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误区,实现我国城镇化科学发展

2024-05-18 12:27

1. 如何走出误区,实现我国城镇化科学发展

您好,中国新型城镇化产业联盟(简称中产联)为您回答: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当前,城镇化建设发展迅猛,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存有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发展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如何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切实提升城镇化质量,仍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科学把握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深入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构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本”是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理念。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是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推进,要围绕“人”字做文章,做到以人为本,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魅力城镇”是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各地自然历史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各异,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坚持尊重历史、注重传承、加强创新,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彰显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打造独具特色的“魅力城镇”。
  “绿色城镇”是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新型城镇化的第一要义是以实现绿色崛起、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为核心。为此,就要大力 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城镇化。低碳城镇化,是指全面采取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它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能够极大地提高城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能城镇”是构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将信息化融入城镇化建设中,促进智能城镇化建设,既可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又可提高物质生产、交通运行和生活消费效率,从而提升城镇品质,为城镇居民创造更适宜的生产、生活环境。
  “和谐城镇”是构建新型城镇化的价值追求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统筹考虑城乡关系,从体制上求创新、机制上求突破,以满足城乡居民共享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需求,在经济社会层面上实现和谐发展,全面打造“和谐城镇”。

如何走出误区,实现我国城镇化科学发展

2. 用科学发展观如何促进城镇化发展

城镇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城镇的健康发展。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建设,就是要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城镇。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建设,就是要统筹协调、科学建设城镇。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建设,就是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城镇。

  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建设,就是要解放思想、科学经营城镇。

  

3. 如何走出误区,实现我国城镇化科学发展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当前,城镇化建设发展迅猛,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存有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发展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如何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切实提升城镇化质量,仍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科学把握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深入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构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本”是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理念。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是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推进,要围绕“人”字做文章,做到以人为本,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魅力城镇”是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各地自然历史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各异,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坚持尊重历史、注重传承、加强创新,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彰显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打造独具特色的“魅力城镇”。
  “绿色城镇”是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新型城镇化的第一要义是以实现绿色崛起、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为核心。为此,就要大力 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城镇化。低碳城镇化,是指全面采取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它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能够极大地提高城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能城镇”是构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将信息化融入城镇化建设中,促进智能城镇化建设,既可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又可提高物质生产、交通运行和生活消费效率,从而提升城镇品质,为城镇居民创造更适宜的生产、生活环境。
  “和谐城镇”是构建新型城镇化的价值追求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统筹考虑城乡关系,从体制上求创新、机制上求突破,以满足城乡居民共享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需求,在经济社会层面上实现和谐发展,全面打造“和谐城镇”。

如何走出误区,实现我国城镇化科学发展

4. 中国如何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一端连接工业化、信息化,一端带动农业现代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和转方式、调结构的最大希望所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最重要的是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转型升级。打造这样的城镇化升级版,必须依靠改革创新驱动,特别是合理确定城镇化方针和推进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
调整“以小为主”的城镇化方针
以改革创新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转型升级,首先应合理确定城镇化方针,以明确城镇化方向。我国一度实行积极发展小城镇、适当发展中等城市、严格限制大城市规模的城镇化方针。这一方针无疑是从当时我国实际出发,符合改革开放前期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生产力不发达基本国情的。发展小城镇投入少、见效快,既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小为主”的城镇化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出来,城镇发展开始向“以大为主”转变。但这只是实践上的转变,城镇化方针并没有调整。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进步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进程基本上呈S形曲线三阶段走势。第一阶段为S形曲线底部,农村人口主要向中小城镇转移,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阶段;第二阶段为S形曲线挺起的中部,以乡村和中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转移和集中为主要特征,可称之为大城市主导阶段;第三阶段为S形曲线顶部,以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迁移为新动向,可称之为逆城镇化阶段。以此衡量,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期的20年成功走过了第一阶段,随即进入第二阶段,是合乎规律的发展。如果仍然坚持“以小为主”,甚至认为只有突出小城镇式城镇化才是中国特色,那么,在理论上就是一种误读和误导,会模糊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在实践上则会阻碍城镇化的转型升级。近一个时期,农村并村组建中心村、乡镇,中心村、乡镇又急于升级为建制镇,以镇为龙头的城镇化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在当前城镇化率超过52%、实际上早已步入“以大为主”的发展阶段,这一趋势应引起警觉。因为城镇化效率和效益同城市规模呈正相关关系是普遍规律,不顾这一规律,固守以小为主“铺摊子”式的城镇化,势必助长盲目圈地占地、投资开发,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升高,使城镇化偏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因此,“以小为主”的城镇化方针到了需要改革调整到以大为主、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时候了。
着力推进进城农民市民化
我国城乡二元人口、经济和社会结构由来已久。随着改革开放后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与日俱增,这种二元结构也带到城市中来,形成城市中的二元结构。在住房、就业、看病、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城市大都将本市居民和进城农民区分开来,实行差别化政策。然而,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则把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登记为城镇常住人口,即统计口径上的城镇人口。目前全国流动人口约2.6亿,其中2亿左右为进城农民,形成一定程度的城镇人口虚张。但虚张多少,要做出实事求是的估量。有学者把非农业人口认定为城镇人口,则目前的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如此“去虚张”未免有些矫枉过正,因为任何国家(城市国家除外)的城镇人口中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农业人口。怎样确定合理的农业人口占比?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经验数据表明,城镇辖区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占75%左右、农业人口占25%左右较为正常,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据此计算,现在的实际城镇化率应当在50%左右,比统计数据少约3500万人。如此,目前2亿进城农民中扣除虚张部分,其余1.65亿左右理应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转变为同原有市民一样的城镇居民。
改革试点的情况表明,只要设计周全、方案具体、措施得力,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困难和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关键是提高认识,将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到消除城镇化虚张、事关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首先,改革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实行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就业、购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长期存在的不平等,使进城农民可以同城市居民一样人尽其才,促进城市自然资本、产出资本、社会资本更有效地物尽其用、财尽其效,从而产生人、物、财1+1+1>3的叠加效应,释放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正能量。其次,进城农民工因为难以在城镇定居,一般会将其收入所得做“三三制”分配:本人生活费支出1/3,寄给农村家属1/3,剩下1/3用作春节返乡探亲交通、年货、礼物等项支出。这样,2亿农民工在城市拉动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对消费的贡献率很低。如果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使进城农民变为市民,其配偶、子女等随之进城安居,就会由拉动投资为主转变为拉动消费为主,有效地消除城市规模、人口等的虚张,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消费主导型转变。
改革政府主导型城镇化机制
城镇化包括人口、经济、社会以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然而,一些地方存在的以征地和土地买卖先行带动城镇扩张的现象,往往脱离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宗旨。2000-201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域面积由2.2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4.01万平方公里,增长79%;同期城镇人口由45906万增加到66978万,增长45.9%。二者相比,土地城镇化增幅是城镇人口增幅的1.7倍。至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的建设跟不上土地城镇化步伐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密度(单位面积产值)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长期滞后;不少城市空气、水、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严重。其实,土地不过是承担自然、产出、人力、社会资本运作的载体,其规模应根据满足人的需要和资本积聚的程度来定,而不能倒过来——先扩大载体规模再集聚资本、填充人力,变成为城镇化而造城、迁人。
当前,土地城镇化超前于人口城镇化积累起来的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认真解决,就会产生城镇化方向走偏的风险。首先是脱离信息化、工业化驱动的风险。当前,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爆发式增长正在引发第三次产业革命,现代城镇化必须依靠信息化、工业化驱动。如果依靠征地卖地支撑城镇化,凭借大片廉价土地吸引投资和劳动力,重投入、轻产出,重速度、轻效益,就会陷入脱离信息化、工业化驱动和滋生城市经济泡沫的风险。其次是脱离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风险。如果失地农民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一些人断了务农的路又不能成为真正的市民,就业和收入不稳定,就会增加落入拉美“城市化陷阱”的风险,背离以城带乡、城市反哺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城镇化方向。还应看到,如果长期推行政府主导型城镇化,将土地财政用过了头,就有可能累积地方债务风险,给改革发展带来隐患。
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改革政府主导型机制,特别是改革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机制。应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和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改革,认真研究中央和地方间的财力事权关系,以财力定事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促进形成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税收制度。

5. 如何走好新型城镇化之路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优化城市结构体系。慈溪市通过完善城市土地利用、交通道路等一系列规划,强化规划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先导、引领和统筹作用,有效提高城市建设效率。以完善功能为核心,促进城市功能提升。2010年开始,慈溪部署实施了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规划,打造都市圈卫星城市。

  以区位优势为依托,加快城市改造,以交通优先为支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慈溪市一方面积极进行城中村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城市对外交通道路体系建设,提高区域交通一体化程度,畅通了资源要素的流通渠道。慈溪还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制定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改善城市宜居环境。

如何走好新型城镇化之路

6.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1.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镇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57年。建国初三年恢复时期以后,我国很快进入了“一五计划”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建设时期,国家采取“重点前进”的城市发展方针,城镇化得到了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由10.6%提高到15.4%,平均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第二阶段:1958~1978年。这一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变化比较紊乱,总体上是“大起大落”的发展时期。21年间城镇人13共增长7296万人,城镇化水平由15.4%提高到17.9%,平均每年提高0.2个百分点,仅为第一阶段的五分之一。
  “大起”:1958~1960年三年“大跃进”期间农村人13进入城市严重失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三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43个百分点。
  “大落”:“大跃进”后进入困难时期和调整阶段,城镇人口中2600万人被动员回乡,城镇化水平从19.7,5%下降到17.98%。“文革”十年,经济社会事业遭到极大破坏,加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逆向人13的迁移的影响,城市化水平多年徘徊在17%上下。
 
  (3)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稳步增长的城镇化阶段。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1978~2005年27年的时间里,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3.0%,平均每年增加0.93个百分点,是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2倍以上。

7. 如何推动国家发展城镇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开幕,城镇化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级别议题格外受关注。原计划年初出台的国家中长期城镇化发展规划也一再拖延,此举不单没有引起各界的质疑与纳闷,反而是迎来一致的好评声音。主要是因为城镇化的规划事关重大,如果仓促出台规划不周,将有可能引起与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等目标相背离的发展后果。
  城镇化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已经有充足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越高,生产要素的集中度也将越高,经济效益也将越高。反之,如果城镇化进程缓慢,城乡间隔严重,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拖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占主导地位的产业将从农业转为工业,最后再转为服务业,经济发展水平也将呈现出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回顾历史发展,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实现人均收入水平持续增长而不经历人口从农村大规模转移到城市的发展历程。从联合国公布的调查资料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也相应处于最低的层次。
  城镇化建设将直接带动基建等产业的发展,缓解建材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压力
  未来我国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将持续扩大城市数量和规模,也将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将带动房地产业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市政配套工程的投资建设,显然将直接扩大对第二产业重的建材、冶金、装备制造等行业的需求。同时,也将扩大对房地产、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文化物流等第三产业的需求。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按照2002年的价格水平,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相应需要基建配套投资9万元,如果按近十年年新增1800万人口计算,我国一年需新增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投资将达到16200亿元。如再加上公共服务投资,投资潜力更是客观。这将有助于消耗大量的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极大缓解冶金、建材等行业严重过剩的产能压力。
  城镇化建设有助于实现消费结构的转型与规模的提升
  城镇化将农民转为市民,随之而来的还有消费方式的转变与消费规模的提升。《2013-2017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在同一城市居住满一年的农民工,平均支出为1761元。而如果他们在该城市居住了五年以上,平均支出将上升至2609元。此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文化、旅游、休闲、家政、美容等行业的服务水平将不断提升,享受型消费所占比重将会不断提高,进而逐步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
  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结构失衡是长期制约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失衡上。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城镇化建设将有助于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推动生活型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扩大服务业的范围与质量水平,最终改变服务业落后的局面。从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来看,两者有着较高的相关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测算,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152.
  同时,城镇化有利于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城镇化促进资源在区域之间流动,逐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有利于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逐步扭转经济结构失衡的局面,促使经济实现可持续与健康的发展。
  不过,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权衡好绿色经济建设与地方政府政绩之间的关系,出现大规模围城产业发展却没有跟上甚至出现空心化,将有可能出现“鬼城”、“睡城”等最终有碍国民经济发展的效果。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出台必须慎之又慎,多方考虑斟酌确定最优方案。
参考《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如何推动国家发展城镇化

8. 中国新型城镇化提出的背景以及推进路径是什么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同时也面临许多突出问题,需要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
路径:第一,协调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依托城镇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聚集产业和人口,缓解部分大城市由于人口膨胀和产业粗放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压力,保障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第二,协调工业化和城镇化。引导工业化从粗放、速度型转向集聚、效益型,改革完善制约农民进城和流动的体制机制,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促进工业化引领城镇化、城镇化支撑工业化。第三,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完善为原则,合理控制大城市过度扩张,加快健全中小城市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引导人口和产业集中集聚,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有序发展格局。此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性还包括协调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就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协调流出地和流入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