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德尔·拉莫斯的介绍

2024-05-19 13:48

1. 菲德尔·拉莫斯的介绍

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菲律宾第12任总统(1992年6月-1998年6月)。曾担任菲律宾国防部长,在拉莫斯的六年总统任期内,他成功稳住在马科斯倒台后崩溃的菲律宾经济,并保持政治稳定。以及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对每一件事情都给予恰当处理,使危机得以化解。

菲德尔·拉莫斯的介绍

2. 菲德尔·拉莫斯的人物成就

1992年至1998年,拉莫斯担任菲律宾共和国第12任总统。期间的1993年至1997年,菲律宾经济显著复苏。由于实施社会改革议程,是菲律宾家庭平均收入比过去2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他积极推进经济自由化鼓励国有企业私有化及通过BOT方式推进公共设施的现代化。由于他与分离的摩洛族达成了民族解放阵线,拉莫斯先生于1997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和平奖,成为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3. 拉菲尔·莫内欧的人物介绍

1937年出生于西班牙纳瓦拉省的图德拉,1961年毕业于马德里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之后在丹麦建筑师伍重(Jorn Utzon)的事务所工作两年;1963年在罗马的西班牙研究院(Academia de Espana)进行研究工作;1965年获得马德里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同年,在马德里创办自己的私人事务所,开始建筑设计实践。他先后被聘为马德里大学(1966—1970),巴塞罗那大学(1971—1985)教授。美国IAVS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瑞士洛桑联邦工业大学客座教授;1985—1990年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系主任;1991年,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何塞.路易斯.舍特(Josep Lluis Sert)教授。1996年获得国际建筑师协会(UIA)金奖,普利茨克建筑奖,法国建筑协会建筑金制奖章;2001年获得欧洲密斯.凡.德.罗奖;2003年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学会(RIBA)皇家金制奖章。

拉菲尔·莫内欧的人物介绍

4. 拉姆斯菲尔德的个人简介

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 (Donald Henry Rumsfeld) 1932年7月9日生于芝加哥。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54年至1957年在美国海军当飞行员和飞行教官。在校期间是橄榄球队的主力,并曾获海军摔跤比赛冠军。拉姆斯菲尔德乃德裔美国人,祖先在十九世纪由德国的不来梅移居到美国的伊利诺伊州,而拉姆斯菲尔德则在伊利诺伊州长大,家人现时都在当地居住。拉姆斯菲尔德早在年青时代已加入美国国防部工作,专责海军事务,并取得军衔,1975年已被当时美国总统福特委任作国防部长,乃历届内阁最年轻的国防部长。下台后仍留在国防部工作,并担任多项与国防有关的公职。当乔治·布什当选为美国第四十三任总统时,拉姆斯菲尔德被布什委任再出任国防部长一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两次出任国防部长的人。

5. 菲德尔·拉莫斯的人物花絮

拉莫斯爱好运动,兴趣广泛。1982年曾任菲律宾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和羽毛球协会主席。他喜爱跳伞、摄影、集邮、下国际象棋和打高尔夫球。他认为他健康的秘诀除了锻炼之外,便是每年向菲律宾红十字会献血。1953年他与阿梅利塔结为伉俪,有5个女儿。

菲德尔·拉莫斯的人物花絮

6.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的人物生平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出生在凯尔采,是附近9名儿童以采约瑟夫的管风琴之一。他在罗兹度过了童年,而他的父亲已经为了工作,去了更丰富的教区教堂。莱蒙特是目空一切顽固;几年后在当地的学校上学,他被送往他的父亲华沙到照顾他的姐姐和她的丈夫教他的使命。1885年,经过他的检查,并提出“制作精良的尾巴大衣”,他被授予的二流度身订造他唯一正式的证书的教育。他的家人的烦恼是他不工作的一个单一的一天,成为一个裁缝。相反,他第一个逃跑的工作在省级旅游剧场,然后返回在夏季到华沙的“花园影院”。如果没有了1美分,他的名字,他随后返回一年后,由于他父亲的关系,讨论了就业,作为门警在一个铁路道口附近16卢布一个月。他逃过两次:在1888年到巴黎和伦敦作为一种媒介,最后到德国,然后又到一家剧院演出。但他没有成功(他不是一个天才演员),他再次返回家园。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93年,莱蒙特的努力写作有了初步成果,他终于出版了一本收有六篇短篇小说的小说集。这些小说主要反映农民、城市贫民和流浪艺人的苦难生活,叙事真实,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其中包括《母狗》、《汤美克·巴朗》等。一八九五年,莱蒙特受一报社之邀,随朝圣者前往琴斯托霍瓦采写朝圣活动,回来后发表了一组题为《光明山朝圣》的通讯,引起了文学界的注意。接着他又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喜剧演员》(1895)及其续篇《愤恨》(1897)。1899年,莱蒙特出版了他的重要作品——长篇小说《福地》。小说以纺织工业城市罗兹八九十年代的工业发展为题材,对波兰王国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揭露,揭示了资产阶级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本性。这部小说体现出莱蒙特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他那现实主义的创作才能。自1904年开始,莱蒙特相继出版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农民》。该书共四卷:《秋》(1904)、《冬》(1904)、《春》(1906)、《夏》(1909)。作者以四季更迭为背景,以完整而和谐的结构,庄严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表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波兰农民的苦难生活和英勇抗争的历史。小说有两条相互关联的主线:一条是列普卡村的农民和得到沙皇军警支持的大地主的斗争,一条是大农户波列那的家庭纠纷。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土地,一切皆由土地引起。因而《农民》可说是土地的史诗,是在那个历史时期、那种社会制度的波兰农村里,土地如何主宰着人们的生活,引起一系列纠纷、矛盾和斗争的史诗。由于作者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又有过多年流浪生活的经历,深谙种种世相,对农民和农村有深刻的了解,因而《农民》一书不仅生动地刻画了农村的各种人物,还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乡风民俗、四时景物和美丽风光。小说的语言也极富生活气息,大段大段描写性的叙述语言带有优美的散文诗的韵味。因此这部小说一出版,便立即受到波兰国内外文坛的注目,很快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出版。莱蒙特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也是因为这一部小说取得的成就。1910年后,莱蒙特又陆续发表了《幻想家》(1910)、《在普鲁士的学校里》(1910)、《吸血鬼》(1911)等中短篇小说,并出版了历史小说三部曲《一七九四年》(1913—1918)。作者在深入研究十七世纪末叶波兰衰亡历史的基础上,以一七九四年的华沙起义为题材,创作了这一长篇三部曲。作品描述了波兰衰败和被瓜分的经过及其前因后果,热情讴歌了波兰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斗争精神。这部作品的最后一卷《起义》写于大战爆发后德国占领下的华沙,从而使该书更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一九一九年四月,莱蒙特去美国访问。一九二年回国后,还曾写有《挑战》(1922—1923)等作品,此后便卧病在床。一九二四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 ,莱蒙特已全身瘫痪。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五日,莱蒙特病逝于华沙,终年五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