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读后感

2024-05-04 08:04

1.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孩子日渐长大,也越来越好动、顽皮,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吃饭时把饭弄得满桌子、满地都是,还故意用手指捻平;不要玩水弄湿衣服,偏偏一天里得换掉5套湿衣服;见到熟人就是不叫叔叔阿姨;玩好玩具就是要到处乱扔,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一句话,全是怎么说都不听.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于是,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我常常忍不住脱口而出,穷凶极恶.其实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也常听到类似的牢骚,孩子不听话,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家庭里的火药味是越发浓烈了,亲子关系不亲密了,可问题却还是解决不了.孩子不听话真的让无数家长为此烦恼、头痛不已啊!
要是有一本书能让你学会一种语言,说出话来孩子就会听,你会吃惊吗?有,这就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该书的两位作者法伯与玛兹丽施都是三位孩子的母亲,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目前,她们已被收录于美国名人录.该书在美国畅销30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专家热情洋溢地赞誉两位作者,她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的这套语言是那样行之有效,的的确确能缓解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的紧张关系,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它将帮助我们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我们家长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亲身实践证明了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
竟然有这么好的书?我迫不及待地买来此书,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3、代替惩罚的方法;4、鼓励孩子自立;5、恰当地赞赏孩子;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0种技巧,
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这本书不仅用文字,还用了一些图画,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给了家长读者一个很好的指导.读来不觉费力,不觉枯燥艰涩,一些小故事也是我身边在同样发生着的事情;书中的卡通漫画,生动展现每个技巧,可以让我更容易地模仿、操作,可以看一眼漫画(而不是从头到尾再读文字)就能很快复习一遍书中传授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读后感

2.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篇1     虽然我们很爱我们的孩子,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不愿和我们交流,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说错了一些话。这些话我们听自己的父母说过,听别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说过,便不自觉地也对自己孩子说了。
     其实我们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和真实的想法。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正确的理念,还有切实的事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践。我试着做了,很有效。这本书对于改善同事关系也很有帮助。
     如果你只有时间读一本如何和孩子相处的书,那就选它好了。它的内容实在是太好了,我一天就读了200多页。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清晰的方式编写。技巧很容易运用,语言也十分得体。作者写到了怎么增进和孩子的亲情,怎么和孩子分享感觉,怎么给孩子以有效的表扬和一系列类似的话题。这些不仅仅对孩子是有用的,对任何和孩子接触的人都十分有用。运用书中的技巧,我在短短的几天内就看到了我们和孩子关系之间的改进
     。爱不需要理由,但是爱需要技巧。可能我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做出判断,但是我已经兴奋得不亚于发现一桶金子。我儿子快5岁了,当他慢慢长大,我发现他是越来越难沟通,交流,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家里。我也曾经不顾一切地去做点什么来扭转乾坤,但是它依然是个麻烦。
     举个小例子……,让我儿子收拾东西一直以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她很喜欢用尖刀,然后总是把剪完的碎纸屑搞得屋子很乱。昨天我看她在一张纸上剪了一个圆,然后把那个带着圆洞的纸防在了桌子上,把那个圆拿来给我看,照着平时,我肯定会忍不住先皱一下眉,然后开始叨叨你可千万别剪得那都是。这回我看完书,我止住了。我先赞美了一遍她剪的圆,然后说“我注意到你把那张纸放在了桌子上了,非常整洁。”(一定要很具体的描述欧!)他笑着跑回桌边。他看到地上还有一些纸屑(之前她都是随地乱丢的)
     。她把它们捡了起来放回到桌子上。这是他从来都没做的事,即便我一遍又一遍地对着他反复的说!这回他甚至没有往后看一眼我是否在盯着她。现在他看上去更轻松,更快乐和更自信了。我甚至发现每天早上我带他去幼儿园的时候,他主动地跑去找小朋友玩,而不象以前含羞地等着别人来找他。这在过去我总是很痛苦地看着这一切。但现在,一切太美好了,我都有点哽咽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我原来的教育方法很有问题。
     举个例子,过去我也总是想着要理解孩子,类似的例子,我总是看到他做对了事情就表扬他,但是这本书还是教给了我很多更有效的表扬方法,有一些小细节你要是没做好的话,表扬的效果其实更糟,还有如何能不批评(现在我意识到我批评的次数是多么的多)。觉得这书真的太好了,所以上来写这么长的一段的评论,希望和大家分享。这本书相当好,颠覆了许多成人习以为常的行为和观念,里面的事例很贴近生活,觉得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除了帮助人转变观念、解决困惑外,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我们买了许多书学习,想着把孩子教育好,却从来不去做怎样把孩子教育好的练习,怎么能成为一个好的家长呢?这本书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它的尺度把握的比较好,一方面要求家长和孩子产生共情,接纳孩子的感受,不要在孩子跌倒了,痛的哭的时候说“不疼”,另一方面告诉父母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产生共情——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代表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家长应该为孩子设立界限。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以前的那些理论都内化了。
     突然发现,教育孩子,其乐无穷啊!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篇2     在暑期中教师开展了读好书的活动,每位教师读2~3本教育教学书刊,本人也喜欢买书看书,而且很杂,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是美国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戴尔。费伯、伊来恩。梅兹立希的文章,共有七章,主要介绍如何教育孩子,孩子的表现,家长们的一想法和做法,提出了许多问题,例举了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四章,“如何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我们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教学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爱好,独特的感情,独特的愿望和独特的梦想,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特、自主性的人呢?作者的答案是肯定的:要允许孩子为他们自己做事,允许孩子为解决他们自己问题而努力,允许孩子从他们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说来容易做来难!而为人父母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孩子从我们身边分离出去,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但现实的父母和教师并不是有效地去培养他们,而是恰恰相反。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个班的大部分学生,现在己经是四年级了,当时是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体育课,有一个男生的鞋带松开了,他就叫我帮他系一下鞋带,我问全班学生谁能帮助他?举手的人很少,引起了我的注意,课余的时候,我有意的跟孩子们拉家常,问他们谁会洗碗筷、洗菜,洗鞋子……大多数孩子说不会,我想:这些都己经被疼爱孩子的父母、奶奶、爷爷所包办了。再说我们教师,也有这样的许多事例,让孩子们做放心不下,我想我们的父母和教师要多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
     自主性:是指人在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它表现为个体自由地、独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种状态。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体现为他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自由的选择。
     一、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当然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有这样一位母亲,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送他上学还要费力地背着他走,直到离学校几十米远的地方,因为怕老师看见,才不情愿地把孩子放下来……如此被母亲呵护长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从何谈起呢?作为家长的,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二、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教师、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成人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培养不出来了。有一位父亲,他在孩子3岁多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做他愿意做的事:玩,看电视,画画,拼图,或者什么也不干……无聊了,他最终还是会主动来找父母,父母就给孩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长此以往,孩子便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安排时间。
     三、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采取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有一位母亲看到5岁的孩子对洗碗感兴趣,就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洗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洗碗了。
     四、给孩子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问题,平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答案。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想问题,总希望别人能提供现成答案。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有一位家长的成功经验是:孩子问我字,虽然我认识,但我不告诉他,而是让他去查字典。以后,再有不认识的字,他也不来问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五、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孩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长应多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去解决;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要求他自己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和意志。
     六、给孩子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少机遇,但如果不善于把握,机遇就会和你擦肩而过。家长的任务应该是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培养孩子善于抓住机遇、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
     一位小学生偶然同妈妈讲起学校要进行英语选拔赛的事情,妈妈就鼓励英语成绩不错的孩子争取参加,并告诉她,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把握住一个机会就意味着在成功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在小学升初中时,这次比赛的成绩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孩子非常感激妈妈的提醒,以后很主动地在各种机会中表现自己。
     七、给孩子冲突,让他自己去解决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在一起也难免有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当孩子向老师家长诉说自己遇到的诸如人际交往之间的矛盾时,老师家长应鼓励孩子去面对它,指导孩子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回避它,更不宜动辘由家长代替孩子解决问题。
     八、给孩子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为了让孩子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让孩子从小既学会合作,又学会竞争。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在他的身边树立一个友好的竞争对手。
     有一个学生学习差,某阶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数第一名。教师和父母一再鼓励孩子不要灰心,要敢于和别人竞争,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点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赶上他没问题。在孩子取得胜利之后,教师和父母又启发他寻找新的竞争对手,开始新一轮暗中的较量……
     九、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不少教师和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不可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教师、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有一位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家长本来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却发现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于是,家长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同时也提出要求:她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一定要坚持一个阶段,把舞蹈学好。
     十、给孩子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创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层次的表现。孩子的创造性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样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有一个孩子特别爱玩泥,而且能捏出一些花样来。于是教师告诉家长,家长主动给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泥塑和橡皮泥,对孩子说:“你要玩就好好学、好好捏、好好练,要有新点子。”在家长的鼓励下,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初中毕业时,已经能轻松捏出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并以此特长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
     上述这些条件的创造,只是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还要不断和孩子进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励孩子,评价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务,使他的进步永不停止。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篇3     我打开看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时,当时就觉得自己是那么的白痴,不懂得去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和特点。我以前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身上,却不知道给孩子一个好的开端。我知道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该怎么去解决呢?当我看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后,我才知道自己与孩子的沟通上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好的沟通方式,即使说得再好、再对孩子也不会听。书中所列关于亲子教育的一系列不对方法和方式,几乎就是我的翻版,亏我还是幼儿园老师呢,真是惭愧啊!如何才能与孩子有一个好的沟通呢?如何说孩子才能听?
     我们要学会倾听和认同孩子的感受,当他觉得自己被理解被接受时,那么在亲子谈话中就不会有争吵和责骂,他就会讲出许多事情,使你更好的去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的感觉被否定,他就会觉得你不理解他,他就对你没什么好说的,同时他也会怀疑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孩子对大人的责骂、命令、说教、警告、比较等等都是很反感的。出了事要教会孩子如何去补救,而不是一个劲的埋怨,那样于事无补,还惹得孩子烦。什么事情做错了就说什么事情,不要把往事全部拿出来说。鼓励孩子要独立自主,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好,那样他永远长不大。平时孩子要多称赞他,当他听到这些称赞,才会更有信心向前迈,同事孩子也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书中有所列的方法和技巧,我觉得非常实用,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用。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看法,如果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孩子,那孩子的优点就会越找越多,如果不欣赏用指责、抱怨、比较来看他,那他的缺点就越挖越多。最艰难的是家长的改变,习以为常的语言和心态会让我们在生气的时候故态复萌,用最伤害的语言对孩子发泄自己的怨气和不满。

3.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篇1     上学的时候,我总是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害怕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不喜欢跟陌生人聊天,害怕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导致冷场。“说话”变成了我的负担,成了我不自信的来源。
     师范毕业,我成了一名教师,成了一名每天都要用嘴巴说来工作的人。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每一节课上我都能讲清楚要教给孩子们的知识重点,我都能讲明白孩子们遇到的知识难点。但是,每节课维持课堂纪律占据了课堂的不少时间。我认为,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持久必须时不时地来提醒;我认为,我有责任在看到他们没有认真听的时候进行提醒……总之,我认为,我是一个称不上很优秀,但也算得上差不多优秀的教师!可是,看到那本《怎么说孩子才会听》这本书的时候,我又变回了那个不自信的我。
     这不是一本启发教师如何在课堂讲课的书。它在书中讲了很多家长和孩子间发生的小故事和小例子。确切地说它就是一本帮助妈妈爸爸教育孩子的教科书。刚刚拿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这本书的很长时间我根本就没有打开,我那会儿还没有孩子,看它干嘛!那天中午为了帮助我快速午睡,我才第一次翻开了它——《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刚开始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我觉得挺有意思:看着书中画得小漫画就想起了小时候看的小人书;看着画中小孩子的无理取闹和野蛮行径就想着自己小时候有没有这样折腾自己的爸妈。
     可是,每个反面故事之后的解决版故事中那些父母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让孩子转变无力取闹的行为,成了听话、理解父母的好孩子。这让我觉得非常神奇。原来,适时适事的语言策略既能避免孩子与成人之间的隔阂又能轻松有效的解决那些看似繁琐复杂的问题。
     那时虽然我还没有孩子,但是我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一大群各样习性的孩子们渡过。静思我的课堂,我也曾像原始版父母那样用命令的语气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也曾用反问的语气近似讽刺的指责孩子不懂得动脑筋思考。静思我的课堂,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持课堂的纪律,提醒学生不良的课堂行为。静思我的课堂,每当我训斥学生之后,他们静默的眼神应对着我满腔的怒火和略略后悔自责的心。倘若我能学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那么我的课堂将是多么的民主高效!
     那时虽然我还没有孩子,但是,所有的人就像不同阶段的“大孩子”。静思我的生活,我想和同事开心快乐的相处。静思我的生活,我想和朋友永远坦诚相待。静思我的生活,我想和我的爱人永远甜蜜无间。倘若我能学会“如何说”,我的生活将是多么的幸福美满。
     现在我终于带上了“妈妈”的光环。未来在陪伴我的孩子成长的岁月中,我和我的孩子可能也会出现各种矛盾和烦恼。倘若我能学会“如何说”,那么也许我在“妈妈”这条道路上会走得更加轻松通畅。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篇2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是美国作家阿黛尔法伯与伊莱恩玛兹丽施合作编著。旨在通过实用的技巧与事例练习,教会广大的父母如何与孩子正确的沟通,解决亲子之间的冲突问题。
     本书包过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技巧篇,包含如何感受、寻求合作、替代惩罚、如何赞赏与愤怒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二板块是案例解答,包含了众多的读者来信以及作者的解答方案。
     看完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非常适合新手父母,以及迫切想要解决亲子相处中的各种问题,但苦于不知采取何种方式的父母。相较于《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这本书更加通俗易懂,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只有简单明了的观点,漫画版的技巧演示,由浅入深的事例练习。如果照着此书去练习,成为情绪管理型的父母,便不再是难事。
     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书中的观点和技巧:
     1、当孩子不开心的感受遭到否认或忽略时,通常会变得更加难过,即使父母此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技巧:倾听孩子的感受,并帮助他们表达出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被理解,在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2、父母们指责、辱骂、威胁、命令的时候,孩子通常很难合作。
     技巧:描述当时的事情,描述自己的感受,指出自己希望对方做的事情。
     3、评价式的赞赏,如聪明、漂亮、完美之类的词,不仅不会让孩子关注到自己失误的地方,更会让他们灰心丧气,不再继续努力尝试。
     技巧: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描述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结果。
     4、如果我们告诉自己,不要理会自己的感受,只能增添愤怒和绝望,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在于:要明白如何适当的表达我们无法遏制的愤怒来释放自己,同时又不伤害到孩子。
     技巧:愤怒时,对孩子说我非常生气,非常非常生气,我要打人了,所以快跑快去逃命。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在和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描述事情,描述自己的感受,指出希望对方做出的改变)。
     以上是本书的重点,也是精华之所在,供需要学习的父母参考。也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亲子关系中的困惑与经验!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篇3     一直在飞翔,一直在找寻,一直在思索,一直在前行。我要的一种生命更灿烂,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蓝。因职业的关系,我接触到了很多小孩子,这些孩子的个性不相同,家长们的教育方式也是都不一样。从中看到很多失败的教育例子,也看到很多很好的教育瞬间。对如何跟孩子沟通心中也有了很深的疑问。
     在网上购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的书,读完一遍,感慨甚多。我想老师们和所有的父母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吧,而作为尚未成为父母的'年轻人,回想自己并不太遥远的童年,也能发现书中所列出的或对或错的场景。
     看完后,真的被书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通篇用丰富、实用的案例,生动的漫画以及针对性很强的练习题等形式来表现,将孩子与父母的错误对话和正确对话进行对比展示,当你看到那些错误的对话方式时,你会不自觉联想到:原来之前我也是如此对待孩子的,那我以后应该如何与他交流呢?旁边就是告诉你正确的对话方式。本书共分了六个实用章节,我只拿第一章来简单说说自己归纳的。
     重点,大家看了就可以知道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啦: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答案:承认并接纳他们的感受,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
     精彩对话举例:
     错误方式:
     孩子:我的小乌龟死了,今天早上它还好好的。
     父亲:不要这么伤心,宝贝。孩子伤心的哭。
     父亲:不要哭,不过是一只小乌龟嘛,我明天再去给你买一只来。
     孩子哭倒:我不要另外一只!
     父亲:不许不讲道理。
     正确方式:孩子:我的小乌龟死了,今天早上它还好好的。
     父亲:噢,不会吧?太让人震惊了!
     孩子:它是我的好朋友。
     父亲:失去朋友是很痛心的。
     孩子:我还教它怎么玩把戏呢。
     父亲:你们在一起玩得很高兴。
     孩子:我每天喂它。
     父亲:你对那只小乌龟真的是很有感情,它即使离开你,也不想看到你这么伤心,所以你要开心,它也会开心的!
     总结:很多时候,我们越是叫孩子把不好的感受撇到一边(不论我们说得多么亲切),孩子似乎越伤心。很多时候,家长们通常都不会像第二种方式那样回答孩子,他们担心一旦把这种感情点明了,情况会更糟。可是事实恰恰相反,当孩子听到可以描述他内心感受的词语时,他会深感安慰,因为有人认可了他的内心感受。关于这段对话,我有个同事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她将这两种错误和正确的对话方式都念给孩子听,并且告诉孩子,如果他遇到这种情况,他也有可能会得到这两种回答,这是每个人的思维差异所决定的,也要孩子谅解爸爸和妈妈教育方式的不同。她的用意是,让孩子也能从这边书的案例中去了解对方的感受。
     可以说,这本书不单单只是家长看的,聪明的家长,完全可以通过这本书的案例,即时与孩子互动。其实我单单看完第一章,已经从内心认可了这本书的魅力,也完全了解了为什么这本书会被称作“破译父母与孩子交流密码的神奇语言”。相信更多朋友看到了,也会与我有一样的感受。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篇4     虽然我们很爱我们的孩子,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不愿和我们交流。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说错了一些话。这些话我们听自己的父母说过,听别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说过,便不自觉地也对自己孩子说了。其实我们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和真实的想法。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正确的理念,还有切实的事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践。我试着做了,很有效。这本书对于改善同事关系也很有帮助。如果你只有时间读一本如何和孩子相处的书,那就选它好了。它的内容实在是太好了,我一天就读了200多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清晰的方式编写。技巧很容易运用,语言也十分得体。
     作者写到了怎么增进和孩子的亲情,怎么和孩子分享感觉,怎么给孩子以有效的表扬和一系列类似的话题。这些不仅仅对孩子是有用的,对任何和孩子接触的人都十分有用。运用书中的技巧,我在短短的几天内就看到了我们和孩子关系之间的改进。爱不需要理由,但是爱需要技巧。可能我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做出判断,但是我已经兴奋得不亚于发现一桶金子。
     我儿子快5岁了,当他慢慢长大,我发现他是越来越难沟通,交流,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家里。我也曾经不顾一切地去做点什么来扭转乾坤,但是它依然是个烦。
     举个小例子,让我儿子收拾东西一直以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她很喜欢用尖刀,然后总是把剪完的碎纸屑搞得屋子很乱。昨天我看她在一张纸上剪了一个圆,然后把那个带着圆洞的纸防在了桌子上,把那个圆拿来给我看。照着平时,我肯定会忍不住先皱一下眉,然后开始叨叨你可千万别剪得那都是。这回我看完书,我止住了。我先赞美了一遍她剪的圆,然后说"我注意到你把那张纸放在了桌子上了,非常整洁。"他笑着跑回桌边。他看到地上还有一些纸屑。她把它们捡了起来放回到桌子上。这是他从来都没做的事,即便我一遍又一遍地对着他反复的说!这回他甚至没有往后看一眼我是否在盯着她。
     现在他看上去更轻松,更快乐和更自信了。我甚至发现每天早上我带他去幼儿园的时候,他主动地跑去找小朋友玩,而不象以前含羞地等着别人来找他。这在过去我总是很痛苦地看着这一切。但现在,一切太美好了,我都有点哽咽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我原来的教育方法很有问题。举个例子,过去我也总是想着要理解孩子,类似的例子,我总是看到他做对了事情就表扬他,但是这本书还是教给了我很多更有效的表扬方法,有一些小细节你要是没做好的话,表扬的效果其实更糟,还有如何能不批评。
     觉得这书真的太好了,所以上来写这么长的一段的评论,希望和大家分享。
     这本书相当好,颠覆了许多成人习以为常的行为和观念,里面的事例很贴近生活,觉得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除了帮助人转变观念、解决困惑外,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我们买了许多书学习,想着把孩子教育好,却从来不去做怎样把孩子教育好的练习,怎么能成为一个好的家长呢?这本书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它的尺度把握的比较好,一方面要求家长和孩子产生共情,接纳孩子的感受,不要在孩子跌倒了,痛的哭的时候说"不疼",另一方面告诉父母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产生共情——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代表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家长应该为孩子设立界限。
     读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这本书,我觉得以前的那些理论都内化了。突然发现,教育孩子,其乐无穷啊!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篇5     在暑期中教师开展了读好书的活动,每位教师读2~3本教育教学书刊,本人也喜欢买书看书,而且很杂,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是美国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戴尔.费伯、伊来恩.梅兹立希的文章,共有七章,主要介绍如何教育孩子,孩子的表现,家长们的一想法和做法,提出了许多问题,例举了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四章,“如何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我们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教学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爱好,独特的感情,独特的愿望和独特的梦想,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特、自主性的人呢?作者的答案是肯定的:要允许孩子为他们自己做事,允许孩子为解决他们自己问题而努力,允许孩子从他们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说来容易做来难!而为人父母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孩子从我们身边分离出去,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但现实的父母和教师并不是有效地去培养他们,而是恰恰相反。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个班的大部分学生,现在己经是四年级了,当时是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体育课,有一个男生的鞋带松开了,他就叫我帮他系一下鞋带,我问全班学生谁能帮助他?举手的人很少,引起了我的注意,课余的时候,我有意的跟孩子们拉家常,问他们谁会洗碗筷、洗菜,洗鞋子……大多数孩子说不会,我想:这些都己经被疼爱孩子的父母、奶奶、爷爷所包办了。再说我们教师,也有这样的许多事例,让孩子们做放心不下,我想我们的父母和教师要多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
     自主性:是指人在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它表现为个体自由地、独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种状态。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体现为他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自由的选择。
      一、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当然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有这样一位母亲,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送他上学还要费力地背着他走,直到离学校几十米远的地方,因为怕老师看见,才不情愿地把孩子放下来……如此被母亲呵护长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从何谈起呢?作为家长的,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二、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教师、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成人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培养不出来了。有一位父亲,他在孩子3岁多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做他愿意做的事:玩,看电视,画画,拼图,或者什么也不干……无聊了,他最终还是会主动来找父母,父母就给孩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长此以往,孩子便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安排时间。
      三、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采取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有一位母亲看到5岁的孩子对洗碗感兴趣,就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洗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洗碗了。
      四、给孩子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问题,平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答案。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想问题,总希望别人能提供现成答案。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有一位家长的成功经验是:孩子问我字,虽然我认识,但我不告诉他,而是让他去查字典。以后,再有不认识的字,他也不来问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五、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孩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长应多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去解决;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要求他自己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和意志。
      六、给孩子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少机遇,但如果不善于把握,机遇就会和你擦肩而过。家长的任务应该是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培养孩子善于抓住机遇、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
     一位小学生偶然同妈妈讲起学校要进行英语选拔赛的事情,妈妈就鼓励英语成绩不错的孩子争取参加,并告诉她,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把握住一个机会就意味着在成功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在小学升初中时,这次比赛的成绩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孩子非常感激妈妈的提醒,以后很主动地在各种机会中表现自己。
      七、给孩子冲突,让他自己去解决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在一起也难免有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当孩子向老师家长诉说自己遇到的诸如人际交往之间的矛盾时,老师家长应鼓励孩子去面对它,指导孩子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回避它,更不宜动辘由家长代替孩子解决问题。
      八、给孩子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为了让孩子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让孩子从小既学会合作,又学会竞争。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在他的身边树立一个友好的竞争对手。
     有一个学生学习差,某阶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数第一名。教师和父母一再鼓励孩子不要灰心,要敢于和别人竞争,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点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赶上他没问题。在孩子取得胜利之后,教师和父母又启发他寻找新的竞争对手,开始新一轮暗中的较量……
      九、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不少教师和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不可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教师、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有一位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家长本来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却发现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于是,家长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同时也提出要求:她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一定要坚持一个阶段,把舞蹈学好。
      十、给孩子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创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层次的表现。孩子的创造性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样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有一个孩子特别爱玩泥,而且能捏出一些花样来。于是教师告诉家长,家长主动给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泥塑和橡皮泥,对孩子说:“你要玩就好好学、好好捏、好好练,要有新点子。”在家长的鼓励下,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初中毕业时,已经能轻松捏出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并以此特长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
     上述这些条件的创造,只是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还要不断和孩子进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励孩子,评价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务,使他的进步永不停止。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篇6     我打开看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时,当时就觉得自己是那么的白痴,不懂得去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和特点。我以前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身上,却不知道给孩子一个好的开端。我知道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该怎么去解决呢?当我看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后,我才知道自己与孩子的沟通上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好的沟通方式,即使说得再好、再对孩子也不会听。书中所列关于亲子教育的一系列不对方法和方式,几乎就是我的翻版,亏我还是幼儿园老师呢,真是惭愧啊!如何才能与孩子有一个好的沟通呢?如何说孩子才能听?
     我们要学会倾听和认同孩子的感受,当他觉得自己被理解被接受时,那么在亲子谈话中就不会有争吵和责骂,他就会讲出许多事情,使你更好的去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的感觉被否定,他就会觉得你不理解他,他就对你没什么好说的,同时他也会怀疑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孩子对大人的责骂、命令、说教、警告、比较等等都是很反感的。出了事要教会孩子如何去补救,而不是一个劲的埋怨,那样于事无补,还惹得孩子烦。什么事情做错了就说什么事情,不要把往事全部拿出来说。鼓励孩子要独立自主,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好,那样他永远长不大。平时孩子要多称赞他,当他听到这些称赞,才会更有信心向前迈,同事孩子也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书中有所列的方法和技巧,我觉得非常实用,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用。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看法,如果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孩子,那孩子的优点就会越找越多,如果不欣赏用指责、抱怨、比较来看他,那他的缺点就越挖越多。最艰难的是家长的改变,习以为常的语言和心态会让我们在生气的时候故态复萌,用最伤害的语言对孩子发泄自己的怨气和不满。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4.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一个微笑,一句话都是沟通的桥梁,沟通不只是大人之间语言的艺术,在亲子之间同样很重要,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学会如何听,以及如何说。我们都说沟通在于先听后说,在亲子沟通上也同样如此。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孩子所有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的。
  
 
  
  
       我们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会让孩子感到气馁;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
  
 
  
  
       有时候我们否定孩子的感受,是担心说出感受会让孩子更难过。其实,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我们说出他的感受),他们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受到有我们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需要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回应和了解他们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做你不能接受的事情。
  
 
  
  
      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让他们更好的面对感受。
  
 
  
  
       如果我们用产生共情的方式沟通(我们正在试图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会收到感动、放松的感受。我们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所以平时的生活中,当孩子向我们发牢骚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说出一两个描述孩子感受的词语,用一句话表达你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就可以帮助他们从情绪中释放了来,让他们能面对问题,才可以更好的去解决问题。注意我们要接纳和回应孩子的感受,而不是马上给提出建议,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处理感受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所以当一个孩子陷入一个错误认知的角色里,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技巧帮助她从角色中释放出来:
  
 下图
  
 永远不要低估我们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孩子不是机器人,学这本书我们的目的不是用一套技能去操控孩子的行为,好让孩子言计听从。
  
       我们学到的这些技巧的目是为了:
  
       彼此相爱,让自己快乐,也让我们所爱的人快乐;
  
       生活中不再互相指责和抱怨;
  
       体谅他人的感受;
  
       用正面的语言表达愤怒和烦躁;
  
       尊重孩子的需要,也尊重自己的需要;
  
       让孩子成为有爱心、负责任的人。

5. 怎样说孩子才会听 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美国作家阿黛尔法伯与伊莱恩玛兹丽施合作编著。旨在通过实用的技巧与事例练习,教会广大的父母如何与孩子正确的沟通,解决亲子之间的冲突问题。

本书包过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技巧篇,包含如何感受、寻求合作、替代惩罚、如何赞赏 与愤怒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二板块是案例解答,包含了众多的读者来信以及作者的解答方案。

看完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非常适合新手父母,以及迫切想要解决亲子相处中的各种问题,但苦于不知采取何种方式的父母。相较于《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这本书更加通俗易懂,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只有简单明了的观点,漫画版的技巧演示,由浅入深的事例练习。如果照着此书去练习,成为情绪管理型的父母,便不再是难事。

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书中的观点和技巧:

1.当孩子不开心的感受遭到否认或忽略时,通常会变得更加难过,即使父母此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技巧:倾听孩子的感受,并帮助他们表达出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被理解,在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2.父母们指责、辱骂、威胁、命令的时候,孩子通常很难合作。

技巧:描述当时的事情,描述自己的感受,指出自己希望对方做的事情。

3.评价式的赞赏,如聪明、漂亮、完美之类的词,不仅不会让孩子关注到自己失误的地方,更会让他们灰心丧气,不再继续努力尝试。

技巧: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描述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结果。

4.如果我们告诉自己,不要理会自己的感受,只能增添愤怒和绝望,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在于:要明白如何适当的表达我们无法遏制的愤怒来释放自己,同时又不伤害到孩子。

技巧:愤怒时,对孩子说我非常生气,非常非常生气,我要打人了,所以快跑快去逃命。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在和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描述事情,描述自己的感受,指出希望对方做出的改变)。

以上是本书的重点,也是精华之所在,供需要学习的父母参考。也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亲子关系中的困惑与经验!

怎样说孩子才会听 读后感

6.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一、要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爱。

      我们当老师或家长的千万不要把孩子当花花草草来养,喜欢叫他怎样就怎样。尊重也是必须的,跟他说话时,不要命令式的,而是要看着他的眼睛说话,同样要求他也看着大人的眼睛;孩子表现好,或者受伤了,不要吝啬拥抱。当老师要爱学生,作父母要爱子女。常常给孩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地感受到爱,也增强了他的信任感。所以说爱心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人爱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爱。我们班的小卢同学,状况不断。自我约束力差,我行我素,爱惹是生非,有时还说脏话,许多同学是他的“猎物”,经常受到他的“攻击”。任课老师到我这儿告他的状如家常便我们班的小卢同学,状况不断。自我约束力差,我行我素,爱惹是生非,有时还说脏话,许多同学是他的“猎物”,经常受到他的“攻击”。任课老师到我这儿告他的状如家常便饭。他在班里也没有一个朋友。我还发现他时常引起公愤,一堆学生告他的状。我上课特别关注他,还爱提问他,下课和他聊天。鼓励同学们试着和他做朋友。看他的眼神中少了一些严厉,多了一些关爱。他后来越来越听我的的话,在班里也慢慢有了好朋友。同学、老师们告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看来,要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爱很重要。

二、要学会尊重孩子。

    老师和父母与孩子谈话的失败,往往不是缺乏对孩子的爱,而是缺乏对孩子的耐心与尊重。一方面,大多数的父母认为,孩子甚至比自己重要。另一方面,在与孩子交谈时,老师和父母又习惯于要求孩子完全放弃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做法只会导致孩子对与老师和父母交谈的害怕。要成功地与孩子交谈,老师和父母必须始终有耐心地小心翼翼地去维护孩子幼小脆弱的自尊心。 凡事不能让孩子必须听大人的,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基础上,让他愿意听大人的。1、抓住表扬的最佳时机。表扬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学生做了件好事,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纪律有所好转,老师提问虽没答对却能认真思考,今天上课又没迟到等等,都是表扬的好时机。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表扬的渴望,老师应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2、采取灵活的形式。表扬通常以口头表扬为主,但不仅限于此。手势、表情、纸条等都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表扬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如表扬一同学有进步,可以说“嗯,不错!”;也可以向他竖大拇指;可以向他显露惊喜之色;可以向他微笑点头;也可以在批改作业时,将要说的话写在上面。

    我们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使学生心情愉悦地去争取下一次表扬。如果说哪里有进步哪里就有表扬,那么,哪里有表扬,哪里就有进步。要让孩子愿意听,就必须学会如何爱孩子,如何尊重孩子。

7. 怎样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孩子是天使也是魔鬼,如果有孩子的家庭肯定会有这样的感受,看着他天真可爱的样子很是让人喜爱,各种抱抱亲亲,但是如果孩子任性倔强起来也非常令人懊恼。我经常在家里都要和孩子们斗智斗勇,他们古灵精怪,他们精力过剩,他们不按常理出牌,如果最后你生气了那么你就败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作者由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代替惩罚的方法、鼓励孩子自立、学会赞赏孩子、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融会贯通等详细阐述了父母应当如何与孩子交流,相处。书中告诉我们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真正与孩子有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

一,接纳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不开心的感受遭到否认或忽略时,会更不开心,这时父母即使提供正确的解决办法也不会有效果。

孩子:爸爸,我用橡皮泥做的玩具兔坏掉了

爸爸:没事,这没什么好哭的,重新做一个就好

孩子:不,我就要原来那一只

我们应该先听听孩子在说什么,哪怕简单的“哦”“恩”,孩子也能感觉到被倾听,被尊重。

说出孩子的感受会让他觉得自己被理解了。同时也能帮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当孩子听到你说出他的感受时,他就更愿意听你的意见,这时候用启发式的问题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如果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尝试用幻想的方式解决问题,孩子会很感激你。

孩子:爸爸,我用橡皮泥做的玩具兔坏掉了

爸爸:哦,所以你有点伤心是不是?

孩子:对,我好不容易才捏出一只耳朵

爸爸:恩,捏一直耳朵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那我们一起想办法修好它怎么样?你说我们该怎么修好它呢?

或者:我猜你一定想学会一个咒语,让兔耳朵在变出来对不对。

孩子:是的

爸爸:好,我们来玩念咒语的游戏吧

当需要制止孩子的行为时,仍然可以接纳孩子的感受。先从孩子角度想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我们的怒气也能消掉很多。

二,代替惩罚的6步走

对于惩罚,有的孩子会有报复心理“他真讨厌,老是管我,我要报复他”;有的孩子会学会撒谎“我只要下次小心别被抓住就好了”;有的孩子会自暴自弃“我是个坏孩子,我活该受罚”。

正确的办法:

第一步:倾听并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家长:老师跟我说你在班里不干正事,我想听听你怎么说?

孩子:那是因为小明用尺子打我的头。

不要评论他说的,鼓励他把所有感受说出来

家长:哦,小明这么对你,你不得不回击他。

孩子:是的。

家长:还有吗?

孩子:还有老师从来不让我回答问题,我只好干坐着。

总结孩子的观点

家长:所以你在班里不干正事,一部分是因为小明,一部分是因为老师没有提问你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要,要简短。

家长: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表现不好让我很不开心。

第三步,邀请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家长: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想出一些办法,把学校的事情解决好。

第四步,把所有办法写下来。不要对想法的好坏做评论,最好让孩子先想,让孩子先说。

第五步,挑出哪些你们不接受,哪些你们能接受,以及你们计划如何执行。

第六步,父母和孩子为所达成的共识握手。把它们贴在冰箱上做个提醒。

如果解决办法不起作用怎么办?

再完美的计划都不会是永久的。孩子六岁的时候,这个计划可能有用,到了七岁,可能就没用了。生命是个调整和再调整的连续过程——你必须不断应付新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可以教给他们怎么处理现阶段家庭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将来更艰难复杂的世界。

三,采用描述性赞赏而非评价式赞赏

“评价式的赞赏”。诸如“聪明”、“漂亮”以及“完美”之类的词不仅会让孩子们关注到自己失误的地方,更会让他们灰心丧气,不再继续努力尝试。既然我现在已经完美了,为什么冒险去尝试呢?下次可能会搞糟!如果我们想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继续坚持下去,就要避免一些带有“评价”含义的词像“真棒”、“最好的”。相反,我们可以告诉自己“简单描述”就可以。你可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或者描述你的感受。

描述你所看到的

⊙ “你一直专注在那个问题上,直到最终解决!”

⊙ “哈,你投进了!球正好进入篮筐!”

⊙ “尽管你有自己的事情做,但还是帮助妹妹做功课。”

描述你的感受

⊙ “我喜欢你画的《海上落日》,它给我一种快乐、安详的感觉。”

⊙ “一想起你给我讲的那个笑话,每次我就忍不住笑起来。”

“描述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所带来的结果简直不可思议。这样做不仅肯定了孩子的努力,还帮助他们相信自己。最重要的是,给了他们继续努力的勇气和动力。

如果将赞赏总结为一个词,还能帮助孩子学会更丰富的表达。

⊙ “你一口气把笔记上的每项内容都弄懂了,这就是我说的‘坚持’。”

⊙ “我看到你把最后一块蛋糕给妹妹留下了。这就叫‘意志力’!”

⊙ “你清理了所有树叶,还装进袋子里,并且是自觉做的这件事!这就是我说的‘负责任’。”

如果没什么可赞赏的怎么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鼓励孩子完成正在做的事。告诉自己:不管他完成了多少,向孩子描述他们已经完成的部分。

⊙ “你自己穿好衣服,吃完早餐,刷了牙,就只剩下找到袜子和鞋,然后就可以准备出发了!”

⊙ 让我看看……分数的加减法共 10 道题是够烦人的。但我看你已经完成了前两道题。看样子你正努力去做。”

四,表达愤怒三步走

孩子们会激怒我们。如果告诉我们不要理会自己的感受,只能更增添愤怒和绝望。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在于:要明白如何适当地表达我们无法遏制的愤怒,来释放自己,同时又不伤害到孩子。

说出你不喜欢的

⊙ “我不喜欢看到猫的尾巴被拖着!我希望你对动物友好一些!你现在就可以开始这么做!”

描述问题

⊙ “还有三个人等着用浴室!”

⊙ “好冷!有人出去大开着门!”

陈述规则,给出选择,必要的时候,采取行动

父亲:比利,食物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玩的。

父亲:不要把吃的吐在餐桌上!我很生气!

父亲:比利,这里有几个选择供你选: 1. 要是你不想按我说的做,可以离开餐桌在你的房间玩。 2. 如果你还没吃饱,那待着吃完,不要吐。告诉我你的决定。

比利:待着吃东西。(过了几秒钟,比利笑着吃了一口面包,吐到爸爸的脸上)

父亲:(决绝地拎起儿子,关进他的房间)你觉得很好玩,但我不觉得。看来你今晚不太饿。

尽可能用“我”代替“你”。使用“我”来表达感觉或需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释放强烈情绪,让孩子明白我们的意思。比如:“被打断真让我沮丧,思路被打断都不知道说到哪儿了。”而不是“你太粗鲁了!你老是打断我。”

五,处理撒谎的最好方式?

谎言通常代表了“愿望”或“恐惧”。你的孩子希望他没有打破你的花瓶,并害怕你的反应。最好针对他的“愿望”或是“恐惧”来处理,不是单单关注“说谎”。请注意下面两种场景的区别。妈妈:谁把花瓶打破了?……是你干的吗?孩子:不是我。妈妈:你确定。不要对我撒谎。孩子:嗯,我发誓我没有。妈妈:你这个小骗子。我亲眼看到你打碎的,现在你必须接受惩罚。

不要诱导孩子掉进说谎的圈套中,最好让他直接面对事实。妈妈:我看见你投球时,把花瓶砸碎了。孩子:不,我没有。我发誓。妈妈:我知道你希望它没有发生。鲍勃,我很失望。我希望你想在客厅踢球的时候 , 能够对自己说“不”,现在我们该怎么收拾这个残局呢?孩子:我去拿扫帚。不要给孩子贴上“骗子”的标签,而是应该接纳他的感受,并告诉他我们的感受,从而让他有勇气坦然跟我们说出事实。

六,你有了一个新发现

帮助孩子意识到他犯的错也会是一次重要的发现。教会孩子犯错不可怕,从错误中学习新东西。

一个妈妈讲到,三岁儿子跟她说话的时候,开心地摇晃着自己带吸嘴的杯子。忽然盖子掉了,果汁撒了一身,溅了一地。小男孩开始歇斯底里地大哭。“萨姆,”他的妈妈故作夸张地惊叫道,“你有了新发现!”他停止哭泣,疑惑地看着妈妈。妈妈用非常缓慢的语调说:“你发现当你摇晃杯子的时候,盖子会滑落,果汁就会溅得到处都是!”

七,如何让孩子乖乖合作

父母们指责,辱骂,威胁,命令时,孩子通常很难合作。一些有用的方法:

描述你看到的:小明,我看到你吃完的香蕉皮掉在地上了。

用一个词表达:小明,香蕉皮。

描述自己的感受:小明,看到地上的香蕉皮,我很失望。

给出提示:踩到香蕉皮容易滑倒,应该把香蕉皮扔到垃圾桶里。

提供一个选择:你可以把香蕉皮扔到厨房的垃圾袋里,也可以扔到外面的垃圾桶。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如果经常打骂孩子,孩子并不能真正学会解决问题。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作为家长,我们不能让孩子的童年被无情的打骂淹没,更不要在孩子丝毫没有判别是非的年纪给予他超乎寻常的爱。毕竟,很多事情都是无法弥补修复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多分给孩子一份耐心和爱。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孩子在温馨甜蜜的环境中健康长大,养成正面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以后的人生和整个世界。

怎样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8.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读后感

导致孩子学琴不喜欢有很多种原因,
比如:
1、教学方式方法不符合孩子,特别 是 3—6 岁孩子,他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和成人是完全不一
样的,所以必须用适合他们 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才能让孩子愿意学,喜欢学;
2、最终让孩子坚持学习钢琴的必然 是音乐本身,所以我们在让孩子学钢琴时,首先必须让孩子
学会理解音乐、懂得音乐, 而不是学会弹几首曲子,因为纯粹的钢琴演奏教授是非常枯燥的肌肉
练习,孩子很难坚 持住;
3、还有可能是老师教学方式方法和沟通的问题,如果一个老师不能帮孩子解决问 题,孩子看不
到自己的进步,而且在不断重复同样的问题,也会让孩子对学琴、对自己 失去信心,一样会让孩
子学不下去。 我们会根据导致宝贝不愿意学的不同原因,帮孩子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这是很多
家长外面学不下去,选择音卓的原因,而且很多孩子都可以在音卓重新拾回对音乐和钢 10 / 22琴
的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