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庙中僧人的岗位?

2024-05-16 00:36

1. 佛教寺庙中僧人的岗位?

最高是住持,以住持为一众之主,非高其位则其道不严,故尊为长老,居于方丈。住持、长老、方丈这三个称谓所指的是一样的。重要寺务由住持会同首座等班首与四堂口主事共议决定。 
 
今日十方丛林所实行的,根据元代《敕修百丈清规》,更有增益调整。住持(方丈)为整个丛林的核心,住持之下有四大班首和八大执事辅佐。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和堂主,八大执事为监院、知客、僧职(又叫纠察)、维那、典座、寮元、衣钵、书记。丛林的执事,细分起来共有一百零八位。但这些不一定全部设置,而是随寺院的大小、僧人的多少或某种特殊情况灵活掌握,其名称也有差异。这些职事名称,以等级分司统称为知事人员(一级)、主事人员(二级)和头事人员(三级)。以承担的职责轻重又可分为列职与序职两部分。列职相当于职务,侧重按办事能力和工作需要列其职别;序职相当于职称,侧重按出家资历和修持功夫定其位次。列职和序职又可分为东序和西序。东序为主位,西序为宾位,故将直接为住持工作的丛林执事待以主礼,列于东序;将辅助住持工作的待以宾礼,列在西序。实际上,东序和西序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仅仅成为一种形式。有人说这是为仿照宫廷中文武两班朝见圣上的威仪而设,可能也有些道理。十方丛林中,比较典型的是设四十八单执事,依东、西两序排列为:  
 
列职  
 
东序:都监、监院、副寺、库头、监收、庄主、磨头、寮元、殿主、钟头、鼓头、夜巡  
 
西序:典座、贴案、饭头、菜头、水头、火头、茶头、行头、门头、园头、圊头、照客  
 
序职  
 
东序:维那、悦众、祖侍、烧香、记录、衣钵、汤药、侍者、清众、请客、行者、香灯  
 
西序:座元、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藏主、僧值、知藏、知客、参头、司水  
 
十方丛林,一般有比较完备的组织和齐全的执事。近现代的丛林,基本设置五个部分,即禅堂、客堂、库房、大寮、衣钵寮,合称为“五大堂口”;其中后四者又称为“四堂口”。重要寺务由住持会同首座等班首与四堂口主事共议决定。此外,尚有首座寮以款待上座名宿,有侍者寮以待初学新参,有行者寮以处务行者和童行,有众寮(云水堂)以接待过往僧众。又有蒙堂以待知事、僧值以上退职人员,有单寮以待副寺以下退职人员,有延寿堂以待老、病僧人,有庄田以供禅众从事生产。各堂又各立规约以资遵守约束。  
 
十方丛林的规模较大,财产为僧团公有。僧人们不准招收弟子,故其住僧来自四面八方合住一起。十方丛林具有开堂传戒的资格,一般都定期传戒,为子孙丛林的求戒者传授戒法。十方丛林依据方丈的产生办法可分为选贤丛林、戒眷丛林和法眷丛林。选贤丛林的方丈是寺僧经过民主协商,从广大僧人中推举的德高望众者;戒眷丛林的方丈,也是从僧人中推举的德高望众者,但其必须是在本丛林中受的戒;法眷丛林的方丈,是由原方丈在《寺院法眷》上载明的几位嗣法弟子依次担任。十方丛林的住持,一般是六年一任,但可以连任,也有实行终身制的。住持退位后称为“退院和尚”。  
 
十方丛林可以接待各地云游参学的僧人,叫作“挂单”或“挂褡”。“单”指僧人的行李,挂单是将行李安放起来,暂不他往的意思。僧人挂单于十方丛林,首先住在云水堂。云水堂住相当长时期后,以本人要求和住持同意,可以住进禅堂或念佛堂,成为寺中的基本僧众。住云水堂可以随时他往;住禅堂或念佛堂后,如果要离寺他往,只能在每年正月十五日或七月十五日提出申请告假。禅堂或念佛堂的僧众名额是有一定限额的。  
 
关于丛林制度详见于《百丈清规》和它的注书《百丈清规证义记》等。至于丛林中行事和古德风规,则有道融《丛林盛事》、慧彬《丛林公论》、慧洪《林间录》、净善《禅林宝训》、无愠《山庵杂录》等,可资参考。

佛教寺庙中僧人的岗位?

2. 佛教寺院里的职事除了方丈还有哪些

在住持方丈指挥下,置有多种职位,略表如下:
一、列职(一切寺务,寺门经营)
1、东  序
夜巡   任夜警
鼓头   掌管法鼓
钟头   掌握时刻
殿主   佛堂内清洁主任
寮元   掌管器物消耗品
磨头   卫生保健员
庄主   不动产管理主任
监收   经收财物
库师   保管财物
副寺   相当于副监院,主任会计,亦称库头
监院   综理寺务的总务主任
都监   上辅住持,下质监院
2、西  序
照客   接待并款待来客
净头   清扫厕所,洗换面巾
园头   耕种田园
门头   门房
行堂   餐厅管理员
茶头   供应茶水
火头   烧洗脸水
菜头   烹调斋菜
饭头   煮粥,是与典座相并立的重要职位
柴头   亦称炭头,掌管烧料
典座   经理日常事务、餐饮
二、序职(祖道提纲,僧众辅导)
1、东  序
香灯   掌管香烛
行者   头陀行(苦行)者
请客   招待
清众   普通僧人(群众)
侍者   服侍长老,任杂事
汤药   为方丈熬汤煎药
衣钵   监理法具及贵重物品
记录   书记、收发文件
烧香
祖侍   祖堂的杂役
悦众   敲打法器以配合维那
维那   管理众僧,起腔领念
2、西  序
  司水   管理洗浣水等
  知客   亦称典宾,招待,接受法事之委托等,参与寺院经济的运营,地位重要
  僧值   值日(夜)僧
  藏主   亦称知藏,管理藏经、图书
  书记   记录文书
  堂主   管理学僧
  后堂   负责讲说
  西堂   负责宣讲开示
  首座   佛学讲授主讲
  座元   第一座

3. 佛教寺庙里的职务有那些?称谓是什么?负责什么?

佛教寺庙职务性身份称谓如下:
上座:原始佛教将僧人依戒腊年限之长短分为下座(10年以下)、中座(10年至20年)、上座(20年以上)。后转而为寺院职务之称。上座为一寺之长,主要是弘讲佛法,作僧中表率。唐代以后称为方丈或住持。也用于对有德行之僧或僧腊较高者的尊称。
寺主:位居上座之下,负责一寺实际事务。唐代以后也称寺监或监院。
维那:位居上座、寺主之下,管理众僧杂务,调和僧众纠纷,辨别度牒真伪等。又负责僧众纪律事务。唐代以后维那成为丛林八大执事之一,主要负责宗教仪轨、佛事唱念等。
住持:为一寺之长,有护持佛教令久住世之意。
方丈:即住持。因其所居之处为“方丈”室,故而得名。
首座:为全寺修行之模范,掌禅堂中号令之权。
西堂:为西堂首座,辅助方丈教导修行的僧人。
后堂:为后堂首座,负责后堂修行之事务。
堂主:居首座之下,负责禅堂、念佛堂之事务。
监院:负责协助方丈或都寺监理寺院总务。古称监寺、院主、主首、寺主,后为特尊住持而改称此名,俗名当家。大寺可设数名监院。
当家:为监院之俗称。
知客:为客堂负责人,掌管全寺接待事宜。大寺可设数名知客。
僧值:又称纠察,管理清规执行情况及僧众威仪。
典座:为厨房、斋堂负责人,管理僧众伙食及信徒供斋等事务。
寮元:为云水堂负责人,管理来寺挂单僧侣的事务。
衣钵:为方丈室负责人,帮助住持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书记:掌管寺内文书往来之事。
化主:一、指丛林中负责向施主募化的僧人。二、意为教化之主人,通常指丛林之住持。
侍者:指服侍住持之僧人。大丛林住持可有多位侍者,分为烧香侍者、书状侍者、请客侍者(帮助接待客人)、衣钵侍者(帮助掌管住持钱物)、汤药侍者(负责住持的饮食、医疗杂务)、衣物侍者(帮助浆洗衣物)等。
此外,大丛林中通常还设有副寺(管财会)、直岁(管农作)、知藏(亦名藏主,管藏经楼)、知浴(又名浴主,管浴池)、知殿(又名殿主,管殿堂香火、卫生)、庄主(管庄田、领地)、园主(管菜地,或称菜头)、塔主(管理塔院)、门头(负责门卫)、磨头(管理磨坊)、净头(管环卫)、毛头(管理发)、司库(又名库头,掌管仓库)、参头(司掌法事礼仪)等等。

扩展资料
佛教职务性身份称谓在中国特别多,也很重要。自南北朝建立僧官制度以来,各个朝代按行政区划设立了许多的僧官,名目繁多,如僧正、僧主、沙门统、昭玄统、僧录、僧统等等,现已不适用了。近代社团组织兴起,佛教界也建立了各级佛教协会和居士林等组织,于是佛教徒中有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林长、干事、主任等头衔,这与各界没什么差别,故不需赘述。人们遇到比较多、易于混淆的是负责寺院管理的和从事佛教法务的职务性称谓,下面就略作介绍。
早期佛寺的管理一般由上座、寺主、维那三纲负责。自唐代禅宗大兴,百丈禅师创立丛林清规以来,天下风行,丛林制度日益健全,寺院执事也越来越多,按东西两序排列,大丛林的执事可多达48位甚至上百位,方丈以下主要的有四大班首(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八大执事(监院、知客、僧值、维那、典座、寮元、衣钵、书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称谓

佛教寺庙里的职务有那些?称谓是什么?负责什么?

4. 佛教寺庙里的职务有那些?称谓是什么?负责什么?

佛教寺庙职务性身份称谓如下:
上座:原始佛教将僧人依戒腊年限之长短分为下座(10年以下)、中座(10年至20年)、上座(20年以上)。后转而为寺院职务之称。上座为一寺之长,主要是弘讲佛法,作僧中表率。唐代以后称为方丈或住持。也用于对有德行之僧或僧腊较高者的尊称。
寺主:位居上座之下,负责一寺实际事务。唐代以后也称寺监或监院。
维那:位居上座、寺主之下,管理众僧杂务,调和僧众纠纷,辨别度牒真伪等。又负责僧众纪律事务。唐代以后维那成为丛林八大执事之一,主要负责宗教仪轨、佛事唱念等。
住持:为一寺之长,有护持佛教令久住世之意。
方丈:即住持。因其所居之处为“方丈”室,故而得名。
首座:为全寺修行之模范,掌禅堂中号令之权。
西堂:为西堂首座,辅助方丈教导修行的僧人。
后堂:为后堂首座,负责后堂修行之事务。
堂主:居首座之下,负责禅堂、念佛堂之事务。
监院:负责协助方丈或都寺监理寺院总务。古称监寺、院主、主首、寺主,后为特尊住持而改称此名,俗名当家。大寺可设数名监院。
当家:为监院之俗称。
知客:为客堂负责人,掌管全寺接待事宜。大寺可设数名知客。
僧值:又称纠察,管理清规执行情况及僧众威仪。
典座:为厨房、斋堂负责人,管理僧众伙食及信徒供斋等事务。
寮元:为云水堂负责人,管理来寺挂单僧侣的事务。
衣钵:为方丈室负责人,帮助住持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书记:掌管寺内文书往来之事。
化主:一、指丛林中负责向施主募化的僧人。二、意为教化之主人,通常指丛林之住持。
侍者:指服侍住持之僧人。大丛林住持可有多位侍者,分为烧香侍者、书状侍者、请客侍者(帮助接待客人)、衣钵侍者(帮助掌管住持钱物)、汤药侍者(负责住持的饮食、医疗杂务)、衣物侍者(帮助浆洗衣物)等。
此外,大丛林中通常还设有副寺(管财会)、直岁(管农作)、知藏(亦名藏主,管藏经楼)、知浴(又名浴主,管浴池)、知殿(又名殿主,管殿堂香火、卫生)、庄主(管庄田、领地)、园主(管菜地,或称菜头)、塔主(管理塔院)、门头(负责门卫)、磨头(管理磨坊)、净头(管环卫)、毛头(管理发)、司库(又名库头,掌管仓库)、参头(司掌法事礼仪)等等。

扩展资料
佛教职务性身份称谓在中国特别多,也很重要。自南北朝建立僧官制度以来,各个朝代按行政区划设立了许多的僧官,名目繁多,如僧正、僧主、沙门统、昭玄统、僧录、僧统等等,现已不适用了。近代社团组织兴起,佛教界也建立了各级佛教协会和居士林等组织,于是佛教徒中有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林长、干事、主任等头衔,这与各界没什么差别,故不需赘述。人们遇到比较多、易于混淆的是负责寺院管理的和从事佛教法务的职务性称谓,下面就略作介绍。
早期佛寺的管理一般由上座、寺主、维那三纲负责。自唐代禅宗大兴,百丈禅师创立丛林清规以来,天下风行,丛林制度日益健全,寺院执事也越来越多,按东西两序排列,大丛林的执事可多达48位甚至上百位,方丈以下主要的有四大班首(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八大执事(监院、知客、僧值、维那、典座、寮元、衣钵、书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称谓

5. 佛教寺庙里的职务有那些?称谓是什么?负责什么

寺院的组织,在唐代由三纲(上座、寺主、维那)共同负责全寺事务。到了宋代,寺主改称住持,世俗又称住持为“方丈”。  
除住持外,设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等。
四大班首是指导禅堂或念佛堂修行的,四大即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首座为全堂修行的模范,掌禅堂中号令之权。东为主位,西为宾位。
本寺住持为主人,相当于东堂首座。
辅助住持修行的称为西堂首座,分住后堂责任的称后堂首座,简称后堂,堂主是在首座之下负责禅堂或念佛堂事务的。
八大执事是专管全寺各项事务的。1、监院(库房负责人):综理全寺事务,掌管全寺经济。2、知客(各堂负责人):掌管全寺僧俗接待事宜。3、僧值(纠察):管理僧众威仪。4、维那(禅堂负责人):掌管宗教仪式的法则。5、典座(厨房、斋堂负责人):管理大众饭食斋粥。6、寮元(云水堂负责人):管理一般云游来去的僧侣。7、衣钵(方丈室负责人):辅助住持照应庶务,调和人事。8、书记:职掌书翰文疏。

扩展资料:寺庙是佛教建筑之一,汉传佛教的寺庙均是中式建筑风格,藏传佛教的寺庙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中国寺庙建筑则恰好相反,它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
寺: 创字会意即寸土之地,表示精确,不容猜疑变化。寺通“侍”(侍候)与“是”,原为皇帝(圣贤位)下的最高—级办事机构(三卿九寺,如大理寺)。寺位,寺处,做事,只需敬顺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不容置疑与改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佛陀入世中国教化世人的办事管理机构,系皇帝直接接引并侍服于宫廷,故亦称佛寺。所以宫延、寺院建筑与园林之相,系出—脉。佛寺就表示敬信佛陀教化,顺理即化。
庙: 世间达贤位逝者,亦可依律建庙,如孔庙,二王庙等,皆是敬顺真如,仰止贤圣,即得妙法之地,故称庙,庙通“妙”也。
寺庙: 寺和庙的通称。所以寺庙,包括祠堂皆是敬顺仰止之地,得妙法真如之地,当顶礼。寺庙庄严,神圣不可侵犯,寸土之间,可随顺而不可随意更改,敬顺即得妙法。
参考资料佛教称谓-百度百科

佛教寺庙里的职务有那些?称谓是什么?负责什么

6. 寺院内部有哪些职能部门

寺院内部有法堂、客堂、斋堂。
一、法堂,七堂伽蓝之一,乃禅林演布大法的地方。位于佛殿的后方,方丈的前方。相当于讲堂,而"讲"通于"讲教",在禅宗,为别于他宗,且示其教外别传的宗旨,所以特称为法堂。
二、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负责对外的联络,宾客、居士、云游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协调,僧众的考勤和纪律,各殿堂的管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客堂集外交、内务于一体,事情十分繁杂。
客堂还接送方丈手谕的牌告,及时传递着寺内的信息。如本日佛事内容及参加人员,或者其它有关僧众生活行动的消息。
三、斋堂外挂着木鱼(梆),“梆响过堂”,敲木鱼成为僧人进堂用斋的讯号。
1、过堂:过堂是指早,中两次开梆,齐到斋堂吃饭,名叫过堂。
2、五观堂:斋堂是寺院和尚一起集合过堂吃饭的地方,由于僧人,饭食之前要做五种观想,因此又名五观堂。
用斋的桌凳安放整齐,僧人用斋前要念“供养咒”,盛菜添饭有行堂僧人经管,用斋时不得说话,规矩很严。
现在参拜寺院的居士、信众也可在斋堂用斋。在寺庙吃饭,也是一种修行。

扩展资料:
寺院不仅具有弘法利生的传统佛教的重大作用,还至少具备如下七个方面的功能:
一、传法教育的功能。
二、庄严国土、美化环境的功能。
三、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
四、接引信徒实践佛陀教诲的功能。
五、保存传统文化的功能。
六、抚慰人心、稳定社会的功能。
七、旅游观光胜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斋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堂

7. 寺院内部有哪些职能部门

寺院内部有法堂、客堂、斋堂。
一、法堂,七堂伽蓝之一,乃禅林演布大法的地方。位于佛殿的后方,方丈的前方。相当于讲堂,而"讲"通于"讲教",在禅宗,为别于他宗,且示其教外别传的宗旨,所以特称为法堂。
二、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负责对外的联络,宾客、居士、云游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协调,僧众的考勤和纪律,各殿堂的管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客堂集外交、内务于一体,事情十分繁杂。
客堂还接送方丈手谕的牌告,及时传递着寺内的信息。如本日佛事内容及参加人员,或者其它有关僧众生活行动的消息。
三、斋堂外挂着木鱼(梆),“梆响过堂”,敲木鱼成为僧人进堂用斋的讯号。
1、过堂:过堂是指早,中两次开梆,齐到斋堂吃饭,名叫过堂。
2、五观堂:斋堂是寺院和尚一起集合过堂吃饭的地方,由于僧人,饭食之前要做五种观想,因此又名五观堂。
用斋的桌凳安放整齐,僧人用斋前要念“供养咒”,盛菜添饭有行堂僧人经管,用斋时不得说话,规矩很严。
现在参拜寺院的居士、信众也可在斋堂用斋。在寺庙吃饭,也是一种修行。

扩展资料:
寺院不仅具有弘法利生的传统佛教的重大作用,还至少具备如下七个方面的功能:
一、传法教育的功能。
二、庄严国土、美化环境的功能。
三、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
四、接引信徒实践佛陀教诲的功能。
五、保存传统文化的功能。
六、抚慰人心、稳定社会的功能。
七、旅游观光胜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客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斋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堂

寺院内部有哪些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