者产生董事会股东会僵局的情形。通过相互持股,公司间结成战略联盟,维持和促进互相的合作,确保公司的供销渠道的稳定,减少公司经营风险。如果相互持股达到了形成企业集团程度,则在经营中又可以发挥集团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还可以方便地向相互持股公司筹集资金,而且往往成本较低廉,如果有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参与相互持股,那么这种筹资优势更为显著。另一方面,相互持股使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行为。

公司持股和个人持股的利弊有哪些

6. 员工持股的利与弊

 对高增长的互联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员工持股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激励方式,这种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所采用。
   这种激励方式在美国股权激励模型中,被称之为“员工持股计划”(ESOP),它既被视为是一种激励手段,也被看作是一种退税策略,还被当作是一种退休福利,总之,如同其他大多数股权激励模型一样,员工持股有着股权激励的诸多好处。
       1、激发员工的股东意识,能起到长期激励作用 
   在这一点上,它分享了股权激励的一般价值。通过员工持股使得员工不仅获得了利益,分享了企业的增值收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员工获得了股东身份,这种身份激发员工的股东意识,潜在的让员工以股东身份来打工。
    2、能留住优秀人才 
   显而易见,越是优秀的人才,在企业获得的股权份额会更大,当企业价值不断提升时,优秀人才对其股权利益的想象空间将会被“持股”这一事件放大,进而,会强化优秀人才对企业未来的认同,和对企业的忠诚和尽责。
    3、为企业进行民主管理,提供股权基础 
   再独裁的企业,也需要适度的民主,因为,企业管理上的独裁和民主从来都是一种矛盾,不同的企业无非是平衡点位不同而已。员工持股意味着股权的适度开放和分散,这些持有股份的员工基于股东身份,就会产生股权意识和股东责任,会对公司的发展和管理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就为股权民主和民主管理的前提。
   员工持股的有点是“抽象的”,而且是“深远的”,对其价值的理解是要超越“大股东意识”和“股权独裁思想”的!
    1、容易产生公司与员工的股权纠纷 
   股权激励改变了员工单一的雇员身份,成为公司股东。一旦因为员工跳槽或者员工被解聘而引发劳动纠纷,情况就会变得复杂,因为在劳动纠纷之外,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公司与员工之间的股权纠纷。对于上市公司来讲,情况要乐观很多,因为员工只是股票二级市场的一员,但是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就必须要慎重处理。因此,公司在制定员工持股方案时必须将与员工产生劳动纠纷后的退股方案设计完善,否则极易陷入股权纠纷的泥沼之中。
   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善用持股平台!
    2、防止股权激励减损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 
   如果不注意控制,极有可能造成公司被经理层控制或者产生董事会股东会僵局的情形,从而影响公司运营,作为公司创始股东来讲,产生这样的情形也是极其悲哀的。黄光裕与陈晓之争应该成为企业家进行股权激励的警钟。股权激励方案中,如何保证原始股东的控制权应当排在整个股权激励方案的首位。
   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控制员工持股的比例!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