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保险发展现状

2024-05-18 13:28

1. 中国医疗保险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本文已作为国际经济学作业上交至导师处作者地址: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4级经济学类邮编:450001摘要纵观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分析,同时提出加入WTO后应采取的对策。关键词:保险业现状发展趋势挑战潜力对策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个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外资保险公司争相入市,多家保险公司竟争发展的保险市场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保险业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中国保险业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业务快速发展。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3年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相当于1999年的2.8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9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87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4%。2003年保险密度为287.44元(即每个公民的平均保费),保险深度为3.33%,中国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2、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24家,外资保险公司37家。按业务性质分,财产保险公司25家,人身保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5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此外还有6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05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507家,保险经纪公司115家,保险公估公司83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3、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设立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把保险资金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统一运用。在探索保险资金管理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4、法律法规初步完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阶段。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国保监会积极清理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002年颁布实施了新的保险法,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依据新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修改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和制度。一个适合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5、保险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偿付能力监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中国国情的偿付能力监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实施了《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财产保险公司分险种监管报表》以及《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章。加强了保险业监管的制度建设。(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就以下几个方面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0%左右。而我国2000年的保险深度为1.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127.7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中国的107倍,日本是中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3、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保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必须让人们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其作用。(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1.保险市场体系化。从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2.经营业务专业化。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3.市场竞争有序化。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4.保险产品品格化。在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5.保险制度创新化。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6.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7.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8.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中国保险业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加强了保险市场竞争程度,导致保险企业保费利润率的迅速下滑。2、造成一部分保费外流。尽管1995年实施的《保险法》第102条规定了“保险公司需要办理再保险分出业务的,应当优先向中国境地内的保险公司办理”,但实际操作时,难度比较大。目前保险监管部门要求外资保险公司自留保费不低于30%,加上法定分保20%部分,仍有50%的保费可以由外资历保险公司安排再保险。3、与国内保险公司争夺一定的市场份额。外资保险公司客观上有着资金实力雄厚,管理先进,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的优势,目前尽管在业务经营范围上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从全国的市场结构看,外资保险公司所占比重年还不到百分之一,但在开放区域内的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已接近10%,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4、外资保险公司由于在待遇方面有着比国内保险公司优厚的条件,会造成国内保险企业一部分优秀人才流失。(二)从影响保险业的发展的诸因素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保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消费品必然会逐步伴随收入的增加而日益提高。2、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保险业必将随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不断增加。在当代世界经济活动中,保险业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险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加。保险机构应充分认识到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巨大市场潜力和生存空间,实现保险业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化。3、在我国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转型时期,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范围呈日趋增长和扩大的趋势。各种意外事故屡屡发生,天灾人祸不期而至,这就为拓展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为保险人员推销保险,开拓业务活动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为保险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三、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的对策面对中国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我们应考虑以下对策:(一)加快对内开放保险市场的步伐,提高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有两大特征,一是封闭,二是垄断。针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加快对国内保险市场开放的步伐,尽快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保险机制,打破封闭垄断的市场格局,放开内资保险市场,大胆的让现有保险公司都加入竞争行列,实现保险市场的充分有序竞争,并充分发展。(二)国家对保险业应实行低税政策,进一步壮大民族保险业实力。我国现行的保险公司税收标准是按照保费收入每年上缴8%的营业税、33%的所得税和15%的调节税。我国财政对保险公司实行揽底课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的积累,从而影响保险偿付能力的提高。此外,政策给予外资保险公司超过国民待遇的某些政策,也会使中外保险公司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以上都需要国家从政策上予以探讨研究。(三)改革我国国内资保险公司的保险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尽快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保险业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现在内资保险公司在人事、财务等的管理上基本是旧的管理体制。由于体制僵化、待遇低,人才的使用,员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还不能与外资公司相比。因此要通过改革,克服内资保险体制上的种种弊端,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使内资公司尽快提高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尽快健全和发展有利于内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拓宽国内保险业经营渠道,壮大内资公司资本实力,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内资保险公司改革的同时,使之在公司结构和保险业务运作上尽快的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竞争。(四)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保险市场上,我国保险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全新的保险经营理念。要真正培育出具有雄厚实力和国家知名度的民族保险公司,内资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效益成本的经营思想,建立适应未来保险市场的内控机制,特别对承保质量、管理效率、防范风险能力、规范操作的程序等,都要实行严格管理。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苦练内功,提高风险管理及技术水平。要转变单一的经营模式为多种形式的营销模式,以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探索多种形式的营销手段。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的办惯例,侧重培育中介机构和利用中介机构展业。以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为手段,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此外,国家应从政策上对民族保险公司进行扶持,在来源配置上实行倾斜政策,增强其综合实力。(五)积极开展保险科技创新活动,全面快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保险技术创新是就保险业的业务经营上,所进行的种种富于开拓性、创造性的变革。主要包括险种创新、营销方式创新、服务项目创新等多方面。保险技术创新有利于缩小民族保险业与国际保险市场的差距,带动保险业迅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需求,使我们在未来的保险市场中居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目前,就险种创新而言,我们要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全力开拓新险种。如分红保险、变额保险、单一疾病和特定疾病保险。其次,就营销方式而言,可以学习借鉴外国保险业的经营经验,结合我们自身情况,大力发展新的营销手段和方式,尽早为开展网络保险做好铺垫。将发展网上保险作为21世纪的战略举措,为占领网上市场做好积极铺垫。(六)加快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保险业除了要注意筑巢引凤,通过尊重、优待政策来吸引人才外,更需要全方位加快现有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与此同时,要注意培育企业文化的氛围,创造和谐宽松、团结向上的环境,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防止人才流失。(七)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督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做到监督的全程化、动态化、持续化。同时,要加快制定入前后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修改和完善《保险法》,对内外保险公司应实行统一监督,在监督目标、指标、手段上应避免双重标准,切实有发挥国家保险监督的职能作用。参考文献:1.乔桂明:《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2-012.3.魏华林、俞自由、郭杨: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及其监管。《保险研究》,1998(7)、(8)、(9)作者地址: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4级经济学类邮编:450001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中国医疗保险发展现状

2. 中国医疗保险发展历程

我们国家从历史回顾,从50年代初建立的卫生服务和保障体系,曾经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当时有很少的资源,但是政府大力的支持,城市有三级网络,农村也是县、乡、村三级网络,用很少的资源编成了一个网,给绝大部分的人群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服务,尽管是低水平,但是基本的医疗服务没有问题。所以,当时60年代、70年代,国际组织,特别是WHO对中国的评价非常高,觉得创造了奇迹,就是用最少的资源提供了服务。但是我们1978年改革以后,因为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所以原来的就难以维继,所以现在城镇的话,从90年代初,我觉得我们国家制定了保证好的改革的方针,我相信蔡所长他们作为领导,做了很多的研究,参照了各个国家的体制,特别是新加坡的体制。我们现在叫做统筹个人帐户结合在一起。个人帐户有对个人的消费,有一个可以控制的功能,兼顾了激励机制的问题和公平效益的问题。但是,蔡所长给我们的数字也看到,到目前为止,还不到一亿的人,在统筹帐户,在社会保险和个人统筹中医疗保障体系不到一亿人,在我们人口中,非常低的比率的人,享受了新的医疗保险体系,我们怎么解决这些人的问题,农村这次通过SARS,可能要增加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农村的流动人口也特别的多,年轻的人往城市里移,这部分人的医疗怎么办,他们现在尽管都是年轻的,身体比较好的人,到城市去打工,但是他们不会永远年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我觉得国家最终也应该立法,把他们纳入到医疗保证体系,他们需要有工作,无论是短期的工作和长期的工作,领了工资以后,工作单位象其他的工作单位一样,给他们买保险,有自己的个人帐户,这个帐户可以带着走,可以从北京到上海,或者到东北,或者到西部去,这个帐户是跟着他跑的,所以这时候他现在开始积累,长远的来说,他将来就有足够的钱来支持他的医疗费用。我们对供方的控制缺乏手段,现在是对需方的控制。现在这个问题是很棘手的问题,现在都没有找到好的手段,包括美国并轨付费也是这样。美国比如说研究出几千种,你什么病收什么费用,这样来控制医院的成本,但是在医疗市场,在医院里,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是说医生如果有激励机制,想多收费,他总可以办到,比如说普通的感冒,他可以说病毒性的感冒,费用就增加了,如果你是普通的肺炎,为了多收费,他会说病菌性肺炎或者更严重的病,所以在美国,这样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也是美国的费用为什么这么高。我给大家一个数字,在美国,到2002年,人均医疗费用是5000美金,而中国还不到50美元。所以说要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是成功的,因为在这么少的资源底下,能够给大家提供服务。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 国外商业医疗保险发展

一、2019国外保险优点:


(1)购买保险年纪更比较宽松:


以国外保险而言,可以接纳70岁或75岁的购买保险,独特保险险种可以接纳更高一些岁数购买保险,但是国内保险单在这方面就不尽如人意多了,众所众所周知,55岁以后是重大疾病的“分界点”,为了更好地避开内容运营的亏本风险性,国内保险单通常在健康保险购买保险年纪责任上面有限定,超出55岁的群体就不能购买保险了,自然也是有一些专享老年人健康保险的发生,可是通常摄像头比不高。


(2)购买保险金额:


在中国,为了更好地防范社会道德失陷,通常未满十八岁的身故保障有限定,大不可以超出10万余元,可是国外保险买个数十万美元的保障是可以得到根据的。【摘要】
国外商业医疗保险发展【提问】
一、2019国外保险优点:


(1)购买保险年纪更比较宽松:


以国外保险而言,可以接纳70岁或75岁的购买保险,独特保险险种可以接纳更高一些岁数购买保险,但是国内保险单在这方面就不尽如人意多了,众所众所周知,55岁以后是重大疾病的“分界点”,为了更好地避开内容运营的亏本风险性,国内保险单通常在健康保险购买保险年纪责任上面有限定,超出55岁的群体就不能购买保险了,自然也是有一些专享老年人健康保险的发生,可是通常摄像头比不高。


(2)购买保险金额:


在中国,为了更好地防范社会道德失陷,通常未满十八岁的身故保障有限定,大不可以超出10万余元,可是国外保险买个数十万美元的保障是可以得到根据的。【回答】
国外医保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家(政府)医疗保险模式--英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德国多元、非组织化模式—美国【回答】

国外商业医疗保险发展

4. 中国医疗保险的现状

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本文已作为国际经济学作业上交至导师处作者地址: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4级经济学类邮编:450001摘要纵观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分析,同时提出加入WTO后应采取的对策。关键词:保险业现状发展趋势挑战潜力对策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个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外资保险公司争相入市,多家保险公司竟争发展的保险市场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保险业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中国保险业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业务快速发展。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3年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相当于1999年的2.8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9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87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4%。2003年保险密度为287.44元(即每个公民的平均保费),保险深度为3.33%,中国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2、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24家,外资保险公司37家。按业务性质分,财产保险公司25家,人身保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5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此外还有6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05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507家,保险经纪公司115家,保险公估公司83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3、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设立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把保险资金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统一运用。在探索保险资金管理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4、法律法规初步完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阶段。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国保监会积极清理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002年颁布实施了新的保险法,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依据新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修改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和制度。一个适合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5、保险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偿付能力监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中国国情的偿付能力监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实施了《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财产保险公司分险种监管报表》以及《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章。加强了保险业监管的制度建设。(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就以下几个方面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0%左右。而我国2000年的保险深度为1.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127.7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中国的107倍,日本是中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3、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保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必须让人们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其作用。(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1.保险市场体系化。从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2.经营业务专业化。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3.市场竞争有序化。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4.保险产品品格化。在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5.保险制度创新化。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6.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7.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8.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中国保险业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潜力。(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加强了保险市场竞争程度,导致保险企业保费利润率的迅速下滑。2、造成一部分保费外流。尽管1995年实施的《保险法》第102条规定了“保险公司需要办理再保险分出业务的,应当优先向中国境地内的保险公司办理”,但实际操作时,难度比较大。目前保险监管部门要求外资保险公司自留保费不低于30%,加上法定分保20%部分,仍有50%的保费可以由外资历保险公司安排再保险。3、与国内保险公司争夺一定的市场份额。外资保险公司客观上有着资金实力雄厚,管理先进,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的优势,目前尽管在业务经营范围上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从全国的市场结构看,外资保险公司所占比重年还不到百分之一,但在开放区域内的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已接近10%,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4、外资保险公司由于在待遇方面有着比国内保险公司优厚的条件,会造成国内保险企业一部分优秀人才流失。(二)从影响保险业的发展的诸因素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保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消费品必然会逐步伴随收入的增加而日益提高。2、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保险业必将随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不断增加。在当代世界经济活动中,保险业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险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加。保险机构应充分认识到我国保险业存在的巨大市场潜力和生存空间,实现保险业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化。3、在我国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转型时期,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范围呈日趋增长和扩大的趋势。各种意外事故屡屡发生,天灾人祸不期而至,这就为拓展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为保险人员推销保险,开拓业务活动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为保险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三、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的对策面对中国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我们应考虑以下对策:(一)加快对内开放保险市场的步伐,提高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有两大特征,一是封闭,二是垄断。针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加快对国内保险市场开放的步伐,尽快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保险机制,打破封闭垄断的市场格局,放开内资保险市场,大胆的让现有保险公司都加入竞争行列,实现保险市场的充分有序竞争,并充分发展。(二)国家对保险业应实行低税政策,进一步壮大民族保险业实力。我国现行的保险公司税收标准是按照保费收入每年上缴8%的营业税、33%的所得税和15%的调节税。我国财政对保险公司实行揽底课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的积累,从而影响保险偿付能力的提高。此外,政策给予外资保险公司超过国民待遇的某些政策,也会使中外保险公司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以上都需要国家从政策上予以探讨研究。(三)改革我国国内资保险公司的保险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尽快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保险业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现在内资保险公司在人事、财务等的管理上基本是旧的管理体制。由于体制僵化、待遇低,人才的使用,员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还不能与外资公司相比。因此要通过改革,克服内资保险体制上的种种弊端,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使内资公司尽快提高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尽快健全和发展有利于内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拓宽国内保险业经营渠道,壮大内资公司资本实力,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内资保险公司改革的同时,使之在公司结构和保险业务运作上尽快的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竞争。(四)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保险市场上,我国保险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全新的保险经营理念。要真正培育出具有雄厚实力和国家知名度的民族保险公司,内资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树立效益成本的经营思想,建立适应未来保险市场的内控机制,特别对承保质量、管理效率、防范风险能力、规范操作的程序等,都要实行严格管理。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苦练内功,提高风险管理及技术水平。要转变单一的经营模式为多种形式的营销模式,以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探索多种形式的营销手段。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的办惯例,侧重培育中介机构和利用中介机构展业。以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为手段,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此外,国家应从政策上对民族保险公司进行扶持,在来源配置上实行倾斜政策,增强其综合实力。(五)积极开展保险科技创新活动,全面快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保险技术创新是就保险业的业务经营上,所进行的种种富于开拓性、创造性的变革。主要包括险种创新、营销方式创新、服务项目创新等多方面。保险技术创新有利于缩小民族保险业与国际保险市场的差距,带动保险业迅速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保险需求,使我们在未来的保险市场中居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目前,就险种创新而言,我们要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全力开拓新险种。如分红保险、变额保险、单一疾病和特定疾病保险。其次,就营销方式而言,可以学习借鉴外国保险业的经营经验,结合我们自身情况,大力发展新的营销手段和方式,尽早为开展网络保险做好铺垫。将发展网上保险作为21世纪的战略举措,为占领网上市场做好积极铺垫。(六)加快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保险业除了要注意筑巢引凤,通过尊重、优待政策来吸引人才外,更需要全方位加快现有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与此同时,要注意培育企业文化的氛围,创造和谐宽松、团结向上的环境,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防止人才流失。(七)完善保险法规,强化市场监督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做到监督的全程化、动态化、持续化。同时,要加快制定入前后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修改和完善《保险法》,对内外保险公司应实行统一监督,在监督目标、指标、手段上应避免双重标准,切实有发挥国家保险监督的职能作用。参考文献:1.乔桂明:《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2-012.3.魏华林、俞自由、郭杨: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及其监管。《保险研究》,1998(7)、(8)、(9)作者地址: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4级经济学类邮编:450001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5.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它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事实上,医疗保险采用“互助保险”模式,通过筹资和资金的有效转移来实现和维护医疗资源的配置。为了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有两种医疗保险制度,一是强制社会保险,二是商业医疗保险。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一般来说,社会医疗保险承担着基本医疗资源公平分配的责任,而商业医疗保险则为不同层次的自选医疗服务支付更多的费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存在。但由于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存在,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已大大减少。
我国现行的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大体系构成。
在医疗保险系统中,有几个重要的模块:
1、保健目录:诊所目录、药品目录、服务设施目录
2、个人分享机制:包括免赔额,也称起付线、补偿比例(如乙类药品)和报销顶线。这种机制的存在导致了个人需要承担的医疗费用,我们称之为“个人自费”部分;
3、由个人负担的三项健康保险目录范围以外的医疗费用称为”个人自费”部分;
4、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费用-个人费用-个人费用;医疗费用由统筹账户支付,与个人账户对应。
5、个人账户费用:此部分为医保卡余额。门诊或医保定点药店可直接刷卡支付。
它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顾名思义,基本医疗保险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险。于是,从2004年开始,国家开始鼓励企业根据员工意愿选择投保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团体医疗保险),再加上这部分保费支出可以计入企业成本,许多关心员工福利的大型企业开始购买,团体医疗保险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然而,保险公司出于对自身医疗风险控制能力的担忧,选择依赖三类医疗保险作为成本控制工具。因此,大多数群体补充医疗保险只是为了支付上述个人自付费用(目录中的个人自付部分)。许多治疗疾病所必需的药品、设备和医疗服务不包括在内。保险公司哪家强,我刚好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最新榜单!全国十大保险公司排名
此外,几乎所有企业都补充医疗保险,用个人账户支付的医疗费用(购药、门诊)全部由企业承担,变相实现了“个人账户套现”。企业不仅给我们钱投保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而且还投保了企业补充医疗如果只刷医保卡支付医疗费用,可以用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报销款从医保卡中提取。这无疑严重违背了商业医疗保险的基本风控逻辑。而且,刷卡可直接消费的部分主要是门诊医疗费用。对于个人来说,由于涉及的金额很小,安全的价值不大。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由于发生频率高,容易诱发道德风险,大大增加了经营管理成本。
综上,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自身的缺陷也非常明显。这些产品的风控几乎全靠医保目录的管理能力,自身作为医疗费用第三方的价值几乎丧失。
*BA
如有其他保险疑问,请来:多保鱼讲保险!,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它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6. 关于商业医疗保险

学霸说保险,专注保险测评!想更深入的了解医疗险产品可以阅读一下这篇文章:《 超全!国内热门百万医疗险对比表》。
有打算购买医疗险的朋友,我建议你优先购买百万医疗险,因为它的价格非常便宜,一年几百元就能有几百万的保障,实在划算。不仅价格十分令人满意,保障内容也是十分令人欣喜。保障的内容包含了手术费、住院费、药品费等等大多数的费用。
我们在购买百万医疗险的时候,除了要看保障责任、价格、免责条款、续保条款等常规的内容以外,还要留意“可持续投保的稳定性”。
续保方面要注意一点,医疗险是一种短期型的保险产品,因此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人第一年投保过,在第二年准备续保时可能因为身体状况变化或者发生过理赔而被保险公司拒保。像这些医疗险在续保上就有着很大的不足了:《堤防!遇到这些医疗险,赶紧避而远之!》
那什么是“可持续投保的稳定性”呢?直白点讲,就是产品会不会停售,这一点,只有保险公司自己最清楚。一般来说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做参考:销量是否火爆、加入的健康体是否足够多、价格是否合理、承保公司的市场战略等等
我这里整理了一些比较稳定的百万医疗险,有需要的可以收藏:《那些一年几百块保几百万的医疗险,到底哪个好?》
另外,额外提醒下,大部分产品,非社保人群,保费是会贵一点的,所以,社保好好交起来~
我的回答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对你有用。

7. 关于社保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

1,社保我不是很了解如何报销,笼统的说,社保有他们规定的公费、自费项目和标准,比如有的药品是全报的,有的药品要求是百分之几是自费的等等。商业的医疗险险种很多,不同险种的条款不一致,报销就有区别,所以无法一概而论的说怎么报销。据我了解,对于社保规定的自费项目,商业险也是不报销的。医疗险一般都是一年期的,消费型的,到期就没了
2,这个没法帮到你了,听说是可以自己交的,貌似有的单位愿意的话,还可以挂靠在单位,由自己出全部费用
3,商业险种类很多,比如一些储蓄的养老的、投资理财型的、医疗险、意外险、教育基金方面的等等,还是要看自身的需要。而且各家保险公司那么多,产品那么多,要好好挑选才是。

关于社保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

8. 关于商业医疗保险的问题?

1、一般商业医疗保险的投保形式是怎样的?是像养老险那样交十几年吗?还是一直交?商业医疗险分大病和普通吗?
答:商业医疗保险的投保形式分2种,在线的和纸质的。购买渠道很多:公司网站/ 天猫直销,经纪人渠道【本人是经纪人】 ,代理人渠道【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和商业养老险不同,缴费是1年1缴,费率的随着年龄增加而不同,有些产品保证续保,有些不保证而且大多条款都有约定:会随着整个社会医疗费的情况调整费率。
商业医疗保险是一般不分病种,但是有些产品会设置病种的限额,大多数产品您可以理解为费用补偿型产品。
2、投保后多久能报销?假设我投保后一年就患了大病(在保险范围内),给报吗?给报的话是按保险约定的全部比例报还是会因为时间短减少比例?
答:投保后的观察期30天。1年后患大病很肯定的说,是给报销的。不过呢,如果您买直付的产品【指定医院】,不需要垫付。大众化的商业医疗保险,都是出院报销。和社保职工医疗和居民医疗报销程序相同。
报销比例的话,因为产品不同比例不同,我掌握的产品很多,有0免赔,100%百分百报销的。有自负1万,100%报销的。很多类型,看自己需要。
3、可以进行补充报销吗?就是假设我的医保报了百分之七十五,剩下的由商业险报,可以这样做吗?如果可以,这样做完我的商业险是实行扣除或降低比例制度,还是说就算报完一次就无效了,还是说没变化?
答:可以补充报销。这个是确定的。商业险您都做的那些,需要经常保单整理归类,多份保单的保险责任就行统一,这样,您都=就会明白已经购买的商业险和准备购买的商业医疗险的保障空白。商业医疗险是分年度限额和总保额的,这个是选择商业医疗保险的关键因素。
4、商业医疗保险可以报几次?全部报完,还可以再买吗?
答:可以报很多次,跟您选择产品的年度限额和总保额有关系。全部报完,就没得买了,但也许是多年以后的事情,商业医疗险市场会创新的,说不定到时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不要回答什么看条款看险种这种东西,如果没有实例就请麻烦举一个,谢谢

举例

甲先生,28岁,投保永安乐健一生(计划一),保费723元。一次外出旅行时,不小心摔伤了腿,到医院治疗,使用进口钢板,总共花费18000元。永安核实后,直接100%赔付18000元。

已女士,38岁,有医保,投保永安乐健一生(计划二),保费1878元。40天后单位体检,不幸查出乳腺癌,到上海复旦肿瘤医院特需部积极治疗。前后历时8个月,经过手术切除、化疗、靶向药等阶段,初步治愈。前后花费36万,医保报销16万。永安核实后,直接赔付剩余20万,并额外获得200元/天的住院津贴。已女士在终身限额(250万)用完之前,可保证续保至85岁。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